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巖
摘 要:當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學生就有了共同的學習目標,這就能夠加強班集體的凝聚力,使學生取長補短,發展自身的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本文基于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開展方法探究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開展方法探究
引言
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僅加強了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作用,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大幅提高了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1目前高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面臨的問題
1.1分組方式存在漏洞
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環節。為了確保分組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我們應該按照“組間異質與組內同質”的原則。當進行組內合作時,組內成員需要緊密配合,確保學習任務的有效性。為了調動小組成員積極性,我們還應該保證各組間競爭能力的平衡性,即結合學生學習和性格等予以評定,以此實現有效分組。但是,實際教學過程普遍呈現分組方式過于隨意等情況,需要予以高度重視。
1.2活動分工比較模糊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要求小組成員維持合作關系,并承擔相應責任。結合當前情況,我們發現高中數學教學普遍存在小組分工模糊等問題,具體表現為:角色定位模糊、責任劃分不明確等,最終阻礙了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2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開展方法
2.1科學分配各組成員
合作學習應當是這樣落實的:首先,教師為學生分配任務,之后,引導各組學生對學習任務進行充分分析和討論,繼而使整個小組的數學水平獲得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該流程中“充分分析和討論”與“提升整個小組的數學水平”是關鍵,而教師要想切實達到這兩個目標,必須要科學地為各組分配組員。為此,在實際分配學生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考慮所有學生的數學水平、思維能力以及興趣愛好,與此同時,還要注意不同學生間的互補性。基于此,教師還應引導各小組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選出一名責任心強的學生,然后讓這名學生去積極帶動同組的其他成員,以便切實提升整個小組的數學水平,促使那些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主動、積極地去幫助那些成績落后的學生,從而實現對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此外,為了更進一步地提高各小組的合作學習效率,教師應當為各組學生進行分工,如,分出報告員、記錄員、資料員等等,這樣,各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從而能較為有效地激活其責任意識以及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意識,繼而能比較顯著地提升其合作學習的實效。需要注意的是,各小組成員所擔任的職位并不是固定的,教師可根據各小組學生的學習實況,對其職位進行調整,以便能幫助其實現合作學習效率的最大化。
2.2合理劃分小組
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確保教學效果滿足新課標要求,首先就要注重對教學觀念的轉變,同時還要創新教學模式,以期能夠為學生數學學習創造出良好的環境.在實際中,小組合作學習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其具有更多的優勢.因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能夠適當加大小組合作學習法運用的力度.為了能夠在教學中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所具有的作用,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則要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在學習中所存在的差異性.具體來說,就是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能夠科學合理地劃分小組,并嚴格控制小組成員的數量,這樣做,能夠有效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一般來說,小組人數基本為3~6人,如果人員過多或過少,容易出現學生課堂發言機會少且討論不夠積極等狀況.與此同時,各個小組中都會有數學基礎較好和較差的學生,這樣能夠保障學生在學習中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
2.3明確分組,有效合作
合理科學的分組是合作學習開展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互惠互補的原則,明確小組的分工,使每一個學生的優勢都能夠最大化,從而更好地發揮小組合作教學的作用。比如:在《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畫出簡單的空間圖形的三視圖,可以識別三視圖表示的立體模型,感受到幾何體的結構特征。筆者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方式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并且,筆者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一棟建筑物,要求學生分析和思考了要想很好地描繪這棟建筑物,需要從哪些方向看?同時,筆者為學生提出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要求學生合作思考這兩個概念的相似點和不同之處,而且,筆者要求學生列舉出了實例。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就能夠掌握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和概念。
3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作用
在小組學習合作模式中,可以改變學生在課堂中被動的地位,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傳統的學習模式中,學生往往只能跟著老師的思想進行學習,不同學生又會有不同的基礎,尤其是在講解習題時,基礎較好的學生已經完全掌握了這部分的知識,但是老師為了顧全其他同學的學習,只能統一進行講解,因此浪費了基礎較好學生的學習時間,整體效率不高,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教學可以營造良好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積極地參與整個教學。只有保證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便于及時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順利進行。合作式學習模式,要求學生間、師生間利用有效互動形式,積極吸取知識內容,以此擺脫老舊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對此,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可以提高學生知識探索與分析問題等能力,盡可能培養學生較強思維能力,實現其整體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學習內容,同時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減輕教師的壓力,提高教學水平。學生的數學學習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課程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相互合作、積極探索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梁環義.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5):84.
[2]何任天.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50-51.
[3]胡富國.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