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姝琳
摘要:閱讀推廣人本質上是推廣閱讀工程的一個群體,紅色閱讀推廣人就是閱讀推廣活動模式中的細分主體。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培育能更好地推進青年學生對紅色文化的了解、增強“四個自信”,其最核心的價值在于為學生中的骨干力量賦予紅色基因,能夠很好地建立紅色閱讀機制和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同時也是建立書香社會、踐行家國情懷,推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重要思想性基礎。
關鍵詞:紅色閱讀推廣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一、閱讀推廣人的內涵與本質
(一)閱讀推廣人的內涵
在閱讀推廣人較早的研究中,程亞男在《關于閱讀推廣的幾個問題》中指出如何培養閱讀推廣人,是圖書館學教育面臨的新課題,也是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現實與長遠發展的需要。該文著重討論了圖書館推廣閱讀的重要作用和責任,為了使閱讀推廣活動常辦常新,應注重培養閱讀推廣人的策劃能力和營銷能力,并沒有明確給出閱讀推廣人的定義。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2012年,深圳開創全國首個由政府牽頭組織的“閱讀推廣人”培育計劃,“閱讀推廣人”這一嶄新的社會身份開始進入公眾視野。
按照《深圳市閱讀推廣人管理辦法》的定義,閱讀推廣人是指個人或組織閱讀機構,通過多種渠道、形式和載體向公眾傳播閱讀理念、開展閱讀指導、提升市民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專業和業余人士。中國圖書館學會在2014年“閱讀推廣人”培育行動中也對閱讀推廣人進行了定義:閱讀推廣人是指具備一定資質,能夠開展閱讀指導、提升讀者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專職或業余人員,培育對象包括各級各類圖書館和科研、教學、生產等相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及有志參與閱讀推廣事業的其他社會人員。范并思指出閱讀推廣活動的策劃、組織與實施者,就是閱讀推廣人。
(二)閱讀推廣人的本質
目前,閱讀推廣已成為圖書館界的普遍共識和核心價值,是推進圖書館行業穩步持續發展的基本服務需要。閱讀推廣人本質上是推廣閱讀工程的一個群體,作為閱讀推廣事業發展的主力軍,其專業化、公益性、具有閱讀知識儲備和感染力等特征,能更好地實施閱讀活動,其最為核心的價值體現于能夠充分調動閱讀活動中的每個組成部分的潛能,建立一種和諧、共進的有效閱讀機制。同時,閱讀推廣人是推動閱讀推廣事業健康發展、營建書香社會的人力資本基礎,它可以發揮人才發展的重要作用,即創造性地勞動并作出貢獻、提高核心競爭力、推進事業更好發展。閱讀推廣人可以實現知識的交互,用以傳遞閱讀思想和閱讀精神。
二、“紅色閱讀推廣人”的基本素養
紅色閱讀是指圍繞有關中國革命題材的書籍等開展的閱讀活動。在不同時期,由于基本理念、價值取向、創作范式及美學風格的內在同一性,紅色經典呈現出基礎延伸性,其典范性作品又不拘囿于中國革命題材,蘊含著與中國共產黨和時代相連的現實記憶。簡言之,紅色閱讀推廣活動的策劃、組織和實施者,就是紅色閱讀推廣人。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是指具有中共黨員身份,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方法開展紅色閱讀指導實踐,旨在傳播紅色經典、提高讀者紅色閱讀興趣和閱讀技能,弘揚中國時代主旋律的教師、行政、教輔及大學生等人員。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培育能更好地推進青年學生對紅色文化的了解、增強“四個自信”、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最核心的價值在于為學生中的骨干力量賦予紅色基因,能夠很好地建立紅色閱讀機制和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因此,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的基本素養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堅定、具備一定的勝任力、熱愛閱讀并掌握閱讀推廣的技巧、善于溝通交流、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等,這些基本要素保障了其價值的有效實現。
(一)理想信念堅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作為紅色閱讀的推廣者,首要的素養是擁護黨的綱領,對黨忠誠,理想信念堅定。這為傳播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政治保證。
(二)具備一定的勝任力
勝任力是指能將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與普通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深層次特征,它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并且能顯著區分優秀與一般績效的個體特征。但有的學者從更廣泛的角度定義勝任力,認為勝任力包括職業、行為和戰略綜合三個維度。對于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來講,也可以從對紅色閱讀的職業、行為和戰略綜合角度進行考量培養。
(三)熱愛閱讀,掌握閱讀推廣的技巧
興趣是人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以認識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為基礎的,是推動人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動機。興趣包括人的愛好,但當人的興趣不只是指向對某種對象的認知,而是指向某種活動的時候,人的興趣便成為人的愛好。因此,備受認可的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應對紅色閱讀感興趣并熱愛閱讀。他可以將對紅色閱讀的興趣和愛好與自身的積極情感相貫通,將自己對于紅色閱讀的感染力進行傳播,推動讀者將從紅色閱讀推廣中汲取的力量轉換為努力學習、積極工作的有效途徑。
(四)善于溝通交流
扎實推動全民閱讀、改善國民閱讀狀況是形成良好社會文明風尚,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閱讀推廣是圖書館的根本任務,是推進全民閱讀的重要方式。高質量的閱讀推廣要求閱讀推廣人具有較強的溝通交流能力、親和力和推介技巧。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應該能夠將自己對閱讀的思考與感悟呈現給讀者,運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媒介將紅色經典的精髓推送至讀者,應該善于掌握建立紅色經典閱讀的共鑒共賞機制,實現在互相沒有認知基礎的個體之間建立起交流互信的關系。
(五) 具有團隊合作精神
閱讀推廣活動的立意、策劃、組織與實施等過程,決定了閱讀推廣人隊伍的專業化和多元化。這就要求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隊伍的組成必然是一支專業、多元的團隊。秉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理念,善于精心籌劃、勇于創新的設計者,了解讀者需求、能夠開展紅色閱讀分析的組織者,具有紅色知識素養、樂于宣講的專業化師資隊伍,這三個主體基本構成了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隊伍。因此,為保證閱讀推廣活動的有序開展,團隊的分工與協作必不可少,這就要求必須具有團隊合作精神。
三、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培育的價值分析
(一)以推廣促進紅色經典閱讀,探索建立黨建文化長效機制
高校紅色經典閱讀推廣是指為促進學生等讀者群體閱讀紅色經典圖書等而開展的閱讀活動。在活動中,推廣人的敘述內容不僅包含普遍意義上的閱讀推廣,更應突出顯示紅色閱讀的經典性特征,能夠使讀者感受到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中國共產黨作出的積極貢獻,堅定“四個自信”,以紅色閱讀涵養讀者的歷史文化觀,使讀者能夠領悟到自身對于紅色經典的理解與記憶。
與一般性閱讀推廣不同的是,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的核心任務是在信息環境充盈、泛在閱讀常態、個體閱讀易獲的社會環境中,用知識與活動構建讀者喜聞樂見、能夠喚醒深閱讀意識的黨建文化機制。首先實現紅色閱讀的認可與推廣,其次實現紅色閱讀的傳播與實踐,由此循環,紅色閱讀推廣能促進黨建文化機制的建立,在校園內營建良好的黨建文化氛圍。
(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延,提升青年愛國情懷
紅色閱讀推廣人在學生教育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他是交流和言傳身教的載體,構成一種思想教育。高校紅色閱讀推廣可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樣化,它既是一種教育實踐也是一種社會實踐。紅色閱讀推廣作為一種補充形式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
理想信念教育的長期性決定了紅色閱讀推廣的持續性和和穩定性。紅色閱讀推廣人的實踐,可以進一步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將紅色閱讀的精神內涵充分融入到學生的身體和思想行為當中,并激勵學生成長成才。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培育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種覆蓋面廣、使命感強、受益終身的協同育人模式。
四、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的實踐策略
(一)健全紅色閱讀推廣工作制度,完善考核激勵機制
為確保紅色閱讀推廣活動持續有效開展,高校及其相關部門應充分認識到紅色閱讀的重要性,認真建立紅色閱讀推廣人工作制度,使紅色閱讀推廣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建立完善的紅色閱讀推廣人考核評價機制和激勵措施,對可以量化的工作指標,如開展紅色閱讀推廣工作的時間、范圍、效果等建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分類制定激勵標準與獎勵政策,有效保障紅色閱讀推廣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建設紅色閱讀推廣人隊伍,做好人員培訓與管理
本著“三全育人”的思政工作理念,構建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隊伍,形成合力育人的良好環境。充分發揮高校領導干部、學科帶頭人、重要專家、思政工作隊伍及學生干部、黨員骨干等主導作用,吸收這些群體中的部分人員加入到紅色閱讀推廣人隊伍中來,提高其開展紅色閱讀推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可以嘗試通過吸收社會力量參與的方式,搭建專業穩定的紅色閱讀推廣人團隊。高校圖書館應建立紅色閱讀推廣人管理辦法和培訓認證標準,規范推廣人隊伍建設。
(三)搭建紅色閱讀推廣平臺,確保閱讀推廣活動有效開展
做好閱讀情況精準調研,基于目標讀者群需求,制定紅色閱讀推廣的主題內容與宣傳策劃。為保證閱讀活動取得實效,紅色閱讀推廣人需要群策群力,精心籌劃推廣方案,既可以是嵌入式的推廣,也可以是細分主題式的推廣。不論是哪種方式,都需要完善思考如何培養紅色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質量和閱讀能力,增強閱讀效果,使紅色閱讀推廣活動不斷提升響應度和質量效應。
(四)做好活動內容反饋,不斷調整創新推廣形式
紅色閱讀推廣活動應常辦常新,在每次活動后,紅色閱讀推廣人應做好活動效果反饋調查。應結合讀者不斷變化的需求調整推廣內容與形式,運用時代發展或較先進的媒體介質,傳播閱讀作品背后對于時代精神的歌頌。使讀者在紅色閱讀推廣人不斷的閱讀陪伴中長資歷增經驗,讓每個人的內心都能綻放熱愛閱讀和滋養文明之花。
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具有推廣紅色經典的專業優勢,但在工作過程中同樣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紅色閱讀推廣活動本身需要讀者個體的參與,但限于紅色閱讀推廣內容的時代性,對于當代高校學生而言,可能會存在不易有直觀感受、無法感同身受及參與積極性不高的情況,這就更加需要紅色閱讀推廣人認真思考閱讀推廣的主題與開展活動的載體,精心設計推廣環節,建立閱讀推廣過程中相互信任與便于溝通交流的有效機制,積極探索推動紅色閱讀扎實開展、培育家國情懷的閱讀新生態。
參考文獻:
[1]程亞男.關于閱讀推廣的幾個問題[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04).
[2]譙進華.深圳閱讀推廣人的實踐及發展[J].特區實踐及理論,2013(02).
[3]楊飛.構建專業化的閱讀推廣人隊伍——上海市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人培育工作實踐[J].新世紀圖書館,2015(07).
[4]范并思.建設全面有效的閱讀推廣人制度[N].中國文化報,2017-04-21.
[5]曹娟.從閱讀推廣人到閱讀推廣人才——論圖書館界主導閱讀推廣專業教育[J].圖書館論壇,2018(01).
*本文系2018年河北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高校‘紅色閱讀推廣人培育研究與實踐探索”(項目編號:GXDJ2018B013)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燕山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