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圣杰
(江蘇省常熟市周行中學 215500)
例1為了除去粗鹽(主要成分為NaCl)樣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鎂和硫酸鈉雜質,某學生根據氯堿工業中精制食鹽水的基本原理,運用所學知識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①至⑤步除雜方案:

請根據上述除雜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沉淀甲是____,沉淀乙是____,沉淀丙是____;
(2)濾液C中的溶質有____;
(3)操作⑤中加入過量鹽酸的作用是____.
解析這是一道除雜題,除去雜質要以操作簡單易行,選用的試劑只與所除雜質反應,而又不引入新的雜質,生成的物質易分離為原則.

參考答案:(1)Mg(OH)2, BaSO4,BaCO3(2)NaCl、NaOH、BaCl2(3)除去濾液D中的NaOH和Na2CO3溶液
例2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所用試劑及主要實驗操作均正確的一組是( ).

選項物質所用試劑及主要實驗操作ACO(CO2)通過裝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氣瓶后,干燥BFe粉(Cu粉)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CNaCl溶液(CaCl2)加入適量K2CO3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蒸發、結晶DNH4HCO3固體(NaCl固體)充分加熱
解析A.CO2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CO不能與NaOH溶液反應,洗氣后再干燥,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
B.Fe粉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和氫氣,Cu粉不與稀鹽酸反應,反而會把原物質Fe粉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
C.CaCl2能與適量K2CO3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鉀,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鉀,不符合除雜原則;
D.NH4HCO3固體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氨、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鈉受熱不反應,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
答案:A
由以上兩道例題可以看出:
1.解答除雜題的基本原則有:
(1)不增加新的雜質;
(2)不減少被提純物質的質量;
(3)雜質便于分離;
(4)多種方法時,選擇簡單易行、除雜徹底的方法;優選物理方法;
(5)為了除雜徹底,所加試劑一般用足量;如過量會成為新雜質,則取適量.
2.除雜的基本方法有:
(1)物理方法

方法適用范圍舉例過濾可溶性固體物質與難溶性固體物質的分離分離二氧化錳和氯化鉀;除去食鹽中泥沙結晶蒸發結晶將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的固體溶質與溶劑分離海水曬鹽降溫結晶將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體溶質與溶劑分離從硝酸鉀和少量氯化鈉的混合物中提純硝酸鉀
(2)化學方法
①沉淀法:加入一種或幾種試劑將雜質變為沉淀,再用過濾法除去.如除去氯化鈉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鋇,可加入適量硫酸鈉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
②氣化法:將雜質變為氣體而除去.如除去氯化鈉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鈉,可加入適量稀鹽酸.
③轉化法:將雜質轉化為所提純物質.如氧化鈣中含有碳酸鈣,可用高溫煅燒的方法除去.
④吸收法:常用于氣體的提純.如CO(CO2),可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足量濃氫氧化鈉溶液、濃硫酸.
⑤置換法:利用置換原理除去雜質.如除去銅粉中混有的鋅粉,可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烘干,即可得純凈干燥的銅粉.
在掌握了以上除雜的原則、思路和方法后,只要在解答題目時審清題目要求,分析理順思路且與題目要求吻合,相信一定能準確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