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鶴仙
【摘要】目的:探討ICU預測性護理和常規護理對患者康復的影響。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重癥監護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采用預見性護理,判定患者滿意度、SDS和SAS評分。結果:SDS評分、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實驗組臨床護理滿意率為97.48%,對照組為73.52%,兩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ICU實施預測性護理比常規護理更有利于患者康復。
【關鍵字】 ICU;預見性護理;常規護理;患者治療;
ICU主要是治療較重疾病、突發病患者,病情危重出現急轉且有感染的癥狀出現,病房環境高要求,如果不當護理容易導致并發癥[1]。患者脫離親人陪護,并且探望時間受到嚴格限制,這間接導致患者長期處于封閉的空間,會導致恐懼、孤獨等情緒的變化[2]。
2018年3月019年2月在我醫院重癥監護的60名患者進行分析研究,病人資料分析,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有30個病人,17歲男性和13名女性患者在對照組,年齡在38~63歲,平均42.91±1.83歲。實驗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40~62歲,平均年齡41.62 ~ 1.81歲。患者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結果無影響。
納入標準:需在ICU病房治療、理解正常;本組研究已簽署同意;排除標準: 住滿30天以上,在ICU患有其他疾病。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記錄病人體征,完成醫生治療,與家人溝通,減輕不良心理,做好疾病知識,護理服務病人。提供心理護理,保持好溝通,對病人做好預防,積極地監控條件, 按照醫生護理指導,病人清醒后,改善護理環境,遵守操作原則,預防感染。實驗組實施預測性護理,操作如下。
⑴建立預防小組,護理應無菌操作,為患者翻背,防止出現壓瘡。呼吸疾病患者,進行凈化,按照指示用抗生素預防,監測患者體征,注重指導。
⑵常見事件包括意外拔管、醫內感染。先為病妥善固定導管,做好標識區分并認真完成工作,做好早期管路護理,解釋導管意義,配合治療;評估患者的病情,對患者有很好的了解。
⑶接受護理前心情對治療有影響,護理需用溫和流行的語言溝通,解釋疾病治療方法,使患者情緒改善。護理給鼓勵,注意病情變化,護理通知家屬給予鼓勵。
⑷在擦洗時,護理應控制水溫,防止燙傷。早晨給患者護理,注意清潔,用眼藥水保護角膜,為患者按摩,維持功能,為患者活動提供協助。做好保留導管,預防感染,遵守無菌操作,及更換尿袋,符合提取管早期提取的指導方針。呼吸機患者,抬高床邊,進行口腔護理,需定期更換管路[3]。
⑸護理定期翻身,調整體位。判斷存在意外,解除患者風險,處于煩躁心理壓力患者注意疏導患者,配合護理工作。上述因素實施預見性護理服務,包括評估生命征,拔管指標嚴格評價 ,獲得同意限制病人肢體,避免管路滑脫事件[4]。
⑹開展常見并發癥教育,提高專業能力。積極溝通,了解其需求和變化,安慰、指導工作。對并發癥感染患者,需做好消毒工作,堅持地面消毒,醫護應在接觸患者前后積極消毒,實施手術時戴手套。
測定重癥患者護理滿意度、SDS和SAS評分。采用自制滿意度表對服務滿意度評定,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分為3個標準,非常滿意>90,滿意80~ 90,不滿意<80。得分越高,不良情緒越高,同時使用SDS抑郁評分表和SAS焦慮評分表。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與t檢驗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為差異。
預見性護理組SDS和SAS評分低于對照,兩組差異有意義(P<0.05),見表1。實驗組滿意度為97.48%,對照組臨床護理滿意為73.52%,兩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9.127,P<0.05)。

表1
ICU病人病危,需24小時護理,病人病情嚴重,搶救期間用侵入性診療技術的機會增加,增加并發癥風險事件[5]。隨著ICU醫療技術進步,對護理質量要求極高。護理就是以人為本,護理中通過預見性護理,同時對患者心理需求進行干預,減少并發癥,完成患者康復,提高效率。科室開展護理服務,鼓勵護士參與治療,激發主觀性,發揮護理技能,有效規避風險,傳統護理相比,能降低臨床風險[6]。
治療后SDS和SAS評分低于對照,兩組差異有意義(P<0.05),見表1。實驗組滿意度為97.48%,對照組臨床護理滿意為73.52%,兩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9.127,P<0.05)。預見性護理應用到ICU部門可準確評估病情狀態,確定風險因素,積極處理,預防并發癥,提高滿意度,減少焦慮抑郁發生率,提高護理效率。
[1]李彩玉. 對ICU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的效果探討[J]. 當代醫藥論叢, 2018, 16(21):288-289.
[2]龔蕊, 畢娟, GongRui,等. 預見性護理在ICU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5, 21(33):4026-4028.
[3]李龍. 預見性護理在ICU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53).
[4]李家華, 楊華莎, 王建磊. 預見性護理在ICU重癥患者感染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10):246.
[5]魏寶英. 預見性護理對ICU患者氣管插管期間并發癥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2, 09(20):24-25.
[6[孫香燕, 吳碧金. 預見性護理對ICU糖尿病患者的影響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