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要】目的:對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手術治療方法和治療效果進行探究。方法:選擇在我院住院進行的100例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接受保守治療;觀察組(50例)使用腹腔鏡下切除手術治療,最后將兩組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的有效治療率高于對照組,并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腹腔鏡下切除手術治療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肝硬化;肝膽結石;手術;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656 【文獻標識碼】A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 01-0103-01
肝硬化是由一種或者多種長期反復出現形成的常見性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最容易引發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病癥,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治療困難程度大于肝硬化,且對患者危害性較大,患者死亡率較高,應高度重視。現階段治療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有兩種方法: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本文主要對使用手術治療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的方法和治療效果進行研究,研究內容如下:
1.1對象
選擇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近1年內住院的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患者,其中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都符合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診斷標準。將100例患者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44.76±2.52歲)和觀察組(50例,男17例.女33例,平均年齡42.84±2.61歲),其中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數據差異分析,發現數據無統計學意義(P>0.05),排除其余干擾。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患者均了解此研究目的并自愿參與。1.2方法
對照組: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以及各項指標,對患者進行相應的保守方法治療。觀察組:對患者使用腹腔鏡下切除手術進行治療。首先,幫助患者在手術臺上維持仰臥位,對患者進行消毒和全身麻醉。其次,腹腔鏡下開展手術,在右上腹部處切開一道約為2cm的小口,觀察患者腹腔內的情況,建立二氧化碳氣腹,放進腹腔鏡,使用兩孔法,取石沖洗,切除膽囊。
1.3觀察指標
根據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的觀察與記錄,評判標準為:顯效:治療結束后,患者肝膽結石全部消失,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現象;有效:治療結束后,患者肝膽結石基本消失,臨床癥狀逐漸好轉,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現象;無效:治療結束后,患者病情沒有任何好轉。本研究中治療效果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分組總例數×100%)+(有效例數/分組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2.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使用平均數±標準差即“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卡方和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P< 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在對兩組實驗效果分析后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在手術時間、出血量、患者愈合速度等方面觀察組比對照組效果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肝硬化是一種慢性肝病,其常見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工業毒物或藥物、營養障礙、循環障礙、代謝障礙、膽汁淤積、吸血蟲病等。肝硬化患者容易引發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病癥,由于肝生病無法繼續工作,膽道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導致膽道變得狹窄,進而導致其余地方運行不周,無法正常工作,從而損害患者身體健康。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發病率較高,治療難度較大,帶給患者較大的生命威脅,進而降低患者生活水平,為患者帶來極大的困擾。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學的發展以及醫療設備的進步,手術方面已經日漸成熟。其中腹腔鏡下切除微創手術效果較為突出,這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新型手術,現已廣泛運用于治療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在治療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時使用鏡下切除手術,傷口較小、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高效安全,可以降低手術后傷口感染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減少疼痛,傷口痊愈速度較快,可以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本研究中,使用腹腔鏡下切除手術的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治療效果顯著,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達百分之九十,無效的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減小了患者的生命風險,并且此研究中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手術時間、出血量、患者愈合速度等方面觀察組比對照組效果好。
綜上所述,在對肝硬化合并肝膽結石患者治療時使用腹腔鏡下切除手術,會有明顯治療效果,并且高效安全性較高,可以縮短患者治療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可以廣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