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蓉 高峰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視作中國經濟發展驅動力之一的環境下,各種類型的創新創業團體和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大學生作為創新創業的主體之一,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多種問題,例如自身創新能力不足、高校創新創業師資力量薄弱和培育模式不健全等。鑒于此,部分教育工作者比較分析了“互聯網+”培育模式、“一帶一路”培養方法和大學科技園等幾種培育方式,并從中找到幾種不同的解決方案,為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供有效思路。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模式;能力提升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
近年來,國家日漸重視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提出明確要求。隨著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開設和實踐活動的開展,創新創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校教學質量、學生綜合能力、畢業率和就業率均有一定提升。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越來越高漲。2017年《全國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顯示,目前中國高校已逐步形成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創業生態系統模式。例如,以高校為核心,輻射所在區域,涵蓋政府、企業、資本、社區(園區)等創新創業主體的創業生態系統;基于高校創新創業活動構建的校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平臺,以及國家級大賽平臺;大學生在投資服務支撐下創建的“自組織系統”等 。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存在問題分析
(一)缺乏創新創業師資隊伍
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培養具備創新創業基本素質的實踐性教育,是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學科,既具有一定的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又具有一定的實踐知識。而高校目前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基本上以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為主,他們雖然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政治理論基礎,但是幾乎沒有多少創新和創業的經歷和實踐經驗,也沒有科研課題項目的經歷。因此,在講課過程中,他們只能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和別人已經實踐過的案例,這些知識對創新創業雖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缺乏學生需要的解決各類問題的具體思路和方法,所以指導意義不大。具有豐富科研經歷的教師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足,不愿意納入自己的課題組[6]。導致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不足,經驗缺乏,又無教師指導,無法解決實際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二)創新創業依托科研課題匱乏
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體系,不僅要求有雄厚的師資力量,還需要提供項目、技術、資金等方面的支持,而且這些支持如果能夠得到指導教師的科研項目支撐,成功率會非常高。因為高校資源有限,尤其是部分高職院校,能夠進行科研項目研究或有能力開展科研項目的教師比較少,導致大部分學生沒有這方面的指導教師。此外,高校大學生自己申請課題成功的機會也很少。大學生創新創業課題沒有科研項目作為依托,最終成功的概率較小。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多元化培養
為解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足及其在創新創業中遇到的問題,各高校根據學校自身情況進行了不同培養方式的探索。
(一)“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模式
張樂樂[9]在《“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路徑探索》一文中提出,大學生創新創業是時代要求,改變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國家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避免面臨畢業即失業的情況,讓大學生從創業實踐中積累知識和經歷,提升創新創業綜合能力。“互聯網+”時代,由于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網絡信息的爆炸,高校人才培養方式也在順應時代變化,并做出相應的調整。例如,引入信息化教學方式,將課堂還給學生,此舉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客體”這一理念,學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隨時聽課、學習。
(二)“一帶一路”條件下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模式
曾逸群等[10]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如何進行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的培育》一文中指出,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對創新創業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學生盡快補充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創新項目中,做創新項目的主導者;要求大學生自身具備較強的國際組織和管理能力,在“一帶一路”各個項目的對外交流當中扮演決定性的橋梁作用,讓各項目在不同國家順利實施完成,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三)創建大學科技園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模式
大學科技園是近年來興起的創新創業扶持平臺,主要功能是依托高等學校的人才、學科和教育資源,為科技型企業創立、發展提供各項服務,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提供基礎和保障。
樊永德等[11]在《大學科技園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分析》中分析了國內大學科技園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概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總結了國外大學科技園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成功經驗。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自身創新能力不足、社會創新創業環境氛圍不夠、大學科技園運行中出現狀況等問題,提出借鑒國外大學科技園的發展經驗,制定相應的對策措施,將大學科技園打造成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充當聯系其所依托高校、區域經濟、科技型企業的紐帶,真正成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基地。
四、結語
創新創業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引擎之一,大學生作為創新創業的主體之一,要肩負起時代的使命,成為創新創業的主力軍。然而,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若干問題:自身創新創業能力不足,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師資力量薄弱,培育模式有待完善等。鑒于此,研究者們從“互聯網+”培育模式、“一帶一路”培養方法和大學科技園等培育方式中找到了幾種不同的解決方案。雖然每種方案不能完全解決大學生創新創業中遇到的所有問題,但每種方案均有其優勢,都可以為解決問題提供有效思路。
參考文獻:
[1]李浩然.探析大學科技園助推創新創業教育模式[J].中國商貿,2013,(29):178-179.
[2]郭文芬,陳碧欽,盧小松.構建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創業意識培養運行機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3(6):711-713.
[3]蔡麗容.創新創業大賽對大學生雙創能力的培育作用[J].中國輕工教育,2017,(1):50-53.
[4]葛繼平,林莉,姜昱汐,尉桂華.中國大學科技園:功能、管理與創新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