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天芳 陸云
【摘 要】目的:探究個體化護理在腦損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112例腦損傷患者,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服務;觀察組:開展個體化護理服務。結果:兩組患者在基本治療情況方面相比較,觀察組患者血糖、顱內壓水平改善的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在不良反應發生相比較,觀察組出現感染、靜脈血栓以及死亡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腦損傷患者實施個體化護理應用價值高,可規避一系列風險因素,保證預后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腦損傷;個體化護理;護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1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1
腦損傷多是暴力、車禍、意外墜落傷導致的,腦干損傷、腦震蕩、腦挫裂傷均為腦損傷。由于高空作業量較多、車輛增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腦損傷疾病發生率遞增。腦部結構較為特殊,若不及時開展治療,會導致一系列并發癥,增加患者死亡機率。為提高預后效果,保證臨床療效,對腦損傷實施治療過程中均開展護理服務,良好的護理服務可改善患者機體不適,保證臨床療效,還可釋放患者內心壓抑情緒,提高治療與護理配合度[1]。因此,本文針對腦損傷患者實施不同護理服務,觀察個體化護理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12例腦損傷患者,實施的護理措施不同,將112例患者分為不同小組。
對照組56例:男30例,女性26例,患者平均年齡(46.74±1.43)歲;
觀察組56例:男29例,女性27例,患者平均年齡(46.80±1.44)歲;兩組患者在資料方面相比較,差距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與剔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或者家屬均同意此次研究;②確診為腦損傷;
剔除標準:①認知障礙者;②中途退出者;③傳染性疾病;④惡性疾病。
1.3 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服務;遵醫囑給予患者藥物治療,觀察其生命指標情況,有任何異常立刻通知醫師處理。
觀察組:開展個體化護理服務:首先,護理人員觀察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與體質狀況,從而制定個體化護理服務。先開展心理疏導,采用鼓勵、安撫的方式,提高患者對自身狀況的了解,釋放其內心壓抑、煩躁等情緒,講解具體治療方案實施流程與護理服務的重要性,針對患者所提的問題進行解答,從而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加彼此信任感。環境護理:為讓患者處于舒適的環境中,護理人員定期對病房消毒、通風,更換床單被罩,患者機體舒適,其內心煩躁程度就會下降。并發癥護理:護理人員加強對相關指標的觀察與記錄,若存在相關風險立刻通知醫師處理。康復護理:當患者各項指標處于穩定狀態后,根據機體狀況,護理人員制定康復計劃,先講解康復的目的與效果,再指導患者關節、肢體以及肌肉進行鍛煉,當機體狀況理想后,盡早下床活動,持續性、慢慢的增加運動量,康復全程由護理人員陪同,從而降低其害怕情緒。出院護理:告知患者疾病相關注意事項,加強運動,有任何異常情況立刻到院復診。
1.4 觀察指標
記錄治療后患者顱內壓、血糖情況,并觀察護理過程中,患者機體是否有不良反應發生。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基本治療情況
對照組:血糖(7.42±0.23)mmol/L,顱內壓(19.02±2.43)mmHg;
觀察組:血糖(5.02±0.18)mmol/L,顱內壓(15.01±.70)mmHg;
兩組患者在基本治療情況方面相比較,觀察組患者血糖、顱內壓水平改善的優于對照組,相比較,存在差異性,(P<0.05)。
2.2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兩組患者在不良反應發生相比較,觀察組出現感染、靜脈血栓以及死亡率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部受到損傷后,不僅影響腦部血液循環,還會對周邊神經產損傷,進而導致過氧化反應、機體代謝異常以及繼發性再灌注損傷等[2],這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著嚴重威脅。腦損傷病情較為嚴重,及時對患者實施抗感染、調節顱內壓水平、抗休克治療有著重要意義[3]。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進步與發展,對臨床護理服務的要求也有所提升,我院持續性優化護理服務,從而研發個體化護理[4]。針對腦損傷患者實施護理服務可規避患者在院期間相關風險因素,保證治療效果,而將個體化護理服務落實到腦損傷患者中,通過對疾病嚴重程度、患者體質以及性格等方面實施綜合性評估,從而制定具體護理方案,這樣可讓患者感受到人性化關懷,再通過心理疏導、環境護理、并發癥護理以及宣教等,可釋放患者內心壓抑情緒,提高治療配合度。轉變了常規護理服務中的盲目性與隨機性。
通過此次研究中得知:實施個體化護理服務患者的血糖、顱內壓水平改善的優于實施常規護理服務,兩組患者在不良反應發生相比較,實施個體化護理服務出現感染、靜脈血栓以及死亡率低于實施常規護理服務;這說明對腦損傷患者開展個體化護理服務具有一定優勢性,保證治療安全性,降低腦部受損程度,利于機體早日康復[5]。
綜上所述:針對腦損傷患者實施個體化護理應用價值高,可規避一系列風險因素,保證預后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張佐蓮,鄒麗,黃碧玉.顱內動脈瘤栓塞聯合持續腰大池引流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3):144-145.
趙潔,李曉可,鄭海珍.小兒腦損傷患者護理中個體化護理干預的應用研究[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8,9(2):1156-1157.
廖衛華.個體化護理方案對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患兒亞低溫治療預后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3):43-46.
張慧麗,惲曉平,郭華珍, 等.腦損傷患者的執行功能損害[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5):504-507.
曹慧麗,何琨,薛淑好.腦損傷患者生命質量量表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26):2074-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