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幸福
[摘要]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若能夠將錯題資源轉化為數學學習助力,則能夠發揮錯題資源的價值,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對初中數學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策略進行探究,旨在促進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養成,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關鍵詞]錯題資源;初中數學;利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20)05-0008-02
數學錯題能夠從側面反映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數學學習情況,便于教師了解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不足,從而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對初中數學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進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初中生錯題的主要表現
1.概念性錯誤
由于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數學概念的掌握不到位,對數學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理解存在偏差,甚至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存在偷換概念的情況,無法對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進行辨析,使得概念性錯誤出現于學生解題過程中。
2.運算性錯誤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對于數學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等理解不到位,存在記憶偏差,在解題運算過程中邏輯性不足,運算能力比較弱,部分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邏輯不清,思路不明,急于求成,并未能夠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導致在實際解題過程中出現運算錯誤。
3.心理性錯誤
在初中數學解題過程中,學生的心理素質不高,數學知識技能的掌握不到位,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往往存在恐懼、緊張、焦慮等情緒,數學解題實際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不良心理因素的影響,導致心理性解題錯誤出現。
4.思維性錯誤
部分學生在數學解題的過程中并未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邏輯思維不足,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不到位,對于數學問題的考慮不夠全面,在知識遷移方面存在欠缺,這就導致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思維性錯誤。
二、初中數學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策略
1.設計錯題激發解疑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錯題,以錯題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資源,通過錯題資源的合理利用,激發學生的解疑興趣,引導學生從錯題入手,對數學問題進行主動探究,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明確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時將自己的錯誤糾正,并且感知到數學探究的樂趣,學生克服數學錯題的信心也得到增強。
[例1]一個長方體形狀的鮮奶盒,底面長為6cm,寬為4cm,高為10cm,廠家所設計的吸管長度為10cm,若想節約生產成本,請問:此種設計方式合理嗎?吸管長度至少應該為多少?
在這一題目解答過程中,教師不可直接進行講解,而是要給學生留下一個思考的空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認為將吸管長度設計為10cm是合理的,能夠滿足使用需求并節約生產成本,教師據此來提問:“這樣對嗎?”之后讓學生展開討論,教師要把握好時機,以學生疑問作為人手點,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討論中,學生會意識到吸管長度設計為10cm是不合理的,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吸管長度至少應該為多少?學生通過分析可知,將牛奶盒的底邊、高與斜插的吸管看作是一個直角三角形,則可以將斜插的吸管長度看作是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之后讓學生對斜邊長度進行計算,這就能夠確定吸管的長度了,勾股定理教學得以順利開展,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利用錯題資源,引導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2.以“微課”呈現錯題完善知識結構
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錯題資源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教師要以錯題作為入手點,對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加以完善,通過類比訓練來對數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溫故知新,基于錯題資源制作微課課件,優化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就數學錯題進行交流,從而積累學生的數學解題經驗,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不斷強化。
[例2]已知x2n=5.求-(3X3n)2-2(xn)4的值,
學生計算過程中存在忽視3的2次方的情況,部分學生甚至將底數3與次方2相乘。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錯誤資源出發,通過微課來設計課后復習,將微課重點展示出來,整合數學資源,設計(ab)4到(ab)n的推導演算訓練,這樣,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反復進行觀看,真正實現查缺補漏,錯題資源的價值也能夠得到充分發揮,這還有助于學生學會糾錯,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以錯題集強化運算能力
數學錯題有時能夠了解學生數學運算過程,了解學生審題、解題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有利于教師對初中數學教學策略進行優化,引導學生建立錯題集,可以有效強化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1)用錯題來導入新課,在利用錯題資源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通過錯題來對新課進行導入,通過錯題來創設數學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對錯題進行分析,嘗試深入探究并糾正錯誤,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引入新課,
(2)通過錯題釋疑解惑,通過錯題,能夠引導學生開展深刻反思,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解題過程中的不足,促使學生積累解題經驗,養成正確的解題習慣,強化學生數學思維,為學生解決難題打下良好的基礎,建立錯題集,便于學生對自己的錯題進行歸納,定期回顧總結,積累解題經驗,促進學生解題水平的不斷提升。
4.以錯題培養創新思維
學生在解答數學題目的過程中出現錯題,這與學生數學思維方面的欠缺存在一定關系,很多初中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思維盲區,數學思維水平不高,基于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錯題應用價值的發揮,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優良解題習慣的養成。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錯題來引導學生就數學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的數學思維保持通暢,思維定式往往會影響學生的數學解題思路,導致學生數學思維邏輯性與解題方法的靈活性不足,例如,認為“-a”一定是負數,“a”一定是正數等,此種僵化的思維不利于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強化,針對此種情況,教師要加以積極引導,促使學生突破思維定式,在解題過程中嘗試從不同角度出發,激發學生數學解題靈感,有效培養學生多元化的數學思維,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錯題資源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對于學生數學知識鞏固以及數學學習經驗的積累都至關重要,教師要充分發揮錯題資源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