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泉
摘 ?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做出八項規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干工作、抓作風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黨風政風、陣陣清風拂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認為做教育必須真抓實干,攻堅克難,要身正為范,要認真負責,勇挑重擔,完善自我,拿出真正的能力和實力來影響學生,用自己的理念和實際行動推動時代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關鍵詞:教育;信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做出八項規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干工作、抓作風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黨風政風、陣陣清風拂面。我認為教育工作者也要保持一種雁過留聲、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狀態,敢擔責任,敢啃硬骨頭,敢涉險灘,以知難而進、鍥而不舍的釘子精神狠抓落實;要講實話、干實事,敢作為、勇擔當,言必信、行必果,一步一個腳印,真正做到對教育負責,對國家、社會、學生負責,對未來負責。
一、教育要真抓實干,攻堅克難
2014年3月,我們學校終于迎來了廣東省創強驗收小組的考評,受到普遍的認可,為此,學校創強工作將在一個新的起點上闊步前行。2013年,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值得回味和反思的很多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不斷地發生,如果不是冷靜的思考,堅強的信念、執著的堅持,頂著莫大的委屈和誤解,艱難的踐行。
在“創強”工作中,我們既要有摸著石頭過河的謹慎,也需要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意志,看準了就大膽地去闖去試的銳氣,“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的苦干、實干。從“創強”動員會開始,到上級宣布并校的通告,到跨區任教,處理學校資產的合并和分離、教師的合編和磨合,處理學生的突發事件,處理后勤職工的工資待遇問題,處理校內外事件,處理教師超編、教師支教的問題,很多的誤解和怨氣都集于一身,也讓我在很多時候會比之前想得更多,想得更遠。從學校校園文化的規劃、設計,到學校各個建設、改造項目的選址、規劃、設計、施工、建成、清理;從理性到理念,從理念到現實,都要考慮學校的歷史、成就,所在地的環境和人文,綜合起來成就了學校特有的“三都善水”文化。從初三學生的合并到初一、初二學生的安全順利撤離,從場室的搬遷到物品的移動,擔、挑、抬、搬、添、翻新、布局,終成了規范的、標準的場室。從學校70周年校慶的提出、規劃、動員、布置、聯誼活動、校慶畫冊、視頻錄制、編輯、拍攝,到臺前幕后的工作,連續工作到凌晨或通宵達旦,一如既往,無一留名,無怨無悔。這些必須要走的路、要爬的坡、要過的坎、要觸及的比觸及靈魂更難的利益格局,如果沒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沒有武松打虎的勇猛,我們無法爬過這道坎。
二、教育要雁過留聲、抓鐵有痕
“非器則道無所寓”,內容就在形式中。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是一個人、一個政黨內在精神本質的表達。沒有“鐵肩擔道義”的責任,沒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沒有“心底無私天地寬”、人民利益大于天的情懷,沒有“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的勇氣,沒有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夢想,哪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雄心壯志和頑強拼搏的工作作風。
今天的學生,真的不是我們那個年代的學生了,以前我們遇到老師,都主動問好,現在連上課起立,有些學生都不會了。學生為什么會這樣?拋開眾多的其他因素,單純是我們自己——老師,你今天做了嗎?教育,以身立教,其實就是雁過留聲。教師就是一面鏡子,你從學生的身邊走過,學生學著你,模仿著你,留下你的教育教學足跡,你提醒了學生嗎?教育,需要智慧,需要觸及心靈,其實就是踏石留印。你在施展功法的時候,你的智慧和機智就會使學生的一生受到影響。教育,需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你在處理學生問題上,有沒有警醒學生,是不是糾正了那些問題學生,點撥了那些堅持正能量的學生?這個就是抓鐵有痕。
三、教育要認真負責,勇挑重擔
“見難而無茍免之心。”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政治局在新一輪的“趕考”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全黨同志樹立了榜樣。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人就最講“認真”,只要我們動真格的,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一定能再上新臺階,開出一片鼓舞人民的新天地。
重新審讀“認真”二字,發覺我們有時候真的不太“認真”、不較真,例如教師的職業倦怠就被視為一個眾所周知的問題。細心品嘗教育的滋味,有時候還是要認真去堅持的。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強大的內在精神的根本,是每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石,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培基固本。所以,我們要充電,要上進,要不斷地追求,勇挑重擔。
為科學規劃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加快義務教育規范化學校建設,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高地方義務教育辦學水平,上級有關部門審時度勢,把握契機,并結合所在地的教育實情,科學、果斷地進行學校撤并。撤并,無論從師資重組還是教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但實施撤并過程的甜酸苦辣、不可預見的艱難險阻,就如歌詞所說——“問有誰共鳴”;上級領導的不理解,教師和群眾的埋怨,學生和家長的不明白,來自不同屆別校友的褒貶言辭,都需要我們耐心釋疑,更需要我們從容應對。常言道,“心無旁騖,寵辱不驚”,這句樸實的話成了我們互相鼓勵的一句口頭禪。人生在世有很多無奈,生活或許有很多困惑,工作中有很多障礙甚至不順心,但精彩人生需要自身演繹。我們當中的很多同志,關鍵時候顯示了責任和擔當。
四、教育要嚴于律己,防微杜漸
教育,一直都是以“嚴”字當頭,嚴于律己、嚴格遵守是這個行業的基本準則。嚴的前提是“細”,“針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風,固要防微杜漸”。
鐵的紀律是效率的保證。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繪就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路線圖,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嚴格遵守,要求我們依法治校、依法執教。在管理中,我們還必須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校、依法執教,不允許存在以權代法、以言代法的現象。要求全體教師必須增強法治觀念,提高守法意識,學校干部必須依法治校,黨員和全體教師必須依法執教,爭做依法治校、依法執教的模范。
嚴于律己要從自身開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舉止文明,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學生、為身邊的每一個人樹立榜樣,不要以為“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嚴,從嚴執教,從嚴管理,依照教育部門的有關規定和相關的法律法規處理自己的事情、處理學生的事情,創建一個文明和諧的平安校園、生態校園。也只有這樣,工作才會有一個嶄新的局面。
五、教育要談古論今,展望未來
教育要求我們懂得運用古往今來的所有學科的各類知識,綜合分析各種信息,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
從古老的中華文明到現代發達的科技水平,從年代久遠的古生物到當今地球上的萬事萬物,從久遠的斷壁殘垣到如今的高樓大廈,跨越幾千甚至幾億年的時空,世界的無窮奧妙時刻影響著現代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影響著現代文明、科技的發展。
21世紀以知識經濟為主導,為了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可以引入思維圖法來講授各個學科的信息結構,發揮學生的自身潛能,解決學習、生活、社會等各類疑難問題,使教育教學更富有成效。例如“望梅止渴”的故事就是曹操利用生物科學的信息意識,引導士兵快速前進;又如變色避敵的枯葉蝶的例子,我們可以應用到戰爭中戰士的隱蔽,應用到隱形飛機;再如寄居蟹和海葵絕妙的共生,可以為人類的和平相處、互惠互利提供參考。很多的生物科學知識,可以直接用到現代社會生活中,如試管快速繁殖育苗技術、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生物科學與鄉村振興、雄安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把這些事情、事件讓學生有機地聯系起來,這些都需要教師有淵博的學識、發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識。
未來,我們將繼續以以上五點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和信念,用心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件小事,積跬步以至千里。我們將不斷積累知識、完善自我,打造真正的能力和實力,磨煉性格,端正職業態度,并為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竭盡全力!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2016.
[2]石平.干工作就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J].求是,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