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員工教育培訓作為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其通過對企業員工崗位能力和知識素質的提升,實現個體素養與組織戰略的匹配,在滿足企業發展人力資源需求的同時,促進企業績效持續改進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本文以人力資本理論為視角,從要素構建的全流程角度出發,對現代企業員工培訓體系建設中相關重要環節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并就其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議和思索。
關鍵詞:人力資本;培訓體系;全流程
一、人力資本理論及其對教育培訓思想發展的意義
所謂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是指勞動者受到教育、培訓、實踐經驗等方面的投資而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的積累,亦稱“非物質資本”。由于這種知識與技能可以為其所有者帶來工資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種特定的資本——人力資本。人力資本和物質、貨幣等“硬資本”相比,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間和增值潛力,特別是在工業化加速時期和知識經濟時代,作為“活資本”的人力資本,具有創新性、創造性,能夠起到優化資源配置、調整企業發展戰略等極強的市場應變能力。人力資本理論的主要觀點是:(1)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主要的資源;(2)在經濟增長和財富積累過程中,人力資本的作用大于物質資本的作用,人力資本投資與收入增長成正比,比物質資源增長速度快;(3)人力資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質量,教育培訓投資是人力投資的主要部分和提高人力素質的基本手段,這種投資的經濟效益遠大于物質投資的經濟效益;(4)教育培訓投資應以市場供求關系為依據,以人力價格的浮動為衡量符號。
二、基于人力資本理論的企業員工培訓體系構建
建立基于人力資本導向的培訓體系,并通過此培訓體系把企業培訓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使培訓戰略能夠和企業發展戰略相適應、相協調,從整體上提高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是現代企業發展中所要突出解決的問題之一。主要分為培訓需求分析、計劃制定、計劃實施及效果評估等環節。
2. 1培訓需求分析
主要包括企業戰略分析、任務分析和人員分析三個方面。(1)企業戰略需求分析,即通過對組織的內外部環境和氛圍進行分析,將培訓計劃和企業發展戰略相結合,確定培訓的重點所點所在;(2)任務分析,指找出某一工作崗位的員工達到基本工作業績所必須把握的技能和能力,要在系統收集反映工作特征的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分析,確定員工達到要求所必須把握的知識、技術和態度;(3)人員分析,是對比分析員工的實際工作能力和達到企業業績標準所需的理想素質之間的差距,主要用于培訓考核和效果評估。
2.2培訓計劃制訂
培訓計劃實際上是對培訓的目的、目標、項目、對象、內容、方式、方法、組織管理等進行預先的規劃設計。一般來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1)需求導向,即以培訓需求為依據,針對企業出現的問題如員工學歷層次低、技能水平差、工作積極性不高等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強調嚴格尊重客觀事實,據此合理制定計劃;(2)資源保障,企業應有可供培訓實施的物質和人力資源,包括培訓設施、場所、師資、資金等,以保證培訓項目得到有效實施。如果沒有充足的培訓資源作支撐,計劃只能停留在理論研討中而難以得到有效實施,推遲甚至“擱淺”。
2.3培訓計劃實施
這是整個培訓體系全流程中最核心的環節,是對培訓計劃的驗證和評判,也是問題集中暴露的過程,因此為保證培訓計劃順利完成,必須從以下兩方面注意:(1)明確各方責權關系。管理職能的紊亂不清會影響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造成培訓工作無序的同時降低員工對培訓的期望和熱情,只有明確規范制度和各級管理者職責,才能保證培訓工作持續性和有效性;(2)選擇合適的培訓模式和方法。要求培訓必須緊密結合培訓需求、培訓課程和培訓對象等要素,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設計不同的培訓要求和目標,進而通過多樣化的培訓模式以滿足不同類型群體的需求。
2.4培訓效果評估
培訓效果評估作為培訓環節中復雜和難以衡量的環節,也是整個培訓體系構建中最為關鍵的環節,目前國內外應用最為廣泛的由美國學者唐納德.L.柯克帕特里克(Donald.L.Kirkpatrick)1959首次提出的培訓效果四級評估模型,即反應曾、學習層、行為層和結果層評估。培訓評估在培訓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評估反饋得到的信息,找出新問題所在并不斷調整培訓工作的各個環節,使培訓和企業目標在動態過程中逐步趨于一致。
三、企業員工培訓體系的發展方向
3.1培訓工作重視程度與日俱增。
德國、法國、美國、日本等眾多發達國家都有體系規范的培訓教育法令,我國近年來也相繼修訂和下發多項政策和法規(如新修訂《勞動法》、《教育法》、《勞動合同法》等,對員工教育和培訓予以專門規定,力求逐步解決過去國內企業長期存在的員工職業培訓投入不足、培訓質量不高等問題。
3.2培訓方式上注重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相結合。
即在企業自身培訓的基礎上,通過將部分通識行的培訓科目分包給社會力量,以社會化的形式來進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整合資源,使企業專注于生產經營工作,提高企業競爭力。
3.3培訓理念上奉行“學習型社會。
“學習型社會”作為目前國內外企業發展到而方向之一,它更加專注對員工的教育和培訓,認為其是企業不斷獲得效益的源泉。同時,“學習型企業”倡導理性思維和合作精神,崇尚知識與技能,鼓勵員工通過素質的提高來促進企業不斷發展。它提高效率的方式主要依靠學習和創新,而非僅靠增加勞動強度和延長勞動時間。
3.4“終身學習”理念逐步建立。隨著知識與技能、價值觀變革速度的進一步加快,學習已真正貫穿于人的一生,其目的和形式必須靈活變化,以適應人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習需求。企業培訓在增強員工素質、促進自我實現方面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終身學習”日益成為企業和社會共同推崇的理念。
參考文獻:
[1] (美)N.格里高利·曼困.經濟學原理(第三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2](美)J.斯蒂格利茨,沃爾什.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3] 徐芳.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體系[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
賈繼鵬(1984—),男,陜西西安人,管理學碩士,高級工程師,中航飛機股份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政策研究主任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