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飛
體育專業考生作為高考大軍的一個特殊群體,肩負著文化課與專業課兩個方面的壓力,很多考生還要經歷訓練中的身體傷痛,因此,多數考生的心理壓力比較大。調查發現,每年都有一些體育專業考生在專業加試中,由于心理障礙缺乏穩定性,發揮不出自己的實際水平,造成考試成績不理想;也有部分心理素質好的考生考得興高采烈超水平發揮。可見,心理素質不穩定、考前不自信和過度緊張等不良心理狀態是妨礙考生體育技能正常發揮的重要因素。綜述前人的研究發現,對體育專業考試心理現狀的研究多,心理調適對策的探究少。體育專業考生的訓練中也存在重視體育技能訓練,忽略心理素質訓練的現象。
一、我校體育專業考生的心理健康現狀
研究采用華東師范大學周步成等人修訂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對我校的體育專業考生進行施測,發現我校體育專業考生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態一般,個別學生在某些維度上焦慮水平較高,需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從表1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體育專業考生的總體焦慮水平過高的檢出率為0%,但是在某些維度的檢出率比較高。
1.學習效能感較低。從MHT各分量表的得分情況看,我校體育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有學習焦慮、過敏傾向、對人焦慮等。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學習焦慮,有較多的學生(42.9%)表現出學習焦慮水平較高。究其原因,一是很多體育生的學習成績一般,因學習跟不上而害怕學習;二是體育專業訓練和文化學習的沖突導致學習壓力加大。我校有相當部分體育生是因為文化學習成績一般但身體素質較好而選擇了體育專業,但他們大多在上高中以前沒有受過專業的系統的體育訓練,所以在學習文化的同時還要參加長時間高強度體育訓練,這樣才能保障體育專業考試能過關;三是隨著選擇體育專業的考生的增加,體育院校對體育生的文化成績也相應地提高。為此,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方法和學習心理指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
2.自信心不足。比較多的體育生表現出自卑,常懷疑自己的能力。這可能受他們在文化學習中學習效能低的影響。教學中發現部分學生對自己能力不夠自信,常在比賽中失利,在考試時過度緊張。學生的自責傾向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他們在學習、競賽、就業、成就等多方面的心理和行為。所以,必須想辦法提高體育專業考生的自信心。
3.自制力較差。體育生的課堂紀律、學習的自覺性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所頭痛的問題。從MHT測試看,有3.6%的學生表現出沖動傾向,自制力較差。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自主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制力,使學生既善于激勵自己勇敢地去執行采取的決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動機、行為和情緒。
二、體育專業考生的心理調適對策
1.建立心理檔案。建立心理檔案從整體上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體育專業分科確定后及時地對學生進行一次心理健康檢查,并對總體和個別狀況作出客觀分析和評估,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同時,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進一步跟蹤、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和心理變化。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一是開展心理活動課。通過心理活動課或團體輔導的方式,以預防性和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主,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堅強的意志品質。在活動課中教授學生心理調適的方法并進行訓練,對學生的自我發展進行指導;二是開展個別心理輔導。掌握專業考生心理健康狀況,特別是在一些關鍵時期留意考生的心理變化,如備考前期、備考的疲勞期及考前,及時發現有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積極、有效的心理咨詢與輔導,對于極少數有較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能及時識別和轉介到有關心理治療部門,不延誤其心理康復;三是開展團體心理訓練。如我們在高二針對考生進行的“減壓助考”團體輔導,通過6次的團體活動進行團隊的建立、目標的設定、積極觀念的建構、支持系統的建立、行為的養成等,通過這些體驗和活動,學生認清了自我,明確目標,學習了實現目標過程中心理和行為的調適,增強了自信心。同時,讓學生收獲了友誼,學會團隊合作精神。
3.巧用心育活動。我們可以利用心理動力學原理,創建以班主任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的動力式的班級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要注意:(1)了解學生心理需求與學業需求;(2)建立良性的“朋友”型師生關系;(3)在班級活動中采用心理團體訓練的技術和理念,動靜有度、行動與思考并重;(4)班主任盡可能地多與學校心理輔導老師交流討論;(5)班主任應該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溝通,爭取家庭的協助。
4.增強自信心訓練。一是對考生的專業能力進行客觀的評價,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讓學生明確自己今后訓練的努力方向;二是對考生在訓練和考試中的好行為或進步及時表揚;三是制定適合每一個考生的訓練方案,因材施教。最好的訓練方案是循序漸進的,讓學生在不斷的小挑戰中進步,而不至于泄氣;四是考前的積極勸說。如果你是一個受學生尊敬的教練,在考前告訴學生他們有能力成功的應付考試時,考生的自我效能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五是給他們講授師兄師姐的成功成長經歷,或請學長們親自回來傳授經驗。他們的成功會給在讀學生起示范作用。
5.注重情緒調節訓練。由于體育專業考生的特殊性,導致其面臨著比較大的心理壓力,引起情緒的不穩定。這些心理和情緒問題不但影響學生訓練的進展,還會阻礙學生考試中的正常發揮。因此,幫助學生掌握情緒調節的方法,對考生進行臨考前的減壓訓練顯得非常必要。體育老師可以采用正面的語言暗示、念動訓練法、不同節奏的呼吸練習、肌肉放松練習、漸進全身的放松練習,使考生學會自我情緒調節。
6.進行考前心理控制訓練。體育老師可以通過考前的心理控制訓練提高考生的心理和行為的穩定性。可用的訓練方法有念動訓練、認知訓練、模擬訓練、放松訓練。念動訓練可以讓考生更好地掌握技術和發揮原有的技術水平,也可以有助于身心放松和集中注意力。認知訓練通過理性思維訓練幫助學生穩定和調節情緒。模擬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穩定性和對考場氣氛的適應性,預防考前不良心態的產生。放松訓練可讓學生過度緊張的心態穩定下來。
重視體育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訓練是取得體育高考成功的重要保證。我們可以從心理輔導老師專門的心理干預、班級管理中的心理滲透教育、平時體育訓練的心理控制訓練中,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