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瑋 朱?


摘要:通過查閱遼寧省統計年鑒,整理了十四地市近十年城鎮居民收入的相關數據,選取第一產業貢獻率(X1)、第二產業貢獻率(X2)、第三產業貢獻率(X3)、GDP增長率(X4)、遼寧省城鎮人口失業率(X5)、遼寧省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X6)、遼寧省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X7)、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X8)、遼寧省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X9)等變量作為自變量,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因變量基尼系數和九個自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得出結論:需要進一步縮小基尼系數,從而減小各地市之間的收入差距。
關鍵詞:城鎮居民 收入差距 影響因素 回歸分析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3-0079-02
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已四十年,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可以歸納為是以引進式技術進步為核心、以國家強控制力為保障、以政府投資為驅動的“結構性”經濟增長,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貧富差距逐漸加劇,同時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導致了區域間經濟分化和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顯著。基于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各方面不斷提升的現狀,遼寧省在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各地市城鎮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城鎮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具有復雜性的特征。王培剛、周長城(2005)著力研究失業率、消費結構、產業結構等因素對收入差距的影響。陳斌開、楊一山、許偉(2009)考察性別、教育、經驗和地區等因素對城鎮居民勞動收入差距及演變的貢獻。
本文從遼寧省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出發,分析遼寧省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現狀,研究各因素的具體表現,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如何,即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哪些因素造成了遼寧省城鎮居民收入差距擴大。
一、遼寧省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現狀分析
1.收入差距不斷拉大
受地理位置、產業結構布局和工業布局等因素的影響遼寧省各地市間經濟發展水平不盡相同。縱觀2008—2017年遼寧省十四地市GDP狀況,可以看出,沈陽、大連、鞍山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快于其他城市,尤其是沈陽和大連的經濟發展水平增長幅度更大,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沈陽、大連、鞍山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對高于其他地區階段性特征明顯。根據遼寧省統計年鑒,整理2008—2009年十四地市的GDP狀況。如表1所示。
2.階段性特征明顯
自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與完善,遼寧省城鎮居民的生活得到持續改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縱觀遼寧省城鎮居民收入增長情況的統計資料,階段性增長特征明顯,即先后經歷了穩步增長、快速增長、波動增長、加速增長階段,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4993元,比200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5797.01翻了近6倍,年平均增長率為35.5%,從年度增幅來看,其中2007—2017年總體呈現加速增長趨勢。根據遼寧省統計年鑒,整理2008—2017年十四地市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狀況,如表2所示。
從2008—2017年遼寧省十四地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數據可以看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地區與最高地區的絕對差距在逐漸拉大。差距由2008年的9222元擴大到2017年的23060元,擴大了2.5倍。
二、研究設計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由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這四部分組成,可見,可支配收入的構成是相當復雜的,而影響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具有多元性特征,通常情況下,分析很難涵蓋所有影響因素[2]3。
1.指標選取
經過查閱相關文獻可以得出,基尼系數是衡量收入差距的一個重要指標,基尼系數是一個比例數值,取值在0—1之間,基尼系數低于0.2,代表該地區收入絕對平均;在0.2—0.3之間,該地區收入比較平均;在0.3—0.4之間,該地區收入相對合理;在0.4—0.5之間,該地區收入差距較大;在0.5以上,該地區收入差距懸殊。本文選取遼寧省的基尼系數作為因變量。所引用的基尼系數2008—2016年源于其他研究者的統計計算,2017年基尼系數是在查閱《遼寧省統計年鑒》分組收入數據的基礎上,按照基尼系數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得出。遼寧省各地市城鎮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與經濟發展是分不開的,本文根據南京大學經濟系沈坤榮、莊海燕建立的研究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的指標體系,選取第一產業貢獻率(X1)、第二產業貢獻率(X2)、第三產業貢獻率(X3)、GDP增長率(X4)、遼寧省城鎮人口失業率(X5)、遼寧省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X6)、遼寧省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X7)、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X8)、遼寧省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X9)等變量作為自變量。
2.建立模型
本文根據遼寧省統計年鑒收集與整理影響城鎮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相關數據,如表3所示,總體來說,遼寧省2008—2017年城鎮居民的基尼系數大致在0.3上下浮動,收入相對平均,經過不斷調控,2015—2017年基尼系數更是一直保持在0.3之下。(見表3)
本文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文章選取的九個自變量與基尼系數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得到多元回歸模型2.1:
Y=4.07-1.45X1+1.252X3-0.904X4+0.425X5-1.07X6-1.412X7+0.733X8+0.742X9(2.1)
模型sig值為0.199,R2=0.992,F=14.750,DW=2.767。方程的擬合程度比較好,相關系數為0.992,F檢驗值也遠大于其臨界值,說明各解釋變量的整體解釋程度很好,DW=2.767。可以認為此模型具有一定的解釋能力。
從回歸結果看,與基尼系數呈正相關的是第三產業貢獻率(X3)、遼寧省城鎮人口失業率(X5)、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X8)、遼寧省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X9)這四個變量,顯然可以看出,以上四個變量,每增加一個單位,會使相應的基尼系數增大,從而進一步加大遼寧省城鎮居民收入的差距;與基尼系數呈負相關的為第一產業貢獻率(X1)、GDP增長率(X4)、遼寧省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X6)、遼寧省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X7)這四個變量,顯然,以上四個變量,每增加一個單位,基尼系數反而減少,從而縮小遼寧省城鎮居民的收入差距;而第二產業貢獻率(X2)這一變量在進行回歸分析的時候已被排除。
三、結語
縱觀遼寧省2008—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全省人民的收入水平均在顯著提高,但十四地市的收入差距有進一步加大的趨勢,為此,提出以下幾條建議:一是繼續調整產業結構,調整一二三產業比例,鼓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二是合理控制失業率,鼓勵進行各種職業技能培訓;三是繼續提高工人的工資水平,提高工資性收入在家庭總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四是鼓勵文化產業的發展,從而進一步降低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五是注重教育的發展,尤為注重低收入群體教育的發展。
注釋:
本文數據來源于《遼寧省統計年鑒》。
參考文獻:
[1]張超,陳璋.城鎮居民地區間收入差距的演變與成因:基于引進式技術進步的視角[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6(5):70-79.
[2]李敏藝,劉思彤.城鎮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成因的實證分析[J].經濟師,2015(7):64-65+68.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