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繼東 楊國敏 覃慧玲
摘 要:為了解菏澤市耕地質量變化趨勢,對2015—2019年全市206個土壤定位監測點的土壤養分進行分析。結果表明,2019年菏澤市耕地土壤定位監測點有機質平均為15.42g/kg,堿解氮為101.99mg/kg,有效磷為23.97mg/kg,速效鉀為162.22mg/kg,土壤肥力中等略高;近年來,菏澤市土壤有機質和速效鉀含量逐年上升,其它土壤養分趨勢平穩,耕地質量總體有所提高。
關鍵詞:
耕地質量;土壤肥力;土壤有機質;
中圖分類號:S34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315018
菏澤市屬黃河沖積平原,主要土壤類型為潮土,以小麥、玉米為主要種植品種。土壤有機質及主要營養元素是土壤肥力的核心內容,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也是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保證[1]。農田土壤養分變化情況受氣候、輪作制度、農戶施肥和土壤性質等不同因素的影響,造成不同年度中土壤養分含量有所差異。通過長期定位監測,可以分析土壤肥力的變化趨勢,為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提供合理措施,為指導農業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1?監測方法和內容
1.1?監測點布點和土壤采集
在綜合考慮縣區行政區劃、土壤類型、利用現狀、耕作制度等因素,依據延續性、代表性和均勻性原則,在國家、省、市、縣耕地質量監測點的基礎上,統一規劃部署,共布設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位206個。土樣于每年秋種前采集,采樣深度為20cm。
1.2?土壤養分測定
經自然風干后按化驗要求進行處理,依據NY/T1121-2006標準的相關要求對有機質等土壤養分進行分析測定。
2?監測結果與分析
2.1?土壤有機質含量變化情況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養分的重要來源,其不僅含有多種植物營養元素,而且還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動的能源,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和調節土壤肥力等方面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土壤有機質含量的豐缺是評價耕地地力的重要指標。由圖1可看出,菏澤全市近年來的土壤定位監測點的有機質含量呈平穩上升趨勢。2019年的土壤定位監測點有機質含量平均值為15.42g/kg,屬于中等偏上水平;與2015年相比增加1.31g/kg,平均年增長率為2.32%。通過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秸稈還田等技術,以及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的提高,都有利于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逐漸提高。
2.2?土壤pH值變化情況
土壤酸堿度是影響土壤養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圖2可看出,自2015年以來,菏澤市土壤定位監測點pH值基本在8.1上下浮動。說明隨著水肥一體化、土壤調理劑及秸稈還田技術的推廣應用,土壤鹽漬化趨勢受到抑制,菏澤市耕地土壤的pH值呈現比較穩定的趨勢。
2.3?土壤堿解氮含量變化情況
堿解氮亦稱作水解氮,包括無機的礦物態氮和結構簡單較易分解的有機態氮,可供作物近期吸收利用,其含量水平決定供氮強度,是耕地地力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由圖3可看出,菏澤市土壤定位監測點堿解氮含量呈波浪上升的趨勢。其中,2019年全市土壤定位監測點的堿解氮含量的平均值為101.99mg/kg,比2015年的86.67mg/kg提高15.32mg/kg。原因分析為堿解氮的含量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2019年降水量較常年減少20%多,也是造成堿解氮含量大幅增加的原因。
2.4?土壤有效磷含量變化情況
磷是作物必需的3大營養素之一,土壤磷素與作物產量密切相關,常用來衡量土壤磷素含量狀況的指標是土壤有效磷含量。圖4為菏澤市耕地土壤的有效磷含量變化情況,2019年的土壤定位監測點有效磷含量的平均值為23.97mg/kg,屬于中等偏低水平。隨著高產高效農業的發展,農作物產量逐年增加,磷肥需求量也逐漸增大,在農業生產中要注意增施磷肥,以提升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
2.5?土壤速效鉀含量變化情況
土壤速效鉀可以被當季作物吸收利用,其含量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土壤的供鉀能力,是反映土壤肥力高低的標志之一。由圖5可看出,與2015年相比,荷澤市土壤定位監測點速效鉀含量呈明顯上升的趨勢。其中,2019年全市土壤定位監測點的速效鉀含量的平均值為162.22mg/kg;比2015年增加37.12mg/kg,年增長率為7.41%。復混肥料的普及應用及秸稈分解后釋放大量有機鉀肥,有效提高了農田中土壤速效鉀的含量水平。
3?監測結論
通過對2015—2019年菏澤市206個土壤定位監測點的養分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2019年菏澤市耕地土壤定位監測點有機質平均為15.42g/kg,堿解氮為101.99mg/kg,有效磷為23.97mg/kg,速效鉀為162.22mg/kg,土壤肥力屬于中等偏上水平;耕地土壤中多數養分含量有所增加,其中土壤中有機質和速效鉀含量提高明顯,土壤pH值、堿解氮和有效磷年際間變化不大,呈波浪起伏趨勢。說明近年來隨著菏澤市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水肥一體化、秸稈還田等化肥減量增效技術的推廣應用,群眾的科學合理施肥意識逐步增強,有利地促進了菏澤市耕地地力水平提升,這與劉兆輝[2]、郭文忠[3]等人的研究結論類似。
4?耕地質量等級提升情況
2019年菏澤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323km2,水肥一體化技術新增面積53.2km2。灌溉保證率約由70%水區提升到85%。根據耕地等級提升計算辦法:
Y1(等級提升量)=(新隸屬度-原隸屬度)×權重÷等級值
計算得出提升灌溉能力引起等級變化量為:
(0.85-0.70)×0.174÷0.032=0.82。
引起菏澤市耕地地力等級變化的諸因素中,除建設完成的高標準良田導致灌溉保證率發生較大變化外,2019年菏澤市耕地養分變化幅度與2018年比較,各因素變化值沒有造成隸屬度發生變化,對耕地等級影響較小,可忽落不計。
2019年菏澤市耕地等級提升數值計算方法及數值為:
Y1(等級提升量)=(實施面積×提升的等級值)÷全市耕地總面積(統計局提供數據)
計算得出耕地等級提升量為:
(323km2×0.82)÷8267km2=0.032。
在保持耕地地力水平平穩上升的情況下,耕地質量等級略有提高。
參考文獻
[1]
宋春雨,張興義,劉曉冰,等.土壤有機質對土壤肥力與作物生產力的影響[J].土壤與作物,2008,24(3):357-362.
[2]劉兆輝,薄錄吉,李彥,等.氮肥減量施用技術及其對作物產量和生態環境的影響綜述[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6(4):1-8.
[3]郭文忠,劉聲鋒,李丁仁,等.設施蔬菜土壤次生鹽漬化發生機理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土壤,2004(1):25-29.
(責任編輯?賈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