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趙穎
摘 要: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都有寬廣的應用前景。兒童衛生健康領域具有數據量大、數據種類多、數據來源復雜的特點,因此對兒童衛生保健工作進行數據化管理是時代的需要。然而,目前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普遍信息化素養偏低、信息化能力較弱,這直接影響到兒童衛生保健工作的數據整理。因此,為了有效保障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可持續發展,推進兒童衛生保健管理工作信息化、數據化和規范化管理,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對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的信息化能力進行培訓,以整體提升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兒童衛生保健;信息化能力
兒童是人類的未來,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兒童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發揮兒童潛能將為兒童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加強兒童健康狀況的持續改善,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也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我們要切實圍繞兒童衛生保健管理,實現從以疾病治療為主向以健康管理為中心的轉變,推動兒童衛生保健管理向科學、規范、持續、健康發展。
信息技術的進步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變化,衛生健康領域也不例外。運用互聯網技術加強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對兒童衛生保健工作進行數據化管理,是時代的需要。然而,目前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普遍信息化素養偏低、信息化能力較弱。因此,為了有效保障兒童衛生健康信息化管理可持續發展,推進兒童衛生保健管理工作信息化、數據化和規范化管理,應當采取有效的培訓方式,幫助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提升信息化能力。
一、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信息化能力現狀
(一)河南省全民健康信息化的發展
河南省為積極適應衛生計生事業改革發展新形勢,加快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衛生計生服務水平,根據《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十三五”全國人口健康信息化發展規劃》《“健康中原2030”規劃綱要》《河南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規劃》,目前搭建了省、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基礎框架,初步建立了包括省級云中心(“兩地三中心”)和18個市級云節點的全省全民健康信息體系框架,構建了全省全民健康信息化基礎網絡。為科學、規范實施云計算項目,河南還編制了《河南省醫療衛生信息標準數據集》,制定了基于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應用的數據采集、存儲、交換等工作規范。然而,懂信息、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短缺,基層兒童衛生健康管理機構難以吸引高水平的信息專業人才等因素,仍制約著河南省全民健康信息化的發展。
(二)信息技術與衛生保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
從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看,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醫療等現代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與衛生保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兒童衛生健康管理服務新模式、培育全民健康發展新業態,已成為“十三五”期間的迫切任務。衛生保健管理工作迫切需要現代信息技術做支撐,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權威的、統一的、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基本實現與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等基礎數據資源跨部門、跨區域共享。信息化技術將在實現兒童衛生保健管理工作規范化、數據化中發揮顯著作用,將為實現“健康中原2030”既定目標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撐。
(三)多部門聯合深化兒童衛生健康管理服務
為了更好地實現防未病的項目目標,多部門將重點圍繞四大維度深化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具體包含兒童保健、兒童體質、兒童營養、兒童心理四個方面。從政策層面看,推動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屬于多部門的管理工作內容,例如兒童保健、兒童營養領域歸衛生計生委指導管轄,兒童體質領域歸體育局指導管轄,兒童心理領域歸教育局指導管轄。為保障多部門綜合管理、聯合深化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幫助國家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體育總局了解各區域整體及個體的兒童健康需求,從而發揮兒童疾病預防預警、輔助治療的作用,實現兒童健康管理大數據的精準應用,就迫切需要信息化技術的支持。
二、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信息化能力提升存在的問題
信息素養是處于互聯網時代的衛生保健管理人員應當具備的職業素養,這決定了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對當前健康大環境的適應程度。當前,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信息化能力提升存在以下兩點問題。
(一)托幼機構兒童健康管理部門職能重疊
托幼機構的管理部門為教育局,機構內部衛生保健工作對應的業務主管單位為婦幼保健所,這種特殊的交叉管理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開展。為切實提高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質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制定了《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該文件對托幼機構的衛生保健、食品安全、用藥安全、活動安全要求很高,這給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帶來更多挑戰。而托幼機構并非傳統的醫療機構,無法給保健醫生提供職業發展通道,一方面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規范要求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托幼機構內部衛生保健人員職業水平發展空間狹小,這兩方面的需求供應差,導致托幼機構內部衛生保健人員的職業水平普遍低下。
(二)兒童衛生保健管理水平處于信息化技術洼地
“互聯網+”是指利用互聯平臺、物聯技術、智能化技術、大數據技術,把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結合起來,從而創造出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新增值業務。衛生健康保健是以控制健康危險因素為核心,以預防和控制兒童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降低醫療費用,提高國民生命質量為目的,針對個體和群體進行健康管理教育,提高衛生保健管理意識和水平,并對其生活方式的健康危險因素,通過健康信息采集、健康監測、健康評估、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健康干預等手段持續加以改善的綜合性工作。“互聯網+”背景下兒童衛生保健管理是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兒童衛生保健管理工作中,將大數據與兒童衛生健康管理領域深度融合,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創新要素的衛生保健管理發展新形態。這種融合發展適應時代潮流,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
衛生健康領域具有數據量大、數據種類多、數據來源復雜等特點,運用信息技術能產生很大的效用。調查顯示,目前兒童衛生保健管理水平處于信息化技術洼地,大數據的應用在兒童衛生健康管理領域還處于初級階段。研究發現,大部分兒童常見疾病的發生率與其家長的健康素養存在密切關聯,例如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厭食或積食等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托幼機構和家長之間尚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家長無法獲得兒童連貫性的健康檔案記錄及專業的健康知識輔導,其所掌握的兒童衛生保健知識僅憑網上搜索所得及兒童生病后的醫生指導。同時,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具有醫學背景的并不多,專業性欠缺,工作質量不高。特別是新入職的衛生保健管理人員缺乏工作經驗,對工作內容不熟悉,也會直接影響到兒童衛生保健工作的數據整理。
三、提升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信息化能力的策略
(一)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培訓模式
針對河南省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流動性大、整體信息素養普遍較低、分布地域較廣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如果采用傳統的面對面培訓方式,會出現時間難以保證、次數較少、兩次培訓相隔時間較長、培訓成本高、培訓效率低等問題,也就很難快速有效地提升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的信息化能力,不利于兒童衛生保健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和發展,因此,應當采用更加靈活的線上線下混合式培訓方式。
線上線下混合式培訓模式結合了線上培訓和傳統培訓的優勢,將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真正實現學習過程上的革新。在網絡教學和傳統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以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學習為中心、以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信息化應用為目標,不受時間、空間和學習方式的限制,有效降低了培訓成本,實現了培訓教師與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之間的即時互動、資源互享,能夠滿足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多元化的學習需求。
在培訓過程中,以具體項目為驅動,以具體任務為明線,以知識與技能、素質培養為暗線,結合布置任務、在線自主學習、跟蹤任務完成情況、及時反饋、收集問題、解決問題、線下面對面指導等多種學習形式,整體提升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的信息化素養以及信息化實踐能力。
(二)基于兒童衛生保健服務云平臺開展培訓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人口宣教中心“中國兒童健康教育計劃”項目整合國家大項目的專家、資源力量,開發中國兒童衛生保健服務平臺,搭建了全國兒童衛生保健服務云平臺。為了確保兒童衛生保健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可基于云平臺開展培訓。
云平臺共有八個功能模塊,包括班級管理功能、日常管理功能、體檢管理功能、個案管理功能、消毒管理功能、食譜管理功能、膳食管理功能、報表中心功能。其模塊內容是基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頒布的《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中關于衛生保健工作內容與要求的十個方面(一日生活安排、兒童膳食、體格鍛煉、健康檢查、衛生與消毒、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常見病預防與管理、傷害預防、健康教育、信息收集)來開發和應用的。
1.班級管理功能模塊
該功能模塊主要包括班級信息查看、兒童信息查看、教師信息查看。將信息輸入系統后,幼兒園班級信息、學生信息、教師信息自動生成。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可根據該系統的數據為學生、教師合理配餐,可隨時調出全園學生、教師等人員的檔案等,實現全園信息實時掌握,有效進行信息化管理。
2.日常管理功能模塊
該功能模塊主要包括每日出勤管理、兒童帶藥服藥管理、全日觀察管理、事故登記管理、疾病矯治管理,為園長、教師在園管理、家長在家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和參考,以便更全面地關心和照顧孩子,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3.體檢管理功能模塊
該功能模塊主要包括日常體檢管理、入園體檢管理、六一體檢管理、工作人員體檢、血紅蛋白復查、視力異常復查、兒童體檢信息導入。該模塊分別對全園學生、教職工的體檢結果進行客觀登記并公示,為建立一個安全、穩定、健康的現代化幼兒園提供了信息化的管理與控制。
4.個案管理功能模塊
該功能模塊主要包括個案綜合管理、個案跟蹤管理、個案結案管理。通過該模塊對個別患病幼兒的患病情況、恢復情況、矯正措施等信息建立檔案;對在園幼兒慢性疾病的臨床表現進行觀察、記錄,為治療提供依據等。
5.消毒管理功能模塊
該功能模塊主要包括對幼兒園消毒情況進行系統管理,按時記錄消毒情況常規記錄。
6.食譜管理功能模塊
該模塊主要包括單位參數設置管理、食物庫管理、菜譜庫管理、集體對象定義、帶量食譜制定管理、食譜查詢打印。
7.膳食管理功能模塊
該模塊主要包括就餐人數登記管理和采購數量登記管理。根據每日就餐人數進行統計匯總,為帶量食譜的定制提供了具體的數據并對幼兒每日配餐、就餐進行合理的分配與管理,同時根據幼兒年齡對每日進餐進行科學的營養分析。通過帶量食譜定制分析出幼兒所需攝入食物的量來進行合理的采購。
8.報表中心功能模塊
該功能模塊主要包括身高評價、體重評價、肥胖評價、身高/體重/視力綜合評價、疾病矯治報告、事故等級報告、傳染病報告、體檢統計等。
(三)學習團隊建設
團隊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組成的一個共同體,該共同體合理利用每一個成員的知識和技能協同工作,解決問題,以達到共同的目標。在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習效率,不同幼托機構的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可以自由組建學習團隊,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力量,構建網上學習共同體。學習團隊成員能夠探討和交流在信息技術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能夠互相分享信息技術應用的數據資源,并結合知識管理系統開展健康大數據分析工作,從而促進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信息化能力的全面提升。
學習團隊的建設要有組織性和示范性,其中團隊負責人至關重要。學習團隊的領袖應具備以下特質:信息化能力較高、熱愛學習、責任意識強、注重提高服務能力和奉獻精神。我們可以本著“學習團隊共發展、依托項目做支撐、任務經驗齊共享”的工作思路,通過打造團隊領袖、培育星級團隊、互聯互動學習分享等多個維度,激發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學習的新動力。
綜上,針對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信息化素養偏低、信息化能力較弱的現狀,我們要加強對兒童衛生保健管理人員信息能力提升的培養力度,加強對信息化知識的普及力度,以求培養一批精通信息技術和兒童衛生保健管理業務特點的復合型人才,打牢信息化發展的根基,全面保障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月梅.“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的探索與實踐[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
[2]曠慶祥.“互聯網+”背景下教師信息化課程教學設計[J].才智,2018,(25).
[3]李宗友,王映輝,張一穎,等.論互聯網+中醫醫療服務[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7,(2).
[4]薛付忠.健康醫療大數據驅動的健康管理學理論方法體系[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6).
責編:若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