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蓉 王歡歡
(新疆農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52)
有機化學課程在我國高校化學、化工、醫學及生物學等專業的本科教育中是必修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疆農業大學的有機化學是化學工程學院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同時服務于農學、食品與藥學、動物醫學與動物科學等專業的大二學生。有機化學知識體系龐雜、知識面涉及廣、難度較大,大多數學生認為有機化學很難掌握。但有機化學的學習效果對后續課程的學習和理解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近年來,翻轉課堂和混合式課堂等概念的提出,對有機化學的教學模式產生了很大影響,教育工作者們都希望通過對有機化學課程的改革改善教學效果。“超星學習通”[1-3]和“雨課堂”[4-7]是目前使用較多的移動智能教學平臺。筆者將其融入有機化學課堂,通過構建課前、課堂和課后全方位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經過應用化學和藥學等5個班的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的結果,積累了一些“超星學習通”和“雨課堂”這兩種移動智能教學平臺的使用經驗。
教師在“超星學習通”和“雨課堂”網頁版上提前創建有機化學課程,將各章節PPT、作業和視頻資料等上傳。“超星學習通”需要在手機上下載學習通APP。該軟件分為課程、資源、活動及其他模塊。進入課程頁面后,學生可以查看有機化學的PPT、章節資料及作業等。教師在后臺發布預習任務,并可以隨時檢查每個學生的預習進度。“雨課堂”將信息技術融入PPT和微信,因而無需下載軟件,在微信中即可使用。該平臺包括課程、課件庫和試卷庫等模塊。進入“我教的課”界面,教師可看到成員管理、討論區、設置和分組等分區,教學日志中還有課堂、課件、試卷和公告板塊。教師在后臺發布預習任務后,可隨時查看預習完成情況和預習結果。
有機化學內容廣、難度大。對學生來說,其反應過程和機理等內容很難通過預習掌握。因此,課堂十分關鍵。
“超星學習通”和“雨課堂”均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有效地把教師和學生實時連接起來,既能活躍課堂,也能促進師生間的互動。“超星學習通”能迅速與電腦建立連接,有投屏功能,還可以在投屏時實現簽到、選人、搶答、筆記等功能。其多樣的簽到方式(普通簽到、手勢簽到、紅包簽到、位置簽到和二維碼簽到)可以基本杜絕學生謊簽的現象。課堂上遇到重點、難點及考點時,教師可隨機抽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用搶答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還可以在未考核的情況下了解到對知識點掌握較好的學生的信息。
課堂上,學生可以通過微信中的“雨課堂”與教師的講課PPT連接,實時顯示課件,并隨時回顧課程內容,還可以通過點擊“不懂”按鈕標注未聽懂的知識點,在教師端實時反饋。教師則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調節授課速度和節奏。此外,教師可以開啟“彈幕”功能,給在傳統教學模式下不愿提問和羞于提問的學生提供提問的平臺。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實時、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雨課堂”的簽到方式也是多樣化的。教師可以通過實時發放紅包,或在課堂講授的同時插入隨堂檢測、限時答題等方式實現課堂簽到,把握學生對知識點的接受情況。
課后,教師可通過“超星學習通”和“雨課堂”的后臺發布作業,讓學生限時完成。對客觀題,平臺會自動批改并提供相關數據,如簽到情況、答題情況、問題反饋和討論等。通過“超星學習通”和“雨課堂”平臺,教師可以獲取全班學生的成績統計、已交和未交作業情況、每道題的得分率及其錯誤選項,甚至學生個人信息等。“雨課堂”有一個對學生十分有幫助的功能——錯題集。利用錯題集,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薄弱點進行復習和練習。但“超星學習通”和“雨課堂”平臺還未能實現對主觀題的識別和批閱,只能以圖片、語音和文字等形式上傳,教師批閱比較麻煩。
引入“超星學習通”和“雨課堂”的教學模式讓教師和學生在課前、課堂和課后都建立了很好的連接,并能給教師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統計數據,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時掌握師生互動信息提供了便利,能有效促進和提高教學效率。“超星學習通”和“雨課堂”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網絡。網絡不暢會給課堂實施環節造成困難,但暢通的網絡又會讓一部分學生找到機會玩手機。而教師很難區分學生是在查看手機上的課件,還是在聊天、看新聞或玩游戲。
“超星學習通”和“雨課堂”能貫穿整個教學實踐過程,以其為基礎建立的新型混合教學模式能調動師生互動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是十分優質的教學工具。
在有機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超星學習通”和“雨課堂”等智慧教學模式,是適應現代化教學需求的。這種教學模式既能提高教師和學生的互動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增強教學效果。但是,要能較好地實現新型的混合教學模式,廣大教育工作者還需要不斷探索和努力。

表1 “超星學習通”和“雨課堂”在有機化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