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占 苑劍虹 秦 璇 鄒翠雙 吳 娟
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晚期胃惡性腫瘤2年生存期<25%。晚期胃惡性腫瘤多因恐懼、疼痛、食欲差等,其生活質量較差。晚期胃惡性腫瘤給患者和家人在身體和精神方面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治療效果差,往往不能耐受藥物治療。《道德經》曰:“致虛極,守靜篤,夫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1]即使人的精神進入一種無欲無求,無得無失、無功無利的安靜祥和狀態,這樣五臟六腑安和,百脈順暢,臟腑平衡協調,可以使人延年益壽。本研究對晚期胃惡性腫瘤患者,在引導性音樂想象及中西醫輔助治療下,使患者平靜下來,進入虛靜狀態,其生存期延長、痛苦減輕、生活質量提高。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的病例為新樂市中醫醫院201例,均為2017年7月—2019年7月住院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02例,男60例,女42例,年齡最大75歲,最小45歲,平均年齡61歲;對照組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齡最大78歲,最小43歲,平均年齡63歲。進統計,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1.2 診斷標準胃鏡病理診斷為惡性腫瘤, 病理分期為IV期,屬胃惡性腫瘤晚期,確定已無手術治療機會。具體分期標準參照國際抗癌聯盟(UICC)、美國癌癥分期和預后委員會(AJCC)制定的TNM分期。
1.3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胃惡性腫瘤晚期診斷標準;②不配合治療和不愿意參加者;③有嚴重心肺疾患,無法完成治療的患者;④有精神疾病病史者;⑤經指導無法進入虛靜狀態者。
1.4 治療方法
1.4.1 治療組采用引導性音樂想象及中西藥輔助治療,使患者平靜下來,進入虛靜狀態。培訓專業的醫護人員,讓患者選擇聽大悲咒、云水禪心、空山幽禪三首音樂,并配合心里暗示,使患者進入虛靜狀態。進入虛靜狀態的標準,使患者慢慢入睡,自然醒來。每天至少進入虛靜狀態一次。
1.4.2 對照組予中西醫對癥及支持治療。疼痛,予止痛藥物;嘔吐,予止嘔藥物;進食差,予靜脈補充營養液。
1.4.3 觀察指標觀察自覺癥狀改善情況,無進展生存期等。中醫證候評分具體如下:根據其治療前后積分值變化情況評定,顯著改善:積分值下降超過70%;部分改善:積分值下降超過30%;無改善:積分值無變化。[2]
1.4.4 統計學方法統計結果采用SPSS 17.0軟件包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
2.1 無進展生存期對照組患者無進展生存期為(4.12±0.5)月;治療組患者無進展生存期為(6.65±0.8)月,2組患者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 中醫證候評分對比治療組與對照組中醫證候評分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中醫證候評分對比 (例,%)
虛靜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思想之一,虛靜是萬物的本性,虛靜是萬物的歸宿,其作為一種人生態度從哲學認識論的角度提出。最早論及虛靜是老子的《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夫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1]虛為空無,是一種虛空的心理狀態;靜即安靜,心靈虛靜,生活清靜,是一種清靜、靜止的心理狀態。虛靜就是使人的精神進入一種無欲無求,無得無失,無功無利的安靜祥和狀態,這樣五臟六腑安和,百脈順暢,臟腑平衡協調,可保持人體自身臟腑陰陽的協調統一[3]。虛靜論突出表現在防病養生實踐中,《黃帝內經》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4]人體在清凈淡泊,無求無欲,心靈虛靜祥和狀態下,體內的元氣就能隨之充盈,精氣神則留在體內,維持人體與外界環境的安和統一,疾病就不會來。虛靜論是最主要的養生防病智慧之一,它既是養生防病的方法,也是養生防病原則之一[5]。從現代醫學角度也可以理解虛靜論對養生防病的意義。人體處在虛靜恬淡狀態下,腦的思維、感受和協調全身的能力有所提高,使人體抗御疾病的能力均得到強化,基礎代謝率可顯著降低,有利于延年益壽。故通過虛靜內守的精神體征,能保養先天太和元氣,可起到養生防病的作用[6]。學者羅元認為,進入虛靜的有效方法是要去除人們頭腦中的各種主觀雜念,使內心純凈空明,徹底排除與心智活動相聯系的利害觀念,從人的各種是非得失計較和思慮中解脫出來[7]。
胃癌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早期胃癌多數病人無明顯癥狀,少數人有惡心、嘔吐或類似潰瘍病的上消化道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出現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甚者有嘔血、黑便、腹水、黃疸等癥狀。胃鏡檢查是診斷胃惡性腫瘤的最有效方法,病理診斷為金標準。治療有根治性手術,姑息性手術,化療放療,免疫療法,中醫中藥治療等。胃癌的預后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胃癌一般分四期:其中IV期為晚期,腫瘤已累及鄰近組織、器官,并有距原發灶3 cm以外淋巴結轉移;或已有遠處轉移的任何T、N,其以非手術治療為主。胃癌5年存活率,I期胃癌術后可達90%以上,II期胃癌術后70%左右,III期胃癌術后25%~50%,IV期胃癌<10%[8]。晚期胃癌因為恐懼、疼痛、食欲差等,其生活質量較差。中醫藥在治療胃癌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周阿高等[9]研究提示中醫藥聯合化療治療胃癌,于單純化療治療相比,在病灶緩減率、改善率、生活質量方面,提高三年及五年生存期方面均有明顯優勢。中醫是在整體觀念指導下,以辯證論治為治療特點的醫學體系。中醫治療惡性腫瘤并不專注于一時瘤體的大小,而是一個多層次的綜合作用。其著重于人體整體功能的平衡協調,一方面使機體不斷適應內環境,達到新的平衡,減輕手術、放化療給機體帶來的損傷;另一方面充分調節體內抗瘤機制,使腫瘤縮小[10]。客觀評價中醫治療腫瘤的療效,生存期無疑是金指標,生存期的延長是最客觀、最明顯的臨床獲益,生活質量提高是中醫治療惡性腫瘤的優勢[11]。
虛靜就是使人的精神進入一種無欲、無得失、無功利的極端平靜狀態,這樣事物的一切美和豐富性就會展現在眼前,這樣的精神心理狀態,有利于提高人體正氣,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在虛靜狀態下,人體整個心神恢復平靜,機體功能得到修復,其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人們處于良好的睡眠狀態中[12]。故進入虛靜狀態的標準可簡單認為,人們處于良好的睡眠狀態,即患者慢慢入睡,自然醒來這段過程。我國歷代對音樂預防治療疾病都有記載,早在上古時代,人們就發現音樂、生命與大然的密切聯系,知道運用音樂溝通天地,懂的用音樂治療人的身心疾病[13]。音樂治療是現代抗腫瘤治療基礎上的有力補充,憑借音樂喚起其對生命的希望,對既往的回憶,對人生的感悟,對無奈或不良情緒的釋放;同時最大限度地實現生活質量上的改善[14]。音樂治療配合臨床心靈關懷更能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支持和幫助晚期腫瘤患者消除恐懼、悲觀、絕望等情緒,以到達提高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15]。對于晚期胃惡性腫瘤患者,我們在經過培訓的專業醫護人員指導下,以引導性音樂想象及中西醫輔助治療,使患者平靜下來,進入虛靜狀態,即使患者慢慢入睡,自然醒來。從臨床實際觀察,晚期胃惡性腫瘤患者平靜下來,進入虛靜狀態,可延長生存期、減輕痛苦及提高生活質量,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