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田輝
摘要: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教師從多個角度予以認知和把握,才能在學生的進步和收獲中收獲快樂。當前,英語教與學的現狀不容樂觀,本文以解決這個問題此切入,從“從提升個人素養出發,激發學生求知自覺”“貼近生活環境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以巧設提問來活躍課堂教學氣”三條路徑做了切近實際的思考和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策略思考
作為一名初中英語一線教師,對當前英語教學現狀的認知,是滿懷憂慮的。審視當前課堂教學,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自覺,處于一種“被逼”的狀態,沒有求知的內在動力,最終導致學習效率不佳,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和提升成為空談。
在課堂尋效率,向課堂要質量,是每一位教育教學工作者的自覺擔當。如何真正高效地上好每一節課,是諸多一線教師心底的追求和隱憂。如何尋找一條有效路徑,擺脫這種憂患困境呢?筆者就此做一些粗淺的探析。
首先,從提升個人素養出發,激發學生求知自覺。“親其師而信其道。”初中學生有較強的向師性。教師的一個眼神、動作對學生都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這為教師充分發揮個人魅力、走進學生內心,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熏陶,并在該教師的學科學習上不遺余力奠定了基礎。教師樂教善教,教學任務才有可能出色完成。在教育中,教師的言行舉止間閃耀的個人魅力影響著面對的每一個學生。因此,身為英語教師,不但要精準把握和藝術處理所講授的內容,還要在博覽群書凸顯功底的扎實,在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展現師者的輝光。如果備課只依靠教學參考書,把自己緊固于參考書,毫無創新與拓展,魅力何來呢?教師個人魅力形成絕非一日之功,需要日復一日的積累,需要水滴石穿的韌性。涵養和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可從兩方面著力:一是做一個緊跟社會的教師,把自己課堂的廣度向日新月異和廣闊無際的的社會生活延伸,讓生活與英語學習有效對接,可以有效吸引學生;二是強化教學的交際性,課堂上重視“師生”和“生生”的交流,讓全體學生融入課堂,有強烈的在場感;三是建樹自我的形象,做到外表端莊,衣著整潔,氣度脫俗,風度優雅,談吐風趣,讓學生深深感受老師側漏的魅力定。如果教師堅持這樣做,學生會潛移默化地接受其影響。學生就會樂學于其中,師生這種和諧友好的課堂氛圍有助于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二是貼近生活環境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雖然英語是一門外語,但是英語源于生活的語言。只要讓它貼近于我們的生活就容易讓學生接受。也就是實現英語課堂的生活化了。這需要做到兩點:
一是適當引導體現生活中的英語。時代在不斷發展,社會在不停進步。越來越多的日常用品都涉及英語。用英語闡述說明書。大街小巷的店鋪名字時有標上雙語的。如:Wonder發型屋、Fashion 服裝店。英語標志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共場所、旅游景點中。我們也可能在那偶遇來觀光、旅游外國友人。這些課本與課堂之外的英語學習資源,如果教師能適當引導點撥學生,學生就會刻意觀察,甚至融入這些英語的氛圍中去。在提升學生知識積累的同時,眼界得到拓寬,何樂而不為呢?二是在創設情境中再現生活。處于身心發展初級階段的學生往往對于直觀豐富有趣的生活充滿興趣。提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引入生活素材,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節“Hobbies”的寫作訓練課,有顯著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學內容本來容量不大,但課堂內容卻豐富多彩,學生參與積極,興致高漲。原因就在于我善于營造貼近生活的情境。其中我精心拍下附有聲情并茂的旁白的DV生活小視頻,展示給學生視聽。因為拍的是學生敬愛的老師的生活愛好,學生們好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課堂氣氛自然活躍起來了。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的日常,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
三是以巧設提問來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問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問答過程,給學生留下思考創造的空間,同時也是學生將腦海中的知識進行轉化的機會。一節英語課的效率高低通常與教師能否成功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因此,提問題注意幾個技巧:
一是對合理有效的評價。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成績總是參差不齊的,英語科更是如此。作為英語教師,應當對任教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關注學生課堂知識理解掌握程度的同時,更應著眼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能力的發展。教師對學生回答的評價顯得尤為重要,一個中肯全面的評價會正反饋于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熱忱。可適當使用Well down!Good job!Come on!等積極的評價用語。幫助學生建立自信,讓學生在每一次的課堂提問中學有所獲。二是學會聆聽與等待。英語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后,當然有時候會立馬有學生反應出來回答了。問題的設計難易程度不均,學生從得到問題,進行思考到將思考所得轉換為口語表達都需要時間。因為學生需要思考問題,需要在腦海中搜索信息并歸納整理答案。此間,如果教師與學生提問互動之間的時間過急,則會影響學生的完整思考,自信表達。一堂公開課,或許是現場有其他的教師,該生太緊張了,她站起來既沒有說不知道也沒有進行回答。在這快要出現尷尬的場面時,老師首先向她微微一笑,接著以一句“Come on!good girl!Dont be so shy!”鼓勵該生,緊張的場面很快緩解。在老師再次復述問題后,學生開口回答了。雖然答案不盡完美,但課堂氛圍輕松愉悅,學生的緊張得到緩釋。故此,教育教學過程中,尤其是短暫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有充足的耐心等一等,靜待花開。三是靈活把握提問的模式和時機。英語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環境,課堂的提問同樣不能僵化,一成不變。相同的問題可以變化不同的提問方式,提問不同的學生。目的讓所有的學生都有一個盼頭,一個念想,都有一個做好回答問題的思想準備,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來。
做一個有追求的教師,自然就會是一個幸福的教師!愿我們的同仁們能夠在促進學生初中的課堂教學中獲得無以倫比的幸福!
參考文獻
[1]邵彩艷.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與實踐研究[J].讀與寫,2017(12).
[2]楊琳.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J].北方文學,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