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
【摘要】目的:機械通氣患者VAP發生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方法:選擇為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期間收治的62例機械通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2組,每組31例,對照組沿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就應用針對性的護理對策,比對2組患者的吸痰效果。結果:比對后得知觀察組顯著優過對照組(P值< 0.05)。結論:分析機械通氣患者發生VAP的原因,并應用針對性護理對策進行護理可以顯著提高吸痰效果,值得臨床進一步加以應用。
【關鍵詞】機械通氣;VAP;發生原因;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257-01
前言:VAP是一種獲得性肺炎,常發生在ICU機械通氣的患者身上,本文將對機械通氣患者發生VAP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護理對策,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據。
1.1資料
選擇為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期間收治的62例機械通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2組,每組31例,納入指標:在研究開始前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屬于自愿加入研究;排除合并有肺結核、肺不張等肺部疾病患者。
[對照組]:男:女=16:15;年齡:60-89(74.01±3.45)歲;
[觀察組]:男:女=17:14;年齡:61-90(74.16±3.46)歲;組間資料對比,P值>0.05。
1.2方法
對照組沿用常規護理,每天為患者進行吸痰、翻身扣背,維持管路通暢等。
對發生VAP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護理對策,觀察組就應用針對性的護理對策,具體內容:(1)加強對呼吸道管路的管理,使用的冷凝水集液瓶應該放置到管路最低的位置,并養成定期清理的習慣,在變換體位、離斷管道前應先檢查管道是否有冷凝液聚集,若有應戴好手套處理后再變化患者體位;定期更換呼吸機管路,更換頻率一般是7天更換一次;每24小時將濕化罐、霧化器內裝的液體倒出,將滅菌用水更換最后進行終末消毒。
(2)有效吸痰,在聽到患者有痰鳴音、呼吸機顯示氣道壓升高時要立即佩戴好手套進行吸痰,另外在患者咳嗽、脈搏、氧飽和度突然下降時也應該立即吸痰,其余根據患者需要適時進行吸痰。
(3)加強對醫護人員進行防范培訓,以提高醫護人員的防范意識,強化醫護人員的各項操作,加強對手衛生檢測,讓護士之間互相監督,以提高護士對手衛生的自我管理。
(4)體位,可將床頭抬高30-40°,這樣有利于食物靠動力將胃內容物排空,從而避免因胃內容物反流造成的VAP。
(5)加強營養,應該保證患者攝入充足的營養,以避免營養不良降低機體免疫力;在進行鼻飼前應先吸痰并協助患者取半臥位;嚴格按照規范操作進行口腔護理。
(6)口腔護理,每天建議對進行3-4次口腔護理,因為口腔內群落不能得到很好控制話也容易通過管道移位進入呼吸道引起VAP,國內常采用的口腔護理是擦拭法。
1.3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的吸痰效果,指標判斷:患者痰液稀薄顏色為白色且容易咳出,每次痰量在1毫升左右,每天吸痰次在12次左右即可滿足需求,拔管后導管壁沒有痰栓存在即為顯效;痰液粘稠顏色為黃色,難以吸出每次痰量在3毫升左右,每天吸痰的次數需要維持在20次左右,拔管后導管壁沒有痰栓存在即為有效,雙肺布滿干噦音和濕羅音,痰液粘稠顏色為黃色,每次痰量在5毫升左右,吸痰次數需要保持在35次以上,拔管后導管壁有大量痰栓存在即為無效。
1.4統計學
文中計數(x檢驗)、計量(t檢驗)資料用SPSS20.0軟件處理,P<0.05表示對比數據有很大差別。
如表1,對2組患者的吸痰效果,觀察組顯著優過對照組,P<0.05。
注:2組對比結果,P<0.05。
發生VAP的原因,(1)誤吸口咽部及胃內容物,由于氣道持續性開放會形成大量分泌物,而這些分泌物會順著插管停留在聲門,最后在氣管導管氣囊上方沉積、下漏,若不及時清理容易引起隱秘性吸入,最終發生VAP。(2)免疫功能低下,氣管切開因為是侵入性操作會讓呼吸道防御機制受損,讓機體免疫力下降,這種情況下致病菌就容易進入呼吸道,再加上管道本身就是細菌繁殖、生長、移行的便利通道。(3)體位影響,仰臥位容易讓反流的胃內容物誤吸入呼吸道,有研究將仰臥位列入機械通氣患者發生VAP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中發病率最高的是鼻飼且保持平臥位的患者。(4)呼吸機管路污染,呼吸機管路在運行過程中常有冷凝液形成,冷凝液就是細菌生長繁殖的溫床,當冷凝液反流到霧化罐就容易使濕化的含菌氣體被吸入到呼吸道中,另外在改變體位時含菌的冷凝液會順著管道流入下呼吸道導致VAP。(5)手污染和吸痰,據統計由醫務人員傳播的細菌造成的VAP就占了30%,醫務人員因為每天需要接觸各種患者和細菌環境,所以手上容易攜帶各種致病菌,在給機械通氣患者進行吸痰時手上攜帶的病原菌就會通過吸痰管進入患者呼吸道,從而引起VAP,尤其是在為多為患者吸痰時,若不按照規范操作或手消毒不徹底就容易在病患間形成交叉感染。
本文通過加強對呼吸機管路的管理,以避免呼吸機管路內的冷凝水進入呼吸道造成VAP,在護理措施中提到7d更換1次管路,經研究證實可以有效降低VAP的發生率,另外讓護士之間互相監督,以加強對手衛生的自我管理,還提到了有效吸痰,有效吸痰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的主要措施。
比對后得知,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77%,對照組為80.65%,觀察組顯著優過對照組(P值<0.05)。結果,分析機械通氣患者發生VAP的原因,并應用針對性護理對策進行護理可以顯著提高吸痰效果,值得臨床進一步加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