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園
【摘 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學生全面發展,基于高中的信息技術學科來看,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就是對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過程中的信息意識、數字化創新、計算思維等幾個方面進行探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大膽創新,不斷的嘗試,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教學策略多樣化,最終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學質量,完全實現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闡述了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并且討論分析了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培養實踐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內涵;培養實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近些年來全國中學信息技術學科大綱的修訂更加注重對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和學生學習能力的考察。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這個時代對學生的迫切要求,也是學生提高自身素質的必備要求。長期以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逐漸成為教育研究的重點,但是長期以來卻沒有比較明顯和準確的概念,直到2016年9月,由北京師范大學一直研究的核心素養課題有了確定的目標,即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一目標。“核心素養是關于學生的知識、技能、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它注重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覺悟,核心素養是一個動態過程,能夠保障個體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并實現全面發展。基于高中的信息技術學科來看,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就是對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過程中的信息意識、數字化創新、計算思維等幾個方面進行探究。基于這一理論,本文闡述了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并且討論分析了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培養實踐研究。
一、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的概念闡述
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項比較系統的工程,貫穿于整個學生教育過程中,重點強調綜合性和整體性。但是若是要將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落實到課程中就要首先確立學科的核心素養。因此,對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定義范圍來說,首先要體現出整個學科對于核心素養的最終影響。學科教育的最終追求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而思維是學生具備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能力的高一水平層次,因此深入理解核心素養,就要重點強調學科思維在核心素養中所體現出的價值性和重要性。態度是學生對于特定的活動和任務體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趨向,包含著社會責任以及社會品德等的一系列要求,這也是教師進行學科教育的最高追求。新課改對于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進行了分級,主要包括要素、描述以及水平等要素。研究的最終目的就是立德樹人,在借鑒一些比較先進的信息技術研究成果,結合實際的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的發展要求,對于核心素養的內涵進行一定程度的繼承,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思維和運用信息技術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數字化創新意識
學生要學會運用數字化背景解決遇到的問題,利用網絡平臺和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進行學習,學生在數字化的學習背景下形成特定的學習環境,找尋合理的數字化工具學習相關知識。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盡可能多的為學生設置多個問題,設置出一個具有足夠真實性的背景。要不斷的積極引導學生們學會主動解決問題,讓學生們利用已學到的知識和已經建立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同時要設計課堂的線索,體現出教學的新思維和新方法,構建許多不同層次的問題,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水平的問題。當學生對于問題的認知與自己的思維相對立時,才能深刻感受到自身思維的不足,認識到思維的替換或調整原有思維方式的必要性。教學伴隨著問題,問題的提出要具備系統性、關聯性、緣由、怎么解決等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信息技術教學,師生交流,質疑問題等教學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鞏固以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
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是要求學生能自己主動了解信息技術、社會與人之間的關系,理解信息安全影響社會的后果,能科學合理的運用信息系統,這跟傳統的信息社會責任有所不同。處在信息社會的背景之下,要深刻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雙重性,學會利用專業的技術保護信息的安全,與此同時,還要遵守信息的相關法律法規,要自覺維護信息安全,抵制一些有失社會道德準則的行為。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讓他們有高度的信息責任感,在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同時,也能更好的維護我國信息技術的安全。
四、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高中生在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以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我信息感知能力。但是,信息社會還在不斷的發展,高中生面臨的信息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多,要想成為比較合格的信息人才,高中生不僅要認識信息和接受信息,還應該對于社會信息有一定的判斷力和感知力。從生理學的角度出發,對于信息的感知力主要描述的是腦部的生理機制對于感知到的信息作出的反應。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大腦對于信息反應的意識和主動性標志著信息的敏感度。高中生對于信息的感知程度是指在對于信息進行獲取之后,感覺到了信息的變化,并且發現了快速變化的數據,獲取到重要的信息,不斷替換自己大腦中所存在的舊的知識。學生在利用信息的過程中,應該明確關鍵的問題所在,判斷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提高信息的利用率,避免一些錯誤信息對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
五、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教學舉例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首先把握教學的整體內容,深入分析教學的主要內容,對于學生在學習內容時要具備的核心素養進行總結,以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為出發點,進行課程內容設計。其中以《算法與程序設計》內容中“賦值語句”的知識點為例舉例說明,要先明確賦值語句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應該完全理解賦值語句的用法,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利用學到的知識寫程序,接著學生在對賦值語句這一基礎內容學習完成之后,要分析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設計詳細的教學過程。學生要對賦值語句的學習先自我探究,學生對換禮物的問題進行探討,首先是同學之間相互交換,但是若是通過計算卻無法實現交換。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找到交換過程中正確的算法,教師要不斷帶領學生對于問題重新定義,在對賦值語句中所存在的每個變量都占有一個內存,當這些都被賦予新的定義后,原有的值就會被抹去,這樣就可以直接構建正確的算法結構,完成數據的交換。在這個計算的過程中,盡管這些學生沒有受到專門的計算訓練,但是通過將這些數值交換以后,學生在對這些問題進行界定和重新建立問題結構以后,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計算思維。在靈活運用以及深入理解的階段,教師應該將學生分組,再讓他們聯系其他數值的交換,讓學生不斷靈活運用賦值語句的用法,培養了學生的計算思維。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身為一名教師應該要滿腔熱血,迎接一切教育難題挑戰。另外還要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管理,要求學生也要積極參與到其中,要求學生掌握信息技術一些基本技能,正確引導學生跟著老師的課程走,參與信息技術的設計與開發,糾正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找尋解決的辦法。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為目標,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眼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引導學生提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解月光,楊鑫等.高中學生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描述與分級[J].中國電化教育,2017,(5):8-14
[3]楊曉哲,任友群.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價值追求:數字化學習與創新[J].中國電化教育,2017,(1):21-26
(安徽省濉溪中學,安徽 淮北 2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