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惠
摘要:經濟是帶動世界各國發展的命脈,市場經濟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而不斷變化和總結的結果。在當前市場經濟特征的背景下,各個學術領域的觀點不斷融合,在我國的法學界中對經濟法的探討一直進行。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經濟法發展的特點;其次,研究了當前市場經濟下經濟法的價值取向;最后,針對經濟法對于我國市場經濟的作用進行分析研究,希望為今后的經濟法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市場經濟;穩定;經濟法;應用
引言:
經濟法價值系統是我國法律價值系統的一部分,在我國的法律價值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雖然經濟法涵蓋的內容復雜又全面,但是也能明確凸顯出經濟法價值的多元化[1]。我國經濟法在市場經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可有效保證整個市場經濟的穩健運行,也能為各企業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因此,只有更全面的了解經濟法的價值,才能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2]。
一、我國經濟法發展的特點
(一)是我國政府干預經濟發展的產物
經濟法是政府根據我國特有的經濟形式,并對經濟發展的形式和經濟體系進行分析、調查、統計而制定的[3]。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參與制定出經濟法,通過經濟法對市場經濟進行控制與引導,使我國經濟市場朝著有序、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依據市場經濟制定
市場經濟是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產物,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所在,市場經濟的誕生為經濟法的制定提供了依據,目的是為了促進其實施,并在實施的過程中對經濟發展進行調整,保證其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4]。
(三)單行法規較多
我國在市場經濟中產生的各種經濟行為都離不開經濟法,經濟法的適用范圍廣泛的特點使得我國經濟法有很多單行法規。我國經濟法單行法規多、綜合性強、覆蓋面廣,經濟法涉及我們生活的各種領域并對我們的生活進行調整,因而對社會具有巨大影響力。
(四)實體法和程序法相結合
我國的經濟法是實體法與程序法的結合。在經濟法中,不僅說明了執行者的權利、義務,還對法律條例進行了解釋說明,規定了責任、調節及仲裁。
二、當前市場經濟下經濟法的價值取向
經濟學專家在研究經濟法效益時就將其效益與企業的各部分投入和產出聯系起來,在經濟法中,效益主要是對企業的實際實施成本與完成后所獲得的社會效益進行對比[5]。但是傳統的法律學家在研究社會效益時,主要以獲得的效益與相關的法律體系進行研究,沒有將涉及到的經濟法融入進去,直到最近幾年經濟學家才開始從法律經濟學角度,研究經濟法的效益價值。經濟學家通過近些年對經濟法效益的不斷研究,將其劃分成了不同的表現形式,從而有效實現了法律體系的擴展延伸。另外,在對經濟效益進行整體分析前必須要了解個體和整體間的關系,經濟學家也明確強調過個體利益與社會利益是相互依附的關系,但是在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公眾民反而只關心個體利益,從而導致市場出現“失靈”問題,使市場經濟資源遭到了極大的損害。因此,為了有效減輕市場失靈問題,我國必須突破傳統的市場運作模式,找到有效應對市場失靈的方法,例如:當公眾的個體利益與社會利益發生沖突時,個體利益必須要無條件服務于社會利益,從而為我國社會效益的提高做出貢獻。
三、經濟法對于我國市場經濟的作用
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賦予了經濟法新的任務,如何控制我國經濟的發展方向與內容并對當前我國市場經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市場經濟對經濟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保障社會公平
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個體之間經常會因為資源分配的不合理導致許多社會不公平現象的發生。這種不公平現象不僅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領域的發展,對社會、文化方面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所以為了改變我國當前存在的社會不公平現象,國家出臺了經濟法,經濟法的開展有效保障了我國市場經濟的順利運行,減少了資源的不合理配置情況,在我國的社會公平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時經濟法主要體現在競爭立法的完善和經濟的宏觀調控上。在完善競爭立法方面,經濟法主要是為各企業之間創造一個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從而有效抵制大企業對市場的壟斷,保證了各企業間的公平競爭。在宏觀調控方面,經濟法可以有效調控市場的發展狀態,通過有效地政策制約來保證各企業間的競爭公平。
(二)控制市場經濟中的自由程度
市場經濟是一種以自由交易、自由定價為形式并在交易過程中以公平為原則的經濟,又稱自由經濟。自由經濟的自由、開放性,使得在交易過程中產生風險的幾率很大,對我國的金融業造成了不利的影響,經濟法的制定,使之對風險進行控制,防止經濟自由發展,降低了金融業的風險性,促進了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三)有效解決市場“失靈”現象
我國目前的市場結構中各企業的資源是通過公平競爭得來的,市場的自我調節在這種情況下是沒有效果的。市場的自我調節主要是通過市場自身的控制,其沒有考慮到社會的實際發展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市場經濟的盲目發展、市場經濟的落后等,這些問題是導致我國市場出現“失靈”現象的重要原因。對此,我國政府就提出利用宏觀調控對市場私權進行科學的制約。此時的經濟法價值就體現在宏觀調控可以有效制約企業對市場的破壞行為,從而保證市場的穩定運行。不僅如此,經濟法的價值還可表現為制約地方政府對市場的有效干預上,只有削弱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才能有效避免因政府過度放權出現的市場混亂現象。
(四)保障經濟行為合法性
經濟法能夠控制我國各行業中的行為并保證其合法性,在我國市場經濟中,經濟法的應用不僅能夠對經濟運作者的經濟行為進行約束,還能保證交易的成功率提高我國的經濟效益。經濟法在執行中可以有效的對一些不法商人和不法行為通過法律的手段對其進行懲戒,減少了經濟開展中的不良經營現象,促進了我國經濟順利開展和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五)促進市場經濟中的信息互動
經濟的開展離不開有效信息的傳遞,經濟信息與經濟行為的緊密結合極大地提高了經濟運作的成功率,提高了經濟效益。經濟法的制定對經濟活動提供了合理、合法的交易前提,并指導經濟活動的經營方向。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經營者只有通過緊密合作、相互促進、相互發展,不斷在經濟活動中產生經濟互動傳遞信息,尤其是重視經濟法傳遞的信息,才能有效提高經濟,促進我國經濟朝著合理、合法、良好的方向發展。
(六)穩定了市場經濟開展
穩定、高效的經濟發展,是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的最根本條件,也是實現小康社會人人過上幸福生活的保障,穩定、優越的生存環境離不開經濟的穩定,經濟法的實施為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降低了經濟發展中的風險性,穩定了經濟步伐,使經濟發展速度與人民生活水平相適應,保證了經濟的正確、高效發展。
結束語:
經濟法對控制經濟發展、保持社會和諧建設與保護市場競爭自由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與保障,為市場經濟提供了自由、安全的發展環境。因而,我們在經濟發展中應不斷加強對經濟法的完善,重視經濟法的社會地位,共同實現建設幸福、和諧社會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俊杰.社會轉型視閾下經濟法價值的實現理路研究[J].法制博覽,2018(36):232.
[2]楊三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比較經濟法理論研究述評[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6(01):132-137.
[3]劉頔.經濟法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應用價值[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8(12):110-111.
[4]張送.社會轉型視閾下經濟法價值的實現理路研究[J].法制博覽,2018(31):276.
[5]武存廣,霍曉芝,霍曉敏.經濟法視域下的依法行政——以行政壟斷為例[J].傳播與版權,2018(10):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