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語 白鵬
摘要: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一直重視對城池的沿用,無論是改朝換代帶來的戰爭,還是饑餓帶來的流離失所,雖然有眾多城池被荒廢,但是還是有大部分城池被重新利用。城池中的建筑文化真的是非常深厚的,古人對城池的成功選址和其中的建筑文化對我們后人來說是有深遠的意義的。由于土地開發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保護現代都市中的古建筑變得格外吃力。沈陽就是深受現代化影響的城市之一,在沈陽老城的內部,遺留的地上古建筑屈指可數,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大型商業綜合體以及成片成片的住宅區,古城原有的面積被不斷地縮小,城中的結構也不斷的被破壞,一些古建筑甚至幾近消失。如今有很多的文化舊址被設置為旅游景點,供大眾去欣賞去了解,那么如何在繼承的過程中保護,如何在觀賞的過程中傳承,應該如何解決?
關鍵詞:歷史建筑;保護;可持續發展
一、概述
1.古建筑定義
古代時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以及民國時期的建筑統稱之為古建筑,一般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價值。中國的土地上保留著大量的古建筑,對于這些寶貴的財富要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待以及做好這些古建筑的保護工作。要做到既讓部分古代文化遺產產生一定價值,更要讓這無形的財富保存于世。
2.古建筑的寶貴價值
古建筑之所以寶貴,不僅因為它們是勞動人民的偉大成果,更重要的是歷史遺存的標志,它們歷史悠久。如果毀壞了它們,不僅古建筑本身失去了原本的韻味,對于我們以及后人來說也損失了一筆無形的財富。再者,即使可以根據歷史資料進行恢復,但重修后對原古建筑造成的傷害是 難以估量的。
3.中國古建筑面臨的問題
大部分的古代的建筑都是由木頭或磚木構造的,再者這些古建筑的地理位置大多距市中心較遠,交通不便,相關部門監管不到,古建筑周圍區域存在可燃物多.火災隱患突出、耐火等級低疏散,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二、沈陽民國時期歷史建筑面臨的問題
沈陽民國時期還是比較繁華的那時的古建筑也特別多 ,但是經過歲月的洗禮一些古建筑都被破壞掉了。沈陽民國時期歷史建筑的保護與可持續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目前在古建筑的保護方面存在著把古建筑與現代建筑同等看待的現象,認為既然要維修那就應該徹徹底底的維修一邊,為的是求一勞永逸,這種現象在沈陽的古建筑隨處可見。
2.認為古建筑的修建年代越早越有價值,進而在維修的時候往往把建筑的形式,結構材料都統一修建到那個年代的狀況。從而造成重修過后對古建筑的破壞。
3.濫用新材料新技術。
4.對原有古建筑樣式不合理的改動,導致的保護不當。
三、沈陽民國時期歷史建筑保護對策
針對歷史建筑的保護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健全保護歷史建筑的相關法律法規。
應盡快完善當地的城市規劃法規和保護歷史文化建筑的相關系列法規,規章制度完善詳細,并盡可能的向市民普及擴散,這樣有助于改變歷史建筑的尷尬處境。
2.整體規劃布局歷史建筑的保護區
開發保護區,做到有規劃,更方便管理和保護。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民及旅游人群的保護意識。
3.培養優秀人才。
應多培養關于建筑保護和修復的優秀人才,以確保文物保護的良性運行。
四、歷史建筑發展趨勢
隨著近幾年來,國家的繁榮興盛,人們不僅僅追求物質方面的生活。很多歷史文化遺址,成為很多人出門旅游的首選。人們不僅能在古遺跡中看到古人當時對建筑審美的感悟,也能在其中找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因為美輪美奐的古建筑中,經過歲月的洗禮,依舊散發著其自身的不同魅力!看著一座座古建筑,無不嘆息設計它的建筑師到底是多么的有才華!將建筑與中國元素融入的那么和諧、壯觀!
在快速發展的現在,我們必須也得用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要讓古建筑留存在這世上,也得發揮其藝術價值。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也得了解我們中國的古建筑文化,學習借鑒之中不停地發展與繼承!
五、結論
綜上所述的所存在的問題和具體的解決方案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保護沈陽地區的古建筑對沈陽人們生活及城市發展經濟方面所體現出的價值,在保護古建筑的方面要實施具有針對性的可行性方案,在修復時要盡大可能的明確它蘊含的簡直,將它能夠和現代建筑審美有所區分,進行合理的修復與保護,讓它能夠體現出它的價值。在保護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在人們尋求精神滿足的今天,旅游業開始急速的發展起來,也逐漸的成為了發展城市經濟一大重要支柱產業,在古建筑的可持續發展中旅游業變成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媒介,將古建筑進行旅游方面的開發不僅僅能夠大程度的提高地區經濟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能夠最大程度的將古建筑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展現出來。讓人們去更深的了解我們的文化、記住我們的文化。保護古建筑,重要的是保護了它所蘊含的內在價值,保護了那個時代的建筑文化、習俗文化等,保護古建筑的價值也在世界上具有很大價值。保護它不僅僅是說一說而已,需要國家、社會、個人等多方的努力,共同保護他的價值,共同保護這種文化瑰寶。讓它再次綻放光彩。
參考文獻
[1].陳彩艷,白鵬,崔成語.城市化進程中沈陽歷史文化建筑有機保護策略研究[J].青年生活,2019(9):273.
基金項目:沈陽師范大學2019年大學生科研(項目名稱:沈陽民國時期歷史建筑保護與可持續旅游開發研究,項目編號:W(B)2019115)
作者簡介:劉詩語,女,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本科生,環境設計專業;白鵬(通訊作者),男,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