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徐軍
摘要:
輔導員作為大學校園里與學生密切接觸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挫折教育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和資源,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個體情況實現教育目標、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助力。
關鍵詞:輔導員;大學生挫折教育
2013年習總書記在寄語青年中指出“要從挫折中汲取的教訓啟迪人生,使人生獲得升華和超然”。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線的輔導員,更應該重視大學生挫折教育,幫助大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大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
一、輔導員做好大學生挫折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意志品格,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大學生離開家庭步入大學,脫離了原先成人強化監管的環境,對于社會事務和自己的行為反應需要靠自己的價值尺度和認知能力來進行判斷抉擇。而高校以自我約束、自我內在化為主的社會生活方式的轉變使很多意志薄弱、心理脆弱的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無所適從。而挫折教育通過知識和技能的訓練,使個體正確認識挫折、預防挫折、正視挫折,增強受挫能力,促進良好意志品格和心理素質地養成,進而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2.有利于實現輔導員實踐工作與育人功能的結合,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在解決學生實際困惑、促進學生抗挫能力提高、培養學生良好心態的過程中,輔導員可以有效的將培育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政治教育引導融入其中。相比于傳統的灌輸式說教,可以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更易于理解、接受乃至信仰時下所提倡的核心價值觀等觀念的理論內涵。
3.有利于從供給側(輔導員)出發將挫折教育系統化、理論化,增強挫折教育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近年來教育供給側改革成為教育領域關注的一個焦點。教育領域的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提高教育供給端的質量、效率和創新性,使其更貼近學生的需求和習慣,做到既能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又能對準未來社會的需求。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挫折教育從供給側(挫折教育的實施者)角度出發,進行系統、科學的研究,既符合學生發展的需求,也響應了國家的改革。
二、輔導員進行大學生挫折教育應遵循的原則
1. 適時原則
作為大學生挫折教育中的發現者,輔導員要合理把握及時的教育原則,善于掌握和選擇最佳的挫折教育時機。針對大學生在校的不同成長階段和需求適時的給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入學適應性教育、大學生戀愛觀教育、人際交往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等等教育,讓學生對可能出現的挫折做好心理準備,增強克服挫折的心理優勢和實際勇氣,更為重要的是要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大學生遇到挫折不知所措時,及時的給予關心、指導,幫助學生排解不良情緒,培育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積極的面對、克服挫折,在挫折中吸取經驗,總結得失,增強學生面對挫折的勇氣和克服挫折的能力。
2. 適度原則
大學生個體間存在巨大差異,有的樂觀開朗、有的敏感內向,有的外顯剛強、有的內心脆弱,而且學生在不同階段、不同時間對挫折教育的反映也有明顯區別,這就對輔導員實施挫折教育的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準確把握適度原則,合理的控制大學生挫折教育的“火候”。輔導員在實施挫折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和心理發展水平,更要估計到個體的差異,把握好教育的方式方法,既保護學生的自尊,又達到教育的目的。
3. 適量原則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大學生挫折教育切忌貪功冒進,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抗挫折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靠一點一滴的積累來實現。在挫折教育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來掌控教育的頻率和頻次,以期達到最優的效果。輔導員要善于利用各種心理講座、年級大會、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談心談話等載體和平臺,將挫折教育滲透其中、持之以恒、由量變漸進成質變,進而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抗挫折能力。
三、輔導員做好大學生挫折教育所需的知識儲備
1. 對大學生特點和成長規律的研究和掌握
大學生挫折教育是從大學生自身特點、成長規律和實際需求出發的,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不同成長階段和個性化的特點因材施教。這就要求輔導員要對所管理服務的學生進行深入的調研,不僅要掌握群體的特點和成長規律還要對個體的情況有綜合深入的掌握了解,要掌握個體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個性特點等等,以便在進行挫折教育時有的放矢、因人而宜。
2.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知識儲備
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領大學生挫折教育的理論武器和有效路徑,也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作為輔導員要做好大學生挫折教育,必須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理論,核心是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立足點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堅定理想信念、錘煉意志品質,強化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能力。
3.心理學相關的知識儲備
學生在遭受挫折時普通容易出現自卑、焦慮、煩躁、痛苦等負面的心理狀態,而輔導員要開展挫折教育,首先要學會處理的就是類似的心理問題,輔導員要認真學習常見心理問題的基礎知識,要系統的學習心理咨詢的知識、鍛煉進行心理咨詢的技巧。幫助學生穩定心理狀態排除負面的情緒是進一步開展教育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陳萬柏.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方鴻志. 思想政治視域下大學生挫折教育研究[M]. 2015.
[3]牟宏瑋. 對“90后”大學生實施抗挫折教育的思考[J]. 求實, 2014,(1) .
(作者單位:1.大連醫科大學,遼寧 大連 116044;2.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遼寧 大連? 11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