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美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教師教學模式、思維、課堂內容都發生著改變。教師教學模式和觀念的改變,讓教師更看重教學創設問題情況,在此過程也存在著問題,致使教學效率降低,因此教師需要觀察教學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措施。本文主要是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對創設問題情境進行有效研究。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問題情境
合理的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挖掘學生無限潛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中時期任務繁重,增加了師生壓力,因此教師要合理的使用教學方法,緩解師生壓力。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課程中,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主要是合理創設情境,教師應以簡單便捷作為原則,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創設問題情境策略的意義
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需要彼此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發現問題的意識,教師講解的內容應和學生實際生活結合,有效結合生活和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創設問題情境的重要性。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設問題情境存在的問題
(一)未和生活結合
一些信息技術教師創設問題時,有著較強的隨意性。雖然可能會調動學生的熱情和興趣,但創設問題缺少真實性,無法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著真情實感的理解,也會讓學生對于思考的問題缺少判斷。高中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無法引發學生的真情實感,也未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未將實際生活情況作為主要的條件,也未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沒有將生活中的價值引入課堂。創設情境的內容并不是學生熟悉的事物和情感,比如在開展信息技術發展教學時,如果是教師只是將科技發展的過程進行簡單的舉例,而未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況進行結合,則學生無法理解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脫離實際,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遠離教學內容
教學效率提高是教學的目標,而豎立教學理念可以讓教師在教學中關注教學質量,一些教師誤解教學目標,在創設問題情景時,只是把教學效率提高當做目的,卻忽視了創設問題情景的因素,創設問題情境的組合因素,一方面能夠正確的引導學生,一方面也是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主要組成和內容。
(三)教學內容缺少趣味性
學生學習的內容枯燥無聊,致使學生失去興趣。課程改革不斷深入,雖然教學設備和理念不斷出現創新,為教師創設教學情境提供著保證,但由于教師未認識到學生的特征,在教學中只是根據課本的教學內容開展講座,讓創設的問題情境缺少趣味性和靈活性。
三、信息技術教學創設問題策略
創設問題情景是發揮問題情景教學的先決條件,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若想提高教學效率,則需要將創造合理問題情境作為前提。創設合理的問題在信息教學中,需要應用的策略如下。
(一)簡單精致的原則
創設問題情景若是復雜,不但會延長教學進度,同時也會讓教學內容變得空洞無聊。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要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將參與課堂作為目的,但這并不代表全部的教學目的。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時,需要將簡單和高效作為原則。在枯燥無聊的問題情境中添加課堂活力,讓學生能夠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需要把實際需求作為創設情境的基礎,一方面應做到全面精致,一方面須要注重情境內容不可太過空洞,同時教師需要明確創設情境的主次順序,環環相扣,提高教學效率,發揮出問題情境的作用。創設問題情境,一方面是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育的方法,一方面是調動學生學習和參與的保證。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須要遵守實用性和可行性,確保有效利用課堂時間。
(二)遵守不弄虛作假原則
創設問題情境需要根據學生實際生活狀況開展工作,從學生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出發,合理的創設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體現學生學習過程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上課的起點,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貼近自然生活,學生在學習中主要以學生體驗為主。比如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垃圾回收站課程中,教師應先講解現實中的垃圾、回收站,在創設有關清空回收等問題情景,讓學生將實際生活和信息技術有效結合,從而在生活中有效解決此類問題。教師可通過知識遷移原則,讓學生學習垃圾箱和回收站的理念,加深學生的印象理解。
(三)有效結合學生的興趣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創設問題主要是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生活遇到的難題,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聯系的基礎是問題情境,創設問題情境一方面能夠解決生活中的難題,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掌握技能、學習知識、調動學習積極性。創設問題情境是指導學生發現問題,在新舊知識間找尋問題、解決問題[1]。
四、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創設問題情境的流程
(一)形成和準備問題
一個問題的準備是問題教學的基礎,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好多問題需要具備開放、典型和現實的特點,典型指的是此問題包含多個問題和學習現象,現實指的是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實際生活問題,開放性指的是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的方案多種多樣,從而為學生營造出獨立的思維空間。
(二)呈現和創設問題的情景
互動能夠解決問題,同時也可在情境中表達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有著新穎性、靈活性和雙向性。創設問題情境可通過多媒體或傳統媒體學。學習問題時,也要考慮問題矛盾,調動學生思維,開拓學生視野。
(三)點評問題
當學生在討論后,教師不可立即結束教學,應根據學生的意見發表判斷并進行評判,此種效果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教師對問題有著多種的見解,通過了解和提煉,全面準確地指導學生學習。教師通過自身的觀點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評價,讓學生能夠找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展現出多媒體信息技術優勢。結合生活創造出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問題的情境,培養學生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2]。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創設問題情境,應創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科學合理的創設問題情境,同時也要將學生作為主體,開展趣味化和生活化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學習,吸引學生注意力。
參考文獻:
[1]吳文彩.淺析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8):107.
[2]何雅勛.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