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鑫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約占肺癌的80%,發病率高且逐年上升,由于NSCLC早期診斷困難,75%的患者確診時為晚期,錯失最佳手術時間,因此臨床上常采用藥物治療[1]。吉非替尼可靶向治療,能提高腫瘤控制效果,但治療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不良反應。中醫理論認為,肺癌主要病機為氣陰兩虛、痰瘀熱毒互結[2]。麥門冬湯可降逆和胃、益氣生津;百合固金湯可益氣活血、滋腎益肺,清虛火固肺金,陰液充足,諸癥自清。本研究選取我院老年晚期NSCLC患者84例,旨在探討麥門冬湯合百合固金湯+吉非替尼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符合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選取我院老年晚期NSCLC患者84例(2016年2月—2019年2月),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17例,年齡61~85歲,平均(74.96±4.75)歲,22例Ⅲb期,20例Ⅳ期,18例鱗癌,16例腺癌,8例大細胞癌;對照組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62~85歲,平均(75.54±4.48)歲,23例Ⅲb期,19例Ⅳ期,18例鱗癌,17例腺癌,7例大細胞癌,且2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分期、類型)均衡可比(P>0.05)。
1.2 診斷標準均符合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診斷標準[3];均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醫辨證分型中的陰虛內熱型。
1.3 納入標準細胞學或病理學檢查確診為NSCLC;預計生存期>3個月;無化療禁忌證;對本研究藥物不過敏;肝、腎功能指標<正常值2倍;無血液疾病、精神疾病;無肝腎功能障礙;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①對照組采用吉非替尼(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465)治療,口服,250 mg/d,若出現腫瘤進展、效果不佳或無法耐受毒副作用給予停藥。②觀察組采用麥門冬湯合百合固金湯+吉非替尼治療,吉非替尼用法用量同對照組,麥門冬湯合百合固金湯藥方組成:麥冬10 g,人參10 g,大棗4枚,生地黃10 g,熟地黃10 g,法半夏5 g,甘草5 g,當歸10 g,百合10 g,貝母10 g,玄參5 g,桔梗3 g。可隨癥加味,氣虛者加黃芪20 g;咯血者加合歡皮30 g,仙鶴草30 g;發熱加知母10 g,生石膏30 g;胸痛加郁金10 g,三七粉6 g,赤芍10 g,徐長卿10 g。加水煎服,取汁300 ml,3次/d,50 ml/次,1劑/2 d。2組均3周/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4.2 觀察指標①療效。②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2組卡氏評分(KPS評分),評估內容包括體力、功能,總分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中醫證候積分,評估內容包括胸悶氣急、胸痛、神疲乏力等15項,每項0~3分,總分45分,得分越高,證候越嚴重。③免疫功能,收集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外周空腹靜脈血,采用堿性磷酸酶-抗堿性磷酸酶法測定T細胞菌群(CD3+、CD4+)、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并計算出CD4+/CD8+。④不良反應(神經毒性、惡心、皮炎、靜脈炎、腹瀉)。
1.4.3 療效判斷標準纖支鏡或X片檢查,病灶完全消失,且維持時間>4周為完全緩解(CR);病灶縮小≥50%,維持時間>4周為部分緩解(PR);病灶縮小<50%或擴大<25%為穩定(SD);病灶擴大>25%或發現新病灶為進展(PD)。CR、PR計入總有效。

2.1 療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85.76%高于對照組6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對比 (例,%)
2.2 KPS評分治療前2組KPS評分、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KPS評分高于對照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KPS評分比較 (例,
2.3 免疫功能治療前2組CD3+、CD4+、NK、CD4+/CD8+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CD3+、CD4+、CD4+/CD8+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NK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觀察組中1例神經毒性、1例惡心、2例皮炎、1例腹瀉;對照組中3例神經毒性、4例惡心、3例皮炎、1例靜脈炎、2例腹瀉。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1.90%(5/42)低于對照組30.95%(13/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25,P=0.033)。

表3 2組患者免疫功能比較 (例,
NSCLC是臨床發病、死亡率均較高的惡性腫瘤,治療以化療、放療、中醫療法、生物療法為主。吉非替尼屬于選擇性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劑,能阻礙腫瘤生長、轉移,加快腫瘤細胞凋亡,但中晚期患者免疫功能差,其耐藥性、使用劑量具有局限性,且會對正常細胞造成一定傷害,限制其臨床應用[5]。
中醫學憑借其減毒增效、安全性高等優點,臨床上備受青睞。中醫理論認為,肺癌屬于“痞癖”“肺積”范疇,是由于氣陰兩虛,正氣虛損,邪氣侵犯機體,正如《醫宗必讀》中言:“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后邪氣踞之”[6]。且經化療藥物靶向治療后,會導致陽氣、脾胃虧損,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納差口干、舌紅少苔、脈細無力等癥狀。因此治療應以補中益氣、滋陰活血、和胃健脾為主要原則。麥門冬湯合百合固金湯是兩湯合用,其中麥冬可滋養肺陰,清熱降逆,平喘利咽;生、熟地黃味甘性寒,可清熱涼血,滋補肝腎;百合可養陰潤肺,止咳降火;半夏可降逆止咳喘,去陰寒;當歸可活血、養血、潤燥;桔梗、貝母可宣肺止咳;甘草、人參、大棗可和中益氣生津,培土生金補脾胃。諸藥合用可養陰清虛火,固護肺金[7]。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85.71%高于對照組66.67%,觀察組CD3+、CD4+、CD4+/CD8+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其原因為麥冬、人參有效成分分別為麥冬皂苷、麥冬黃酮、人參皂苷、多糖等,可增加抗腫瘤能力,保護造血系統,能抑制巨噬細胞釋放NO、FNA-α等炎性因子而減輕機體損傷,調節CD3+、CD4+等T細胞菌群,從而改善免疫功能,但對NK免疫細胞影響不大,可增強抗腫瘤能力,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中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KPS評分高于對照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1.90%低于對照組30.95%(P<0.05),原因為方中半夏、地黃等藥物具有抗菌消炎、加速氧自由基清除作用,且無毒副作用,可多靶點、多途徑協同治療,能減輕不良反應,增強體質,改善癥狀[8]。
綜上所述,麥門冬湯合百合固金湯+吉非替尼治療老年晚期NSCLC療效顯著,能提高生活質量,改善證候及免疫功能,減少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