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簡要闡述了高職非遺傳承與創新設計專題實踐教學的意義,然后介紹了非遺傳承與創新設計的特點,最后主要探討了實踐教學的具體策略,其中包括加強學生親身體驗、開發學生實踐思維、強化非遺傳承創新,以此完善非遺傳承創新的教學方法,可為教師提供充分參考。
關鍵詞:高職;非遺傳統創新;實踐教學
引言:現階段,在我國教育中,不斷加強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并逐漸引進傳統文化藝術,讓學生掌握并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此,在高職學校中,不斷加強對非遺傳承與創新設計的實踐教學,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了解非遺工藝項目,逐漸引進藝術設計理念,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元素進行有效的融合,拓寬設計領域,以此達到良好的創新效果,繼而培養更多地設計人才。
1 高職非遺傳承與創新設計專題實踐教學的意義
目前,我國教育行業針對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具體需求,進行不斷改革,更加注重對文化的有效傳承。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新興技術的逐漸出現,促使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了解較少,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只研究專業知識,未能與傳統文化進行有效結合,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難以得到充分的傳承。繼而,教育部門針對該問題提出一系列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可利用非遺傳承與創新進行有效的設計,以此為專題開展教學活動。為此,在高職教學中,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改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設計技能以及實踐能力,在非遺傳承與創新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使其深入到設計中,掌握我國的歷史文化,并與現代文化進行有效結合,加強創新,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具備良好的思辨能力。通過非遺傳承創新的學習,促使其具有強烈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可讓學生進行創新,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并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采用非遺走進課堂的方式,有利于讓學生了解具體的傳統文化,與其進行近距離接觸,促使學生充分掌握歷史文化,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2 非遺傳承與創新設計的特點
以某非遺手工藝為例,在非遺傳承與創新設計過程中,其具有獨特的特點,在現代設計過程中,通常在人文、生態、體驗、收藏等方面進行創新,在其創新設計中,非遺手工藝結構較為復雜,功能特點也相對較多。因此,在創新以及設計過程中,可將各個功能進行有效結合,通過組合形式,展示出其創作的設計,有利于為學生在學習創作的過程中,提供較多的可能性,對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具有較大的幫助,有利于學生對非遺文化進行有效的傳承[1]。并結合其特點,逐漸拓展學生的視野,促使其思維得到充分開發,繼而通過非遺傳承與創新設計出更多地的工藝品,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3 高職非遺傳承與創新設計專題實踐教學的具體策略
3.1加強學生親身體驗
在高職院校中,針對非遺傳承與創新設計專題中,教師應當改善目前的教學方式,通過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相適應的教學環境,繼而對學生的學習具有較大的幫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非遺工藝。以美術項目為例,教師可帶領學生深入到實地考察,了解非遺工藝的現有環境,體驗傳統非遺工藝帶來的影響,深刻感受其存在的具體價值。并且鼓勵學生積極探索非遺工藝在不同的時代產生的影響以及變化,并且,還可邀請相應的非遺手工藝專業人員進行講解,讓學生充分了解非遺工藝的創作過程,可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思路,充分掌握非遺傳承與創新的設計內容。同時,在參觀考察過程中,可讓學生理解非遺創新產品的制作流程。并且對手工藝進行訪問,使學生與手工藝人進行密切接觸,加強其之間的溝通交流,繼而對學生的創作具有較大的幫助,使其對傳統文化更加深入了解。
與此同時,在參觀過程中,可設計好相應的問題,如,“您如何看待非遺手工藝項目?”、“您在設計過程中采用什么理念?”、“現階段在手工藝作品的設計中,會遇到哪些問題?”等。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并以調查問卷的形式,詢問手工藝人相關非遺傳承創新作品的設計,明確其設計理念,以此完善調查問卷的內容,并確保其信息真實準確。通過有效的訪談,可讓學生真實的了解非遺傳承創新的具體內容,并且能夠收集較多的資料,有利于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以及設計中,為其提供較多的參考。
3.2開發學生實踐思維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在非遺傳承創新過程中,應當轉變自身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對其進行有效指導。在高職學校中,教師在教學時,應當不斷開發學生的思維,促使其針對有關問題進行獨立思考,以此有效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使其根據非遺傳承與創新設計的專題進行有效創作,繼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設計創作過程中,可融入自己的想法,對非遺文化進行不斷創新,并展示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掌握程度,通過學生的自主設計創新,從而更好地傳承非遺文化[2]。
例如,以美術為例,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當組織有關競賽活動,為學生提供相應的主題,讓學生根據主題進行有效創作,并設計相應的產品,將構思的內容通過美術將其畫出來,以此可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其在競賽中,發揮自身的優勢。最后,教師可將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并將其進行展示,讓學生之間展開充分的交流,根據自身的想法談一談創作的意義。在交流過程中,可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路,為其設計帶來更大的靈感,繼而在傳承非遺文化的同時,可充分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為學生的良好發展提供較大的幫助。
3.3強化非遺傳承創新
在非遺傳承設計中,應當加強對其創新,將傳統文化以現代文化進行充分結合,以此展現文化之間傳承的魅力。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非遺文化,了解其中的實際意義。
例如,以美術項目為例,一方面,教師可讓學生針對麥稈畫的創作進行有效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播放有關宣傳片,如,《麥稈上的藝術》,通過宣傳片,讓學生了解不同的繪畫藝術元素。同時,將麥稈畫與其他繪畫有效結合,讓學生感受傳統與現代文化相互碰撞產生的景象,可為學生帶來更大的震撼效果。并且可讓學生感受非遺文化帶來的視覺沖擊,繼而使學生的思想發生改變,對傳統文化更加感興趣,繼而達到良好的傳承效果。
另一方面,教師也可讓學生氣你感受非遺手工藝的操作流程,讓學生進行有效實踐,學生在設計創作過程中,可將傳統工藝與流行元素進行充分融合,可設計出一系列的物品,如,書本、杯墊等。將麥稈畫與現代的物品進行有效結合,將其應用在現代物品的設計中,以此可提升物品整體觀感。同時,在服裝設計過程中,也可利用傳統扎染技術,并與現代元素進行融合,設計不同的圖案,充分展現學生的想法,促使學生對非遺文化進行有效的傳承,使其成為當下的流行元素。并且,在學生創作設計過程中,教師可為其提供相應的指導,促使學生的作品更加完善。在學生創作設計完成后,將作品展示在互聯網平臺中,供其他學生參考與學習,以此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3]。對非遺文化進行不斷創新,繼而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同時,良好的教學方式充分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促使非遺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承。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高職非遺傳承與誠信設計專題的教學中,充分展現了非遺文化的具體內涵,讓學生充分體驗非遺文化與現代文化結合的效果,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繼而促使學生對其進行有效的傳承。并在設計過程中,對其充分應用,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與非遺物質進行近距離接觸,以此讓學生有著深刻的認知,促使學生在設計創作時,對非遺文化不斷創新,推動非遺產品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樺.“非遺”傳承在高職教學中的定位與思考——以阿蓬江流域雕刻的研究及應用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4):74-75.
[2]李葉紅.“非遺‘蘇州宋錦”傳承與創新設計專題的實踐教學研究[J].美與時代(上),2020(04):130-131.
[3]曹小勁.傳承、創新與衍生——基于高職教學體系下的非遺美術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9(01):62-63.
作者簡介:
周祥(1985.8-),男,漢族,湖南益陽人,碩士研究生,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非遺創新研發(服裝)、電子商務教學。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