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丹丹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外各種各樣的思想、觀點不斷涌進國內,沖擊著人們的意識形態。對社會閱歷尚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的少年兒童來講,容易被誤導,甚至影響一生。學校是少年兒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而少先隊組織是有效載體。因此,學校要發揮好主陣地和有效載體的堅實作用,對少年兒童進行政治啟蒙,樹立理想信念,把紅色精神傳承下去。
閱讀是幫助少年兒童認識世界、認知人生、形成價值觀的主要途徑,紅色閱讀能提升少先隊員文化素養,幫助隊員樹立正確理想信念。我們要引導少先隊員閱讀紅色革命書籍,了解我國的黨史國情,知道中華民族所經歷的艱苦歷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有今天的輝煌成就,知國才會愛國。實踐活動是少先隊員喜聞樂見的形式。為了加深隊員對歷史的記憶,幫助隊員對書本的理解,學校應結合閱讀內容,鼓勵隊員自主參與體驗實踐活動,利用節假日、寒暑假探訪革命史跡,加深對革命歷史典故及人文內涵的理解,實現紅色教育內化的目的。如何把閱讀紅色經典與實地研學相融合,設計有趣的閱讀活動,讓單純的歷史故事在少先隊員中變得生動、易理解、印象深刻呢?
一、選擇適合少先隊員閱讀的紅色經典書籍,挖掘紅色史跡,為隊員提供實踐平臺
想與高尚的人對話,就讀關于他們的書籍吧。讀紅色經典是和革命烈士進行心靈溝通。但是,閱讀歷史書籍、革命書籍,對生長在和平年代的隊員來說并不容易理解。為了讓隊員們親近文學經典,緬懷革命先烈,增強愛國主義情懷,我們要根據少年兒童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遵循循序漸進原則,探索適合不同學段閱讀的紅色書籍,讓隊員們喜歡看、看得懂。我校地處廣州市越秀區,學生大部分都居住在越秀,紅色是越秀的底色。整個越秀區共匯聚了37處紅色史跡,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為了方便隊員在閱讀書籍后能實地參觀,筆者充分挖掘與我區紅色革命遺址相關的書籍,推薦、指導隊員閱讀。如,《珠江烽火》講述的是1927年12月11日,在廣東省委的領導下,駐廣州的第四軍教導團和警衛團革命官兵,聯合廣州的工人、農民、進步知識分子,發動了震驚中外的武裝起義——廣州起義。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起義軍民無比英勇的戰斗精神,給了中國人民以新的鼓舞。還有《紅色經典起義叢書:放眼看廣州起義》一書,同樣與“廣州起義”這一歷史事件有關。為了既客觀地反映當時的歷史面貌,同時更鮮活地表現烈士們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筆者讓隊員們閱讀完書本后,到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廣州起義紀念館參觀。又如《人民音樂家——冼星海》一書,講述了冼星海的書信、日記以及學生、故舊的追憶評述,以生動的文字、翔實的史料呈現出冼星海執著于音樂和理想的一生。冼星海是廣州番禺人,是廣州人的驕傲,為紀念冼星海,在美麗的二沙島建了一座現代化的音樂廳——星海音樂廳。筆者建議隊員們都去音樂廳走走,看看冼星海的雕像、聽聽高雅的音樂,感受廣州人的自豪。
立足本土,親近本土,讀書體驗,知行合一。紅色資源是紅色文化與紅色精神的載體,是紅色教育的源泉。革命先烈的足跡遍布祖國大地。廣州市越秀區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文化底蘊深厚。我們推薦隊員閱讀關于廣州革命事件、英雄人物傳記、紅色史跡的典故,這些發生在廣州的故事,讓隊員了解中國革命從了解廣州——自己的家鄉開始。讓隊員們接受革命文化的教育,感受紅色經典的魅力的同時,利用假日去探訪這些革命史跡,更加深刻感受到那些為了民族獨立、解放的革命先輩的高風亮節、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懷,點燃他們心中的愛國熱情,樹立學習的榜樣。通過生動活潑、豐富多樣的形式,使隊員受到了生動的傳統教育,增強隊員愛國愛黨的情懷。
二、探索少先隊員喜聞樂見的閱讀方式,激發閱讀熱情
興趣是需求的內驅力,只有培養少先隊員對閱讀的濃厚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中去。盡管現在的閱讀方式豐富多樣,各種閱讀App平臺的出現,線上線下打卡、分享等方式,激起了不少隊員的閱讀興趣。但資料顯示,隊員們喜歡的類型多集中在文學故事類、科普類、漫畫類,因此,我們需要探索如何讓隊員們喜歡看革命故事這一類書籍。我們學校是廣東省首批書香校園,廣州市智慧閱讀試點學校,一直以來致力于培養隊員的閱讀興趣,閱讀氛圍濃厚,每月有固定的閱讀指導課。在指導課上,教師要創設情境,善于運用多媒體,可以通過講一講(故事)、演一演(話劇)、唱一唱(紅歌)、畫一畫(情節)等方式,激發隊員的閱讀熱情。這樣,經過一輪的講、演、聽、唱、畫,隊員漸入佳境,讓隊員主動地想找書閱讀。此外,建議教師、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經常與隊員一起閱讀,體現出對閱讀的重視,從而讓孩子模仿教師、家長,喜歡上閱讀。
三、指導少先隊員結合書本內容,自主完成研學成果
在研學過程中,總會有一些隊員不知從何開始參觀,目的性不強,印象不深刻。教師要指導隊員閱讀,比如,在閱讀前如何設問,讓隊員清楚自己為什么要讀這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怎樣摘錄要點,激起實地研學的欲望,讓隊員帶著問題、帶著任務有目的地進行研學,在參觀過程中收集相關的研究素材。研學結束后,指導隊員完善研學報告,展示成果。
學校特意利用暑假制定了以“讀紅色故事游革命史跡”為主題的閱讀活動,并扎實開展閱讀研學活動,取得良好效果。
放假前,學校少先隊根據主題選定了推薦書目,制定方案。由大隊輔導員向全體隊員發出倡議,進行讀書活動的動員,印發了活動步驟,讓隊員按要求進行閱讀研學活動,完成相關任務。具體任務如下:
1.看一看:堅持21天完成每天30分鐘以上的紅色經典閱讀,借助閱讀平臺每天打卡;
2.讀一讀:朗讀自己喜愛的閱讀內容片段并在網絡上進行分享;
3.走一走:探尋“我身邊的紅色史跡”,了解廣州的革命歷史。拍照上傳并分享游覽感受;
4.做一做:隊員整理匯總閱讀與研學活動中所了解的歷史背景、發展歷程、英雄人物、革命事件等,以手工書、電子書、手抄報、心得體會等方式,形成閱讀成果。
隊員們帶著看完書后的初步感受,尋找一個革命史跡,一邊參觀一邊拍照記錄,留心聽講解,在網上收集素材,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種體驗,把在書本看到的內容變成在現實中感受到的事物,不再是“紙上談兵”,無疑會加深隊員的印象。在看完書、實地參觀完后,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記錄下來,形成閱讀成果。高年級的隊員喜歡制作手工書、電子書,有圖片、文字,內容相對豐富些。低年級的隊員制作手抄報,有些隊員也會制作手工書,內容相對簡單。
開學后,大隊部組織各中隊進行暑期閱讀分享會,推薦優秀的、起榜樣作用的隊員參評“閱讀之星”評選,中隊輔導員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大隊部再根據各中隊的讀書情況,評選書香集體,并進行頒獎。假期有聲有色的讀書活動,既豐富了隊員們的暑期生活,又使他們增長了知識,幫助他們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假期。
愛國主義要加強,紅色基因要傳承。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培養少年兒童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好少年,開創紅色教育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