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英 房偉玉

摘要:目的: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對子宮切除術患者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方法:選取72例子宮切除術患者,在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進行護理治療,兩組各36例,觀察組及對照組。進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是觀察組,常規傳統護理為對照組。且需對比兩組患者結束護理治療之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在進行相應的護理治療之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減少,且滿意度較高,因此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進行相應的護理治療之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住院費用及時間、健康知識評分均較為優異,因此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子宮切除術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治療,可加快患者康復速度,緩解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醫療費用和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提升護理工作的效率及質量,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子宮切除術;臨床護理路徑;并發癥;住院時間
臨床護理路徑這樣的住院護理圖式,是為特殊的一類患者所設定的,按照每天標準的護理計劃進行[1],指導護士預見性的工作,通過每一診斷的常規計劃綜合而成,促使患者可自覺參與疾病的護理,明確自己的護理目標,主動配合護士的工作,增加了依從性,對于最佳治療效果的獲得通過最經濟的方式取得。而常見于婦產科中的一種手術這一有子宮切除術,此次研究通過對子宮切除術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治療,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擇72例子宮切除術患者,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兩組各36例,觀察組及對照組。進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是觀察組,常規傳統護理為對照組。且需對比兩組患者結束護理治療之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排除合并有嚴重高血壓、糖尿病等,且所有患者手術前均經B超檢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簽訂了知情同意書。其中觀察組年齡為(36~68)歲之間;(37~70)歲之間是對照組患者年齡。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有可比性,無統計學差異。
1.2方法:要對患者進行連續不間斷的護理,依次在記錄單上記錄下患者對路徑執行的內容,當遇到問題需及時的評價、反饋及整改。需臨時成立臨床護理路徑管理小組,通過專職醫師、責任護士、科主任及護士長組成,在征詢專家意見及查閱文獻、病例之后,制定臨床應用路徑。路徑表應實施標準化治療護理流程,以患者護理、飲食、活動、入院指導等護理手段為縱軸,以時間為橫軸。臨床護理路徑管理小組要求嚴格依據設定的內容、時間進行工作,進行臨床路徑的知識培訓,實施護士長——責任組長——管床護士的三級管理。臨床路徑管理者當發現問題需及時解決,要隨機進行檢查評價打分,提出整改的措施;需通過醫師、護士決定患者能否進入臨床路徑,確定護理及醫療診斷;出院時需要評價臨床護理路徑的各項指標,對臨床路徑進行不斷的總結及完善;當患者開始行臨床路徑,則責任護士需指導患者對路徑的理解及應用,依據路徑表的提示進行有關護理措施、入院介紹及評估病情,打鉤簽名患者已經執行的內容[2]。
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結束護理治療之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學處理:Epidata數據處理,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患者護理治療觀察、研究所用全部數據,組間比較用t,0.05為檢驗標準,當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及滿意度:通過相應護理治療之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減少,且滿意度較高,因此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項評價指標比情況:在進行相應的護理治療之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住院費用及時間、健康知識評分均較為優異,因此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按照每天標準的護理計劃進行,指導護士預見性的工作,通過每一診斷的常規計劃綜合而成,促使患者可自覺參與疾病的護理,明確自己的護理目標,主動配合護士的工作,增加了依從性,對于最佳治療效果的獲得通過最經濟的方式取得。護理工作依據程序進行,每項工作均具備參照的標準,減少了護理工作的依從性及盲目性,通過短期的有效鍛煉,避免年輕護理人員帶來護理質量上的缺陷,可激勵醫護人員有不斷學習專業知識的動力,同時增強護士時間管理觀念。
綜上所述,針對子宮切除術患者,選取臨床護理路徑治療,可加快患者康復速度,緩解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醫療費用和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提升護理工作的效率
及質量,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孫靜.改良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子宮切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心理醫生,2016,22 (26):248-249.
[2]郭玉瓊.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輔助下行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圍手術期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 (18):4304-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