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7日上午,由廣州市教育信息中心與河源市教育局聯合主辦,廣州市海珠區教育發展中心、廣州市海珠區教育信息中心承辦的“2019年廣州-河源‘智慧課堂教學研討交流活動——數字教材進課堂”在廣州、河源兩地順利開展。
本次活動旨在充分發揮廣州市作為“智慧教育示范區”的引領輻射作用,進一步推動廣州、河源兩地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課程數字教材的規模化應用。在本次活動中,廣州市海珠區怡樂路小學、廣州市海珠區北山小學、廣州市海珠區南武實驗小學、廣州市綠翠現代實驗學校、河源市東源縣崇文學校、河源市東源縣實驗中學、河源市東源縣第一實驗小學共7所學校,分別承擔了11節數字教材應用示范課例的展示,為數字教材的教學應用探索出有益經驗。
活動還得到了省、市、區領導的重視,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應用推廣部黃桂芳副主任、廣州市教育信息中心袁方正副主任、廣州市教育信息中心創新研究部李贊堅部長與廣州市海珠區教育發展中心林拱標書記參與了現場活動并致詞,廣州大學知識工程與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技術學教授杜玉霞對活動展示課例進行現場點評并作專題講座。
兩地領導寄語,發揮示范作用
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應用推廣部黃桂芳副主任為本次活動致開幕詞。她誠摯地歡迎與會的專家、領導、骨干教師前來交流指導。黃主任提出,智慧課堂的實施,需要廣大學校教師群體共同努力去推進,數字教材“點點用、改改用、創創用”,從而提升教與學的效率和質量。并希望廣州市海珠區與河源市教育局通力合作、攜手并進,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把智慧課堂新課改推向一個新高度。
廣州市教育信息中心袁方正副主任特別強調,本次活動通過開展課程課例展示活動來推動國家數字教材的規模化運用有著重要的示范作用,是深化廣州市創建全國智慧教育示范區的重要舉措。
本次活動廣州區域直播課程的承辦單位海珠區教育發展中心林拱標書記也為大會致辭。林書記表示:“信息技術改變課堂,我們都應該主動迎上;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運用信息手段很好地實現了兩地學校廣泛而又精準的教學研討。”隨后,河源市教育局副局長張東輝和東源縣教育局局長周富光分別為活動致詞,并預祝活動圓滿成功。
兩地課例展示,探索有益經驗
本次活動通過現場觀摩與線上直播結合的方式進行數字教材應用示范課例展示,廣州、河源兩地7所中小學共展示了11節課例。各任課教師借助“粵教翔云數字教材應用平臺”,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在線測試、即時反饋、智能診斷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將傳統意義上的“教”轉換成了學生自主的“學”,探索數字教材教學應用的有益經驗,實現了教學環節與信息技術的有機融合,給予學生創造性學習體驗,收獲了及時有效的學情反饋,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習趣味性。
課例交流研討,專家專題講座
課后,廣州市海珠區教育發展中心教研員麥玨昉老師、羅曉斌老師、曾綺霞老師分別在廣州各分會場對數字教材應用示范課例進行現場點評。他們肯定了數字教材對課堂教學的積極影響,提出數字教材將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深刻的變化,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形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將會產生變革。
廣州大學教育學院杜玉霞教授分別對廣州市海珠區怡樂路小學與東源縣崇文學校的兩節示范課例進行點評,對任課老師運用“粵教翔云數字教材應用平臺”進行教育教學的能力給予充分的肯定,也大力倡導數字教材在智慧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接著,杜玉霞教授為與會人員作專題講座《基于思維工具的主題探究教學》。杜教授高屋建瓴、深入淺出地進行了思維導圖概念、方法的案例闡述,深化“點點用、改改用、創創用”的數字教材應用能力提升,介紹基于數字教材的主題探究教學模式的主要環節。最后,杜教授推薦一線教師參與《人是如何學習的》MOOC學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到讓學生在“真實的過程中學習”。
此次活動的開展,檢驗了現有區域性交流的平臺技術,有效探索區域性有效交流的策略與手段,為進一步深度交流夯實了基礎。活動開展受到了廣大教師群體的關注,直播視頻的點擊率達到53285人次。同時,通過本次活動也改變了教師舊有的觀念,不僅讓與會教師深刻認識到如何將數字化教材引入到學科教學中,有力促進了信息化環境下教師的專業成長,還增進了兄弟學校間的友誼,增進了廣州、河源兩地的區域交流,為進一步攜手推進智慧課堂實驗注入了新的活力。
(廣州市教育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