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軍榮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社會階段中國貧困人口的現狀以及如何扶貧進行了探索,通過對互聯網+在營銷,教育方面的優勢分析,闡述了互聯網+高校扶貧的便利性、多樣化,并重點介紹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扶貧成果,為今后高校互聯網+扶貧提供了思路和借鑒。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poor population and how to help the poor in the current social stage. By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of Internet+ in marketing and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venience and diversity of Internet + colleges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focuses on the resul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by Xidian University. It provides idea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Internet+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olleges.
關鍵詞:扶貧;互聯網+;營銷;教育
Key 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Internet+;marketing;education
中圖分類號:F323.8?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5-0123-03
0? 引言
中國的貧困人口分布在不同的社會群體中,對于城鄉居民來說,自然環境的好壞,銷售渠道的多樣性是制約其主要收入的重要因素,而教育程度的普及和提高是決定其后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消除貧困需要全社會的努力,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將貧困率持續下降。
1? 貧困人口現狀
中國貧困人口的現狀:
2017年全國農村人口總數共57661萬人,占比全國人口總數41.48%。這其中有不少人屬于貧困人口。隨著城鎮化的加速,2017年末農村貧困人口總數為3046萬人,貧困發生率3.1%,比2016年下降了1.4%。
2018年末,農村貧困人口總數為1660萬人,比2017年年末減少1386萬人;貧困發生率1.7%,比上年下降1.4%。
圖1為2013年到2017年農村貧困人口數量。圖2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圖3為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
2? 互聯網+扶貧優勢
2.1 互聯網優勢特點
在信息時代,互聯網已經全面參與各個企業經營、管理,滲透到了生活的每個細節?;ヂ摼W具有高效率、高精準度、實時性、便捷性、展現豐富、生動等特點。
而互聯網+就是指互聯網+各個行業,比如互聯網+商業,互聯網+教育,互聯網+旅游,互聯網+理財,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這些都讓我們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各個大事,尤其對于交通閉塞的地區來說,具有非凡的意義?;ヂ摼W帶來的商業上的成本降低,銷售渠道的增加,教育上可以享受更多優質資源,隨時隨地可以在網上買基金、理財。這些很多都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大數據越多,人工智能越先進,互聯網+越繁榮。
2.2 互聯網+營銷
互聯網+營銷方面具有以下優勢:
優勢一: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只要有網絡,就可以隨時隨地交易。
優勢二:互聯網可以營銷的種類豐富,不同年齡,不同消費層次的人都會上網,不管是營銷什么商品,都能找到相應的有需求的客戶。
優勢三:互聯網營銷成本低,省去了中間渠道,通過網絡客服,快遞等銷售方式,直接到客戶手中。
優勢四:與客戶可以面對面交流、溝通,能主動的了解客戶的需求和信息。
優勢五:展示形式多樣,如圖像、視頻、語音,目標明確,能更好的推銷商品。
優勢六:老客戶可以帶來新客戶,自帶流量,完成品牌知名度的積累,有利于商品的銷售。
2.3 互聯網+教育
互聯網擁有巨大的學習資源、以及人機交互的友好性,使得它目前可以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提供新的學習方式方法。
優勢一:互聯網+教育可以應用于遠程教育,不受時間、地點、空間的限制,也不受學習進度的限制。
優勢二:互聯網+教育可以實現教育的實時交互功能。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在線授課,實時互動,對課件進行交流、答疑、并完成測評,考試。大大增加了學生的主動性。
優勢三:互聯網+教育可以實現定制化、個性化學習??梢葬槍Σ煌瑢W生的個性需求、興趣需求、發展需求以及學習能力、學習情況進行因人而異的定制化學習,為個人發展提供充分的資源。
優勢四:互聯網+教育可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打破傳統教學方式,使得名校、名師的授課可以面向偏遠地區,打破教育的不公平現象,打破知識的壟斷。
優勢五:互聯網+教育教學形式多樣,文字、圖像、視頻、動畫等都可以實時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學更直觀、更形象。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消除枯燥感,更利于知識的吸收。
近年來,城鄉教育的差距大已成議論的焦點,硬件資源配備差距是主要表現之一。教育設施的投入,師資的良莠不齊,老師能力的不均衡是擺在教育面前的現實問題?;ヂ摼W+教育可以幫助孩子增長知識、獲得學習資源、開拓視野。做到因材施教,成為孩子學習的好幫手。尤其農村孩子也可以和城市孩子一樣,通過互聯網來了解到新的知識,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縮小的不僅僅是城市農村孩子之間的分數差距,也是綜合素質的差距。
3? 高?;ヂ摼W+扶貧優勢
當前,高?;ヂ摼W+扶貧已成趨勢,教育部直屬的幾家院校扶貧成果效果顯著。舉例如下:
3.1 電子科技大學“強基工程”
該校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優勢,著重于互聯網+教育的扶貧模式,大力推行基礎教育方面的扶持,目標對象主要針對岑鞏縣中小學教育,大大提高了入學率。并投入40萬元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累計培訓教師1300余人,搭建了黔東南第一個遠程教育系統。并在岑鞏縣第三小學建成全國首個以藝術物聯網為智能載體的藝術體驗中心。
3.2 廈門大學“造血式”扶貧
該校創建了“廈門大學康業扶貧產業園”,產業園內集成了電商服務中心、科研、質量等多個實驗室,并創建了示范基地。通過大量資金的投入,科研技術的投入,人力資源的投入,選派專家學者,各類專業人才在產業園內輔助解決運營中的各種問題、困難。此外還大力發揮校友資源優勢,發動師生購買產業園產品。與此同時,在校建立直銷平臺,線上線下展示、銷售隆德縣優質特色產品。
3.3 四川大學“兒童先心病精準扶貧”
該校的重點扶貧對象是廣安市岳池縣。扶貧的主要模式是互聯網+醫療,該校具備醫療方面的優勢,擁有四個附屬醫院,幫扶目標是小兒先心病的篩查和治療。為貧困地區先后派出了7個先心病治療團隊,水平高,醫術強。赴貧困地區免費篩查救治,并通過慈善機構及愛心企業籌集資金,搭建慈善救助彩虹橋。共募集救助資金3000余萬元。構建網絡綠色救助通道。為先心病患兒開辟了一條網上救助通道,讓患兒及時得到專家的治療。
3.4 中國藥科大學:發展康養產業 鞏固脫貧成果
該校的重點幫扶對象是鎮坪縣,鎮坪縣的特點是中草藥比較多,自然資源豐富。但是由于當地農民藥材種植的粗放,銷售方式的單一,導致藥材種植的收益差,始終處于貧困縣。在幫扶的過程中,該校投入了技術專業人才、先進科學技術,并充分發揮信息方面優勢的,推進當地中藥產業大力發展,此外,還投入大量資金用于修路、建橋,大大改善了農民出行困難的難題,同時積極引進社會資源,包括境外資金、技術,幫助鎮坪縣在安康市率先實現高質量脫貧。
3.5 中國農業大學建立了“科技小院”
中國農業大學的重點幫扶對象是鎮康縣,該校充分發揮自己在農業科技方面的優勢,選派優秀人才常年在“科技小院”進行技術方面的研究和咨詢。聚焦農民在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困難,解決增產增效的難題。通過傳授科學飼養,種植的知識,將新科技運用到田間地頭,降低農民飼養成本,增加種植、養殖收入。對農民進行免費的培訓,農民的文化素質提高了,收入也提高了,建立了長效扶貧的良性機制。
4?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互聯網+扶貧
4.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互聯網+農業
該校的重點幫扶對象是蒲城縣,蒲城縣特產是甜瓜,學校在充分了解當地甜瓜的銷售困境,以及貧困原因后,制定了幫扶的計劃,充分發揮電子信息方面的技術優勢,以及人才優勢,為當地農民量身定制研發了“農掌門”惠農服務平臺,目前已順利幫助蒲城縣1300個貧困戶脫離貧困, 并組建了基地專家工作站,每年固定投入10萬元用于基地建設。此外,該校還努力打通銷售渠道,通過電商扶貧,搭建電商平臺,組建了專門的扶貧團隊,聚力產銷一條龍,抓源頭,轉生產,抓銷售。并利用校友資源,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幫扶蒲城縣順利脫貧。
2018年12月,基于蒲城縣扶貧成功的案例,該校幫扶白河縣,白河縣的特產是木瓜,通過實地考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幫扶的精準路線,將在蒲城縣獲取的經驗運用到白河縣上,“農掌門”再次發揮作用,幫助白河縣實現脫貧愿望。
4.2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互聯網+教育
學校對接蒲城各中小學教育,通過近幾年國家精準扶貧和當地政府辦學布局調整,教學硬件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幫助老師提升教學技能,改進教學方法,排解工作壓力;在學校圖書室建設方面,幫助增加圖書種類和數量。在興鎮中心小學建立了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科創小屋,科創小屋配備了3D打印機、機器戰車、無人機等最新的科創課程教具,為學生開拓了視野。
學校對接蒲城職業技術學校,建立了遠程教育學習中心,輸送了大量優質教育資源。
5? 高校扶貧的一些思索
5.1 高校參與扶貧的積極性需要提高
目前,高校扶貧的形勢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參與扶貧的積極性不高,需要對扶貧進行總體規劃,確定扶貧的對象、目標,有的放矢,調動學校員工和學生的積極性,實現2020年全面脫貧的目標。
5.2 建立高校扶貧智庫
高校可以充分發揮其人才優勢,建立扶貧智庫,通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制定可行的扶貧計劃,充分發揮高校的智囊作用,為政府提供有效的決策咨詢服務。
5.3 高校扶貧的科技作用
高校作為科研聚集地,可以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當地的產業進行改造和優化,在當地建立實驗室,科研基地等,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
5.4 高校扶貧的經費保障
高校扶貧需要政府保障經費,增加政府的投入,并出臺政策相應的獎勵政策,對有技術成果轉化的項目進行扶持,保障科研的順利進行。
6? 結束語
互聯網+高校扶貧是響應國家號召的一條精準扶貧之路,高校的人才資源、教育資源、科研資源、校友資源,在互聯網+各個產業方向,能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持和技術支持,目前已經有不少高校走出了自己的精準扶貧之路,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但是高校扶貧還需要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充分調動積極性,努力實現2020年全面脫貧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謝君君.教育扶貧研究述評[J].復旦教育論壇,2012,10(3).
[2]熊文淵.高校教育扶貧:問題與路徑[J].當代教育科學,2014(23).
[3]曾贛斌.新形勢下高校對口扶貧新模式研究[D].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5(6).
[4]王軍,吳海燕.“互聯網+”背景下精準扶貧新方式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6,32(12):111-114.
[5]王麗.我國精準扶貧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25(2):39-42.
[6]黃邦根,劉麗.“互聯網+”背景下我國精準扶貧的路徑研究[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8(3):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