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冉
【摘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在急性重癥胰腺炎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中選取34例,起止時間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患者在規范治療的同時,開展常規護理工作,強化健康宣教,評定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患者疾病認知評分顯著提高(P<0.05),護理滿意率為94.1%。結論:急性重癥胰腺炎治療期間,加強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和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性重癥胰腺炎;健康教育;疾病認知;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657.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045-01
急性重癥胰腺炎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會誘發感染、腹膜炎、休克等,具有較高的死亡率。相關研究稱,針對該類患者,治療護理期間,開展健康教育能糾正錯誤的認知,從而更好地配合診療活動。基于此,文中選擇34例患者作為對象,探討了健康教育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1基本信息
在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中選取34例,起止時間段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包括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位于27-60歲,平均(41.6±5.8)歲。
1.2護理方法
患者在規范治療的同時,開展常規護理工作,包括體征監測、飲食護理、心理干預、并發癥護理等。在此基礎上,強化健康宣教,具體如下:(1)群體性健康教育。利用微信公眾號,向患者和家屬發送視頻短片,介紹急性重癥胰腺炎的知識,內容包括:①發生原因和防治方法;②成功治療案例;③飲食注意事項;④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⑤負面情緒的緩解方法;⑥并發癥的防治措施;⑦出院后的自我管理方案和復診時間。每日組織病房內的患者一起觀看,并解答患者的疑問,提供微信咨詢或當面咨詢。(2)個體化健康教育。結合患者的年齡、病情、文化水平、心理狀態,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例如口頭宣講、發放知識手冊、利用黑板報等,切實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對于高齡患者,重點是如何預防跌倒、墜床,如何防治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青壯年患者,重點是加強飲食指導,減輕心理和精神壓力,重新樹立生活信心,盡快回歸家庭和社會。
1.3觀察指標
(1)護理前、后,比較患者的疾病認知情況,滿分為100分。(2)采用自制調查量表,評估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估項目包括:①服務態度,②專業技能,③病房管理,共計100分。>80分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
2.1疾病認知情況比較
護理前,患者疾病認知評分為(73.6±4.5)分,護理后為(83.0±2.7)分,對比差異顯著(t=10.444,P=0.001)。
2.2護理滿意度
34例患者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22例(64.7%)、基本滿意10例(29.4%)、不滿意2例(5.9%),共計滿意率為94.1%。
急性重癥胰腺炎,是胰酶激活后,導致胰腺組織自我消化、水腫、出血、壞死,典型癥狀表現是惡心嘔吐、發熱、腹痛等。由于發病急、病情重,患者對疾病的了解不多,治療期間容易產生負面情緒,不僅影響臨床療效,還會降低生活質量。可見,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
文中以34例患者為對象,規范治療和護理的同時,加強健康教育,結果顯示護理后的疾病認知評分顯著提高(P<0.05),護理滿意率為94.1%,和羅瑤的研究結果相近。分析可知,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的基礎,患者對疾病和治療有正確的認知,才能積極配合臨床操作,緩解負性情緒。文中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分為群體性、個性化兩個方案,在講解疾病知識的同時,關注患者的個性化需求,從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質量。
綜上,急性重癥胰腺炎治療期間,加強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和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