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濤
摘 要:非洲豬瘟的出現,為我國養豬業帶來巨大的影響及損失。基于此,本文圍繞非洲豬瘟對當前養豬業的影響及防控措施展開詳細探究,分析了非洲豬瘟疫情的出現對我國養豬業造成的影響,并提出科學化、合理性的防護措施。以此為我國養豬業更好地規避疫情危害并提升經濟收益帶來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非洲豬瘟;養豬業;風險
在我國養豬業發展過程中,病毒疫情防范工作成為重點內容。隨著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傳入我國,為廣大養殖者敲響了警鐘。其中非洲豬瘟疫情主要由病毒感染而來,在家豬以及野豬之中進行接觸性傳染,發病率及死亡率極高。因此,如何有效控制非洲豬瘟疫情的蔓延,并降低生豬養殖者的經濟損失,成為當前我國養豬業相關部門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非洲豬瘟對當前我國養豬產業的影響
在非洲豬瘟出現之前,我國牲畜飼養產業絕大部分養殖戶集中從事于生豬養殖工作。隨著近年來非洲豬瘟疫情的出現,嚴重威脅到生豬的健康養殖,對我國生豬養殖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養殖者因無力承擔經濟損失,將飼養意愿轉移到對牛羊以及家禽等動物的養殖,進一步降低了我國養殖產業對生豬養殖的依賴。
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的出現,政府對此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了跨區域生豬運輸的限定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養豬場的經營管理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大量本地生豬壓欄,養殖戶遭受經濟損失。因此,正是由于養豬業經營模式的變化,致使養殖戶逐漸將傳統經營模式朝著產業鏈經營模式的方向轉變。
事物發展往往具備兩面性,雖然非洲豬瘟疫情的出現,為我國養豬產業帶來了重重的挑戰,但與此同時又促進我國生物安全體系得到進一步提升。在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下,我國加大對生物安全體系的管理與防范措施。時至今日,我國養豬產業風險以及養殖門檻設立比以往更高,這說明了我國在疫情的影響之下,養殖業生物安全防范體系也在逐步進行完善。
二、我國養豬業對非洲豬瘟的防控對策
(一)重新布局養殖產業逐步調整運營模式
首先,建立從養殖到屠宰一體化的產業鏈。針對生豬養殖環節、運輸環節、銷售環節以及屠宰環節,應采取不同的技術措施重點進行防控。縣鎮村還應制定具體的疫情報告、舉報以及核查三級聯動制度,對養豬場、屠宰場等涉及在列的重點場所開展疫情排查工作,并將具體的檢查情況登記在冊,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其次,加強養殖環節安全風險監管。針對生豬養殖過程中,飼料、車輛、人員流動、生豬、外售、病死豬、糞便垃圾等環節應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并定期進行消毒檢驗。此外,針對外省引進種豬情況,應及時向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檢驗機構遞交申請手續,依法取得檢驗合格證明后方可正式引進,到達本地后還需要對種豬進行隔離觀察,進一步提升環節風險管控水平。
最后,提升屠宰環節的檢測力度。目前,我國有超過一萬以上的生豬屠宰企業,并且全國范圍內有百萬以上的生豬養殖場,這些養殖場與屠宰企業直接服務于餐飲場所,決定了居民餐桌上的豬肉品質。因此,可以說屠宰環節是連接生豬產銷的重要環節,在此環節上加強對非洲豬瘟等疫情的檢測,能夠準確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為居民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
(二)建立完善的養殖生物安全管理體系
在當前我國生豬養豬產業中,如何更好地對諸如非洲豬瘟等疫情進行防控。筆者認為應建立完善的養殖生物安全管理體系。
一方面,應大力提升我國養殖戶的生物安全知識。我國相關部門可以深入到具體養殖地,通過開展專題培訓等活動,重點對養殖戶較大的區域進行培訓。組織有實戰經驗的生物安全學專家,使其在培訓之中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做出糾正,排除安全隱患。
另一方面,相關養殖部門還應配合養豬量較大的企業,對養殖場內部環境徹底進行清理與整頓,保證養豬場內環境整潔符合養殖法規的要求,減少非洲豬瘟等疫情的擴散。此外,在養殖區域出入口,還應設置安全檢查站,禁止閑雜人員及其車輛進入,減少非洲豬瘟等病毒疫情的流入幾率,提升生物安全監管能力。
(三)增強疫情發現能力與處理能力
在提升生物安全管理能力的同時,對于非洲豬瘟等疫情的防范還應該從增強疫情發現能力與處理能力兩方面展開。
如何增強疫情發現能力。一方面,我國政府可以充分發揮科研機構的優勢,任命并授權有研究權威的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機構單位參與到病毒疫情的檢測工作之中,運用高精密的檢測儀器,定期對感染高風險豬群進行樣本化驗,通過借助高科技的手段,做到對疫情早發現、早診斷、早處理。另一方面,加大疫情宣傳力度,提升養殖人員對非洲豬瘟疫情危害性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應聯合各地權威獸醫部門,加強對養殖區域內的安全巡視,并動員人民群眾進行監督,如果發現生豬有感染疫情的情況,并第一時間上報部門,及時對問題豬進行隔離。通過此種形式盡早發現非洲豬瘟疫情,減少疫情擴散的發生幾率。
如何增強疫情處理能力。一方面,這對已經發現非洲豬瘟的地區,相關管理部門應重點提升對疫情的臨場應變能力,通過普及生物安全系統知識,會患病的生豬進行隔離觀察,如果疫情嚴重則立即進行捕殺并銷毀,徹底進行消毒。另一方面,通過專業人員清理過后的養豬場,還需要進一步對豬舍內部環境、土壤、水源等進行二次復查,便于更好確認處理后的效果,確保疫情源頭被徹底清除。
三、結論
綜上所述,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的出現,對養豬業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基于此,要求我國養豬業在進行科學防范的同時還要進一步提升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加強養殖戶對疫情嚴重性的認知。為更好地將疫情病毒徹底從我國養豬業中清除出去,我國政府必須不斷從以往實戰中總結經驗教訓,從而實現對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最終勝利。
參考文獻:
[1]秦英林.非洲豬瘟常態化下養豬業應對對策[J].獸醫導刊,2019,(11):12-13.
[2]任雪楓,祝培波.基層養豬場戶非洲豬瘟防控實用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8,(2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