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加快,許多領域中與心理方面有關的問題層出不窮,我國正在大力開展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然而,在開展具體培養工作的過程中,大多數院校實踐能力比較低,很難對用人單位需要進行滿足,進而制約了應用心理學專業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現狀改革對策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關系的復雜程度也在不斷提升,人們的價值觀念朝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工作競爭愈演愈烈,我們需要對越來越多的心理壓力進行承受,進而隨之產生了許多心理問題。伴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對精神生活給予高度關注,除了對和諧的人際關系進行追求之外,還要求充分體現出自身潛能,對更多的自我實現進行獲取。面對該時代環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高度關注心理學針對生活與工作的指導者作用,整個社會對心理學特別是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大。
一、應用心理學概述
在心理學的有關分支中,應用心理學屬于其中分支之一,居于重要地位。關于應用心理學這一重要分支方面,其研究內容就是,在所有社會領域中,心理學基本原理的應用,并利用心理學基本原理相關內容,對各個領域中所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解決。關于應用心理學方面,其包括許多分支,主要有咨詢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學校心理學、法律心理學、康復心理學、消費心理學、環境心理學、工程心理學、運動心理學等。咨詢、培訓與研究屬于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本質技能。
二、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現狀
1、實踐教學學時不夠
針對教學計劃而言,學時分配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理論學時明顯高于實踐學時,大多數院校該專業實踐學時所占的比例低于20%,偏理論輕實踐問題比較明顯。關于見習課程方面,少數院校為對該課程進行設置。一些院校雖然設置了該課程,但是實習期限非常短,個別院校的實習時間只有三個月,學生很難對相關理論知識內容進行深入理解與掌握,不利于學生具體問題思維能力的培養。
2、課程設置與建設局限性比較大
現階段,很多專業院校所開設的應用心理學專業課程,朝著更加系統、新穎的方向發展,其包括許多門類,然而,重點與主打課程比較少,主要將理論知識作為重點,對應用與實踐關注程度非常低。學生在學校所學習的知識內容,不能夠對社會需要進行滿足。在步入工作崗位之后,學校所掌握知識內容用途非常少,學生需要對相關知識內容進行重新學習。關于課程建設方面,有關學生實際問題處理能力的實踐課程比較少,進而對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造成了直接影響。
3、教師實踐教學能力不高
關于有關院校教師來源方面比較單一化,大多數青年教師屬于從研究型高校所引進的研究生,不具備基層實踐鍛煉經歷,嚴重缺乏應用性實踐能力。這樣在開展具體教學工作的過程中,由于自身不具備相關實踐能力,進而對課堂教學效率,造成影響。關于應用心理學專業方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教師不具備心理學專業教育背景,這樣很難對系統的應用心理學專業知識進行建構,進而不能夠對教材內容作出詳細講解,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4、教學方法靈活性低
應用心理學這門學科的應用性非常突出,應當對靈活的教學方式進行運用。講授法并不意味著滿堂灌與注入式教學。通過講授法,開展理論知識講解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多種教學手段運用。然而,許多院校在進行教學時,教師不能夠對講授法進行靈活運用,普遍利用“人灌”與“機灌”教學方式,這樣會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造成影響。
三、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對策
1、增加實踐學時
要想對應用型人才進行培養,其前提條件就是對實踐學時進行增加,將更多的實踐機會提供給學生。關于有關具體措施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有關院校應當對時間學時進行增加,依據1:1的比例,來對專業課程理論與實踐學時進行設計。各個學期在對選修課進行開設的過程中,應當最大限度確保理論顯示與時間選擇相同,主張實踐學時高于理論學時。
第二,應當對見習環節進行設計。與實踐課有所不同,見習課通常注重學生的聆聽、觀察與思考活動。為了確保見習課目標的真正完成,學校可以在上午與下午分別安排理論課與見習課,這樣能夠使理論知識內容與見習內容的一致性得到保障。
第三,可以對實習時間進行延長。在大多數院校中,學生的實習期限比較短,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對專業學生實習期限進行延長,將其確定為一年時間,這樣能夠確保學生具備充足時間完成實習活動,進而對專業基本技能進行掌握。
2、健全培養方案
為了確保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完成,應當依據社會需要和心理學的學科特征,對當前的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健全,在當前的教學工作中,應當將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置于突出地位。一般來說,關于專業實踐方面,主要包括課程實踐、專業技能實踐、社會實踐、創新實踐與畢業實踐五大類,應用心理學專業亦如此。應當充分發揮實踐能力的導向作用,對專業培養方案進行設計。應當立足于以上五個方面,依據專業內部不同的發展方向,對實際的能力要求進行制定。應當依據不同年級,有針對性地進行各類實踐教學活動。教師還應當對注重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進行建設,關于有關課程體系方面,主要包括兩大模塊,即:學科基礎課程與專業方向課程。其中,關于學科基礎課程方面,主要針對學生,開展學科基礎知識教育與基本技能訓練活動,進而對學生專業基本素質進行培養。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屬于專業方向課程內容,主要以理論學習為前提,對學生應用與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在對課程體系進行建設時,應當對傳統的體系理念進行轉變,將一些不必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刪除,對專業理論課程學時進行縮減,增加實踐教學所占的比重,并對心理學領域的拓展性與應用性課程,進行科學增加,確保教學內容和職業資格培訓內容的有效銜接。
3、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在完成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中,教師專業實踐素質起著關鍵作用。就要求相關院校應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在對教師進行招聘的過程中,應當對應聘者的實踐經歷給予高度關注,在其他條件大體相同的情況下,應當優先對具備較高實踐素質的應聘者進行錄取。
第二,各個院校應當強化開展教師學習進修與培訓工作,應當提倡專業教師進行學習深造,以此來實現學歷層次與專業實踐能力的提升。應當增加有關院校與地方企事業單位產學研合作力度,將更多的社會實踐與研究機會提供給專業教師,促使其專業實踐經驗變得更加豐富。
第三,應當將心理學教研室的職能,高效體現出來,可以定期安排專業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經驗交流與討論活動,對專業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探索。
4、優化教學方法
由于應用心理學的應用性與實踐性非常突出,這就要求,在開展具體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當認真貫徹并落實實踐教學理念,將理論知識內容的講解與應用緊密聯系起來,融合成為一個整體,強化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活動,進而對具體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專業教師應當與自身所講授課程特征緊密聯系起來,進而對科學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探索。比如,心理學史、實驗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與許多事實性和概念性知識內容存在聯系,其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主要對學生的實際活動進行關注。在開展講解活動的過程中,倘若運用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很難吸引學生學習興趣。面對該情況,教師可以選取個別學生,來對教師角色進行扮演,并開展相關教學活動。這樣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起到良好的鍛煉作用,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在學生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針對學生的講解活動作出科學、準確評價,將教學工作的重、難點突顯出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對案例教學、自主探究、情境體驗、實驗演示等教學方式方法進行運用,進而將學生的主體地位表現出來,增強學生課堂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進行掌握。
四、結束語
在開展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當科學運用相關教學方式方法,并對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課堂時間進行合理分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應用心理學教師專業能力與水平的提高,進而增強學生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能力,確保學生的發展能夠與社會需要相適應,進而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楊占武.論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N].科學導報,2019-09-20(B04).
[2]范驕驕.數字化環境下應用心理學專業體驗式教學的課程改革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54.
[3]楊青.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能力校外培養策略探討——以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9(24):3-5.
[4]趙曉磊.應用心理學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9(17):107-108.
作者簡介:宋建軍(1993年4月26日-),男,山西人,本科學歷,高級教師,中國政法大學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研究方向:應用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