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劉坤?孫冰洋?耿加攀
摘 要:教學管理工作是一項基礎性強但又繁雜的工作。教學信息員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要在傳統的收、錄、發消息的基礎上做好上傳下達工作,還要結合新媒體,讓新媒體與教學管理工作有機結合。本文對南京林業大學新媒體與教學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教學信息員;教學管理
1 高校教學信息員管理工作現狀
高校信息員工作十分繁雜,不僅要收集和傳達師生在校的各種情況,還要及時了解有關部門的指示,統籌安排各項教學活動,并作出相應的反饋。由于高校人口基數大且性格迥異、信息傳達的延時性、教學活動的不確定性,都給信息員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趨勢下,新媒體與教學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能夠促進信息員人才的專業化發展。
新媒體雖然誕生不久,但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用戶終端不斷更新,受眾群體在經歷了精英媒體階段、大眾媒體階段后,逐步邁入個人媒體階段。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打破了媒介之間在地域、時間等方面的限制,給社會各行各業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推動著社會各方面的改革。
目前,新媒體在教務管理、信息網絡平臺方面有一定的建樹,但在監控教學、師生活動等方面的管理仍面臨挑戰。新媒體的運用并未完全滲入教學管理的方方面面,且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教學管理技術薄弱,網絡平臺運作、網絡管理等方面仍有漏洞,亟待優化和改進。
2 新媒體與高校教學信息員工作關系分析
我國關于新媒體的研究材料豐富,但對于新媒體與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機結合研究尚未成形,因此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通過對相關文獻成果的分析整理,發現新媒體在教學管理中存在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建議。
首先,新媒體技術作為新的產物,技術尚不成熟。在新時代背景下,二級學院教學秘書承擔角色多、服務對象廣、工作任務重。雖然大部分高校在運用新媒體開展教學管理,但成效不顯著。教務系統的管理能力直接影響一所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目前我國大部分院校使用的教務管理系統集中在幾個寡頭公司產品上,這樣會造成教務管理系統難以推陳出新,越來越難以適應當前的教務管理工作。[1]
其次,信息員對新媒體的把控力度不夠,專業化程度不足。21世紀以來,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迅速發展,以網課、微課等為代表的現代教育多媒體技術日新月異,高校雖然能隨時適應教學管理需要,發展信息網絡平臺,教務管理、教學管理信息化不斷更新,但教學過程監控、教學質量評估、學生教師的活動等都面臨著新的挑戰。[2]
最后,新媒體與教學管理工作的關系并不能完全互相依賴,放任發展。兩者應取長補短、相互監督。教學管理工作對新媒體上的信息有一定的審核作用,而新媒體同時也監督教學管理工作的進行。新媒體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但同時是一把“雙刃劍”,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有效利用新媒體對教學活動進行引導,是高校信息員需要重視的問題。
因此,不僅要推進教學管理信息化、技術化水平更新,也要對信息員進行專業化培訓,同時也要對新媒體加強信息審核,建立健全信息審查機制,利用新媒體對教學管理作出反饋,以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需要。
3 新媒體背景下師生對信息員工作模式的感知
為深入了解師生群體對新媒體北京下信息員工作的感知,以南京林業大學師生為樣本對象,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并整理師生的感知數據,了解師生關于新媒體背景下信息員工作的接受認可程度。再通過個別談話的方式,收集師生對于教學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力求科學合理地掌握師生關于教學管理方面的看法。
利用新媒體等方式發放問卷,讓師生以不記名方式填寫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257份。因為問卷采用五級評定尺度法,為便于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對調查結果進行賦分求平均值進行統計。從1分到5分,程度逐級遞增。經過整理得到數據如下:
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師生對教學工作滿意度平均得分3.79,表明總體感覺良好,但有部分認為信息員工作仍存在改進空間。師生對新媒體的了解程度平均得分3.14,師生對新媒體雖然了解但程度并不深。從師生角度看,新媒體在教學管理中運用程度略低,平均僅得分2.98,信息反饋較及時,平均得分3.74,但管理系統漏洞這項,很多學生打5分,因此平均得分較高,為4.47分,由此可見,管理系統漏洞較多且經常發生。因此,在完善新媒體對教學管理工作的輔助必要程度和完善學校的新媒體管理工作系統選項上,平均得分也較高,分別是4.05分和4.55分。由此可見,從師生感知方面,都認可新媒體輔助信息員工作,并認為這樣是十分必要的,但仍有改進的空間。
根據問卷調查整理得到數據后,有針對性地對調查對象進行個別談話,了解師生對信息員工作產生如問卷所示感知的原因。現整理如下:
一方面,信息員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首先,信息反饋渠道多樣化且分工明確。學校利用新媒體,在校內創建了有層次的校、院、班、宿舍等線上管理交流群收發通知,在校外建有官方公眾號、學生自發組織的QQ公眾號等相互配合發布信息并收集反饋。其次,信息員團隊實力強勁。南京林業大學信息員團隊成員大多具有新聞傳播類、管理類、計算機類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能力強,對新媒體及管理工作方面都有一定的經驗。最后,教務管理手段成熟,且能定期吸取經驗作出反饋。對人流量較大的教學管理工作,有一整套包括錯峰、限選等手段的管理模式,緩和了高峰工作帶來的壓力,同時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會定期開展問卷調查、座談會、訪談等,了解關于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工作模式。
另一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教務工作系統分散繁雜,開展每項教務工作都需要不同的媒介,致使需要的網站、軟件較多,不便于系統管理與學生使用。其次,教務系統科技含量低,缺乏創新意識。教務系統一般采取外包形式,但承包公司主要以營利為目的,講究一勞永逸,不及時更新。這樣一方面導致系統信息不完善,一方面容易卡機崩潰影響管理工作。最后,各高校數據不互通缺乏交流。新媒體的特點是開放,但每個學校的教務都需要特定的網絡才可訪問,雖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限制了高校信息員管理能力的提升。
4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教學信息員管理路徑探析
通過對相關文獻以及問卷調查后的數據分析,再通過個別訪談進一步了解后,總結了新媒體背景下信息員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很多優點與不足。以此為基礎,對今后的信息員工作模式展開設想。
第一,運用新媒體下高效且穩定的社交軟件,如QQ、微信、釘釘等,發布和反饋消息,建立有層次的校、院、系、班、宿舍的線上管理交流群,充分利用新媒體的便捷性與及時性穩步下達消息,并保證信息的準確性與及時性。
第二,運用新媒體背景下大數據運算分析輔助教學管理工作。對師生的參與情況、工作情況、學習情況等數據進行系統分析,選擇人性化的方案。同時,利用大數據模式實現信息化管理,建設學生信息數據庫,減少信息多次重復填寫,使教學管理者能夠快速準確地識別所需信息,提高工作效率。[3]
第三,加強新媒體背景下各高校教學管理合作。運用新媒體的開放性與廣泛性,與省市高校、相關專業高校建立共同平臺,加強合作交流,不僅節省人力、物力、財力,且能夠充分借鑒各大院校的管理優勢,合作開發教務系統,依托各大高校培育和招攬專業人才,定期維護更新,解決教務系統科技含量低、創新不足的問題。
第四,建立完善的信息審查機制。新媒體的開放性要求信息員應具有一定的鑒別審查能力。同時,定期開展座談、單獨談話、聽證會,開展自省與提取大眾建議結合,確保信息員工作的準確性。
第五,建立信息員考核機制。加強培養信息員再學習思維,提供相應的培訓機會。運用新媒體統計信息員的工作情況、工作業績,優勝劣汰,從而起到更好的激勵作用,并樹立憂患意識。
參考文獻:
[1] 尹曉鈞,毛欣茹.淺談慕課對高校傳統課堂教學的影響[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21.
[2] 鄭新,張靖,張海鐘.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與高校教學管理活動面臨的挑戰[J].社科縱橫,2018(11):138-140.
[3] 王燁.論計算機技術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05):207.
作者簡介:趙旭(1999—),男,江蘇徐州人,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本科在讀。
劉坤(1999—),女,山西太原人,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在讀。
指導老師:雷蕾(1992—),女,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學碩士,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助理實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