鄒繼倉
摘 要:本文通過對合陽縣農機維修網點現狀調查,針對存在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提出了搞好農機維修網點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農機維修;現狀;問題;建議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高效節能新型農業機械被廣大農民群眾所接受,一些新型農機具得到推廣應用。先進的農業機械為農民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作業功效,增加了經濟效益。基層農機維修網點做為農機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健康快速發展,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當前大農機發展需求,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機行業整體發展,因此,農機維修網點的承修能力和修理服務水平,成為提高農機具使用壽命,保證農機具以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農業生產的關鍵,是農業機械“高效、優質、安全、正常”作業的重要保障。
一、合陽縣農機維修網點現狀
合陽古稱“有莘國”,位于渭南市東北部,黃河西岸,轄11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215個行政村(社區),總面積143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3.2萬畝,總人口51萬,是渭北典型的農業大縣和農機化強縣。截止2018年底,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32.9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13751臺,其中大型拖拉機590臺,中型拖拉機1377臺,小型拖拉機11784臺,配套機具16341臺,聯合收獲機514臺,微耕機6320臺,田園管理機7165臺,但農機維修網點僅有52個,農機維修從業人員180余人,絕大多數維修網點屬于三級維修點,其計量器具、維修設備的價值僅有1~2萬元,維修點配有2到3名從業人員,主要從事常用農業機械的局部性換件修理,一般性故障排除及整機維護工作,大部分農機維修網點比較簡陋,有的建簡易的維修房間,有的露天維修。農機維修形式主要有四種:一是大部分小型農業機械主要依靠機手自己換件維修;二是大型農業機械機手主要靠找經銷商進行維修,而經銷商只能聯系外地“三包”售后服務人員進行維修,在“三夏”“三秋”農忙期間不能及時進行維修,影響了機手的經濟效益;三是農機大戶和規模經營的農機服務組織自行維修;四是“三包”期內的產品依托農機生產企業或經銷企業售后服務網點維修。
二、農機維修網點存在問題
1.維修條件簡陋,服務質量不高,從業人員技術水平普遍偏低。由于維修點設施簡陋,工作環境差,缺少必要的維修器具和維修設備,有相當一部分修理人員不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維修作業。還有相當一部分維修網點的從業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超技術能力承攬維修業務,使得農業機械的維修質量難以保證,維修人員技術水平低下制約了農機維修質量的提高。
2.維修網點布局不合理。維修網點多集中縣城、鎮(街)駐地及主要道路干道上,而遠離這些的村莊,由于農作物種植面積集中,農業機械較多,但維修網點卻較少,在農忙時節,各維修網點維修人員又一般不出門維修,需要維修的機械需要很長時間去維修,有的機械甚至還不能正常行駛,直接影響了農機手的工作效率。
3.維修能力有限,維修效益低。一是維修人員技術單一,僅限于修理常規的農機具,對技術含量較高的機械或較嚴重的故障基本無能力維修;二是維修工作的季節性較強,機具維修主要集中在“三夏”“三秋”農忙季節,大部分維修網點平時面臨無活可干的尷尬境地,收入也隨之減少。
4.農機維修管理人員不足,執法難度大。合陽縣農機維修管理人員僅有2人,且不是專業從事農機維修管理工作;另外農機部門在農機執法的過程中必須與市場監管部門取得聯手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而這方面的協調也有一定的困難。
三、做好農機維修網點的幾點建議
1.對維修網點合理規劃,建立健全縣、鎮、村三級農機維修網絡。要達到農機維修小修不出村、中修不出鎮、大修不出縣的目的。建議在縣城建設一個規范化的、符合標準要求的農機維修服務示范網點,并對其進行扶持,以點帶面推進全縣農機維修網點建設。
2.對維修人員加強技術培訓,提升農機維修人員能力。農機主管部門應該把農機維修人員培訓與其他的培訓工作同等對待,積極向有關部門爭取培訓經費,減輕學員經濟負擔,使他們能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新的農機維修技能,熟練排除機具故障,不斷提升農機維修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
3.引導農機維修服務創新。要根據本地農機維修服務體系的現狀,積極開展農機維修服務組織創新、機制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一要鼓勵維修網點與農機企業的售后服務相結合的模式,支持維修網點做好維修服務;二要支持引導農機合作社開展農機維修業務;三要形成農機大戶、維修網點、配件供應一條龍服務模式,增強和拓展農機維修服務功能,提升農機維修服務水平。
4.強化監督管理,規范農機維修市場。加大對農機維修網點的執法力度,建立農機、工商和技術監督等部門對農機維修網點管理的監督協調機制,經常性開展聯合執法大檢查,檢查農機維修網點證照是否齊全,是否合法經營,農機維修從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農機配件質量是否合格等,對無證照或證照不全的維修網點要堅決予以取締。只有這樣,才能規范農機維修市場,促進農機維修市場向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