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福來
【摘要】 目的:對Hp所致胃潰瘍患者采取四聯療法治療,同時聯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分析其治療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療的76例Hp所致胃潰瘍患者,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38例,采取四聯療法治療;觀察組38例,在此基礎上,使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聯合治療。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7.37%,Hp根除率為92.1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57%,Hp根除率為73.68%,差異明顯(P<0.05)。結論:采取四聯療法+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方案治療可提高治療有效率以及Hp根除率,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 幽門螺桿菌;四聯療法;胃潰瘍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可在人體胃中生存的微生物,是胃潰瘍最主要的發病機制之一。Hp具有較強的傳染性,當侵入人體后,可誘發潰瘍及炎癥反應,甚至可能發展為胃癌。 目前,臨床上對Hp所致胃潰瘍主要采取三聯療法、四聯療法治療,但由于抗生素濫用情況的日益嚴峻,其治療效果也有所下降[1]。因此,為提高治療效果,本文將對患者采取四聯療法治療,同時聯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現將其治療價值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療的76例Hp所致胃潰瘍患者。納入標準:
(1)符合胃潰瘍診斷標準,14 C 呼氣試驗顯示Hp陽性;
(2)臨床資料完整;
(3)近期內未使用抑酸藥物治療。排除標準:
(1)心肝腎功能異常患者;
(2)免疫功能紊亂患者;
(3)妊娠期、哺乳期患者等。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38例,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21例,年齡23~57歲,平均年齡(41.24±8.68)歲。對照組38例,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20例,年齡24~59歲,平均年齡(42.25±8.77)歲。
對照組治療方案:采取泮托拉唑(國藥準字H20123255,40 mg/次,1次/d)+枸櫞酸鉍鉀(國藥準字H19983200,0.3 g/次,3 次 /d)+阿莫西林(藥準字H23020415,500mg/次,3次/d)+克拉霉素(國藥準字H20093945,250 mg/次,2次/d)四聯療法,均為口服給藥。觀察組治療方案:采取四聯療法(同對照組)+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國藥準字S10950032,0.6g/次,2次/d),口服給藥。兩組患者均治療2周。
評價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Hp根除率,顯效:胃鏡檢查潰瘍面為瘢痕期,Hp 陰性,癥狀及體征消失;有效:潰瘍面為愈合期,Hp 陰性,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無效:潰瘍面為活動期,Hp 陽性,癥狀及體征無改善;總有效率為顯效率、有效率合計。
數據處理應用SPSS22.0,使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數據用X?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7.37%,Hp根除率為92.1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57%,Hp根除率為73.68%,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綜合比較 [n(%)]
胃潰瘍發病機制復雜,不良生活習慣、酗酒、刺激性食物均會造成胃黏膜破壞,削弱其防御功能。同時,Hp感染也是誘發胃潰瘍的主要原因,根除Hp是治療胃潰瘍的關鍵。研究發現,機體感染Hp后,可引起機體炎癥反應,導致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8等炎癥因子水平急劇上升,而腫瘤壞死因子-α可激活中性粒細胞的吞噬能力,白介素-8則對中性粒細胞具有激活及趨化作用,兩者均會加重炎癥反應[2]。此外,Hp進入人體后,可吸附于胃竇部黏液層,并分解尿素,逐漸形成有利于其生存繁殖的環境,導致潰瘍難以愈合。
目前,臨床上主要采取質子泵抑制劑三聯或四聯療法治療,但由于抗生素濫用以及Hp感染等問題,其臨床療效也隨之下降,部分患者難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研究發現,在治療中聯合應用微生態制劑可糾正胃內菌群失調情況,對Hp 根除具有重要意義[3]。雙歧桿菌三聯活菌就是代表性的微生態制劑,可補充腸道正常菌群,調節胃腸道酸度,抑制Hp繁殖,減輕機體炎癥反應,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Hp根除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聯合應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可促進潰瘍面愈合,根除Hp感染,療效確切,明顯優于四聯療法單獨治療。
綜上所述,采取四聯療法+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方案治療可提高治療有效率以及Hp根除率,具有推廣價值。
[1]王瓊.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聯合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胃潰瘍的臨床研究[J].中國處方藥,2019,17(07):78-79.
[2]蔣盛俊.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聯合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所致胃潰瘍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06):114-115.
[3]韓吉作.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聯合蘭索拉唑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研究[J].心理月刊,2018(1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