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臘珍 龔娉
一、調查緣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開展社區情境體驗活動是聯系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紐帶,是幼兒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有效方式,目前,我縣幼兒園開展社區情境體驗活動的現狀如何?調查是研究的基礎,我們希望通過調查,了解真實情況,尋求改進措施與方法。
二、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了解幼兒園開展社區情境體驗活動的現狀,梳理并尋求適合幼兒親身體驗的、具有濃厚社區氣息和深厚生活基礎的活動及內容,以此構建具有社區情境體驗的活動典型案例。
三、調查對象:安化縣境內幼兒園園長、教師、家長、社區工作人員
四、調查方法:問卷、訪談
五、調查過程:設計調查問卷→訪談、分發問卷→訪談、問卷回收與整理→問卷審查:通過審查將錯卷廢卷排除,造表統計數據,通過數據分析結論。
六、調查結果統計
(一)幼兒園園長問卷統計
園長問卷共發放32份調查問卷,全部收回,其中,園所范圍統計中選擇縣城、郊區、區鎮、鄉村的分別為12份、3份、8份、9份;園所開展社區活動情況每月兩次、每月一次、兩月一次、每期一次、每年一次分別為3份、6份、23份、38份、25份;園所熱門社區選擇大部分傾向于超市、羅馬廣場、敬老院、社區、醫院。園區開展社區體驗形式統計有29份支持走出去,19份支持請進來。對于制約社區情境體驗活動開展因素,班級人數多、工作人員少、安全及經費壓力大、接待單位難聯系、無系統指導分別有12份、10份、20份、4份、9份。
園所對開展社區情景體驗的主要困惑有:1.安全問題。2.家園合作。3.經費及人手。4.社區選擇及社區接待。5.教師指導。
(二)幼兒教師問卷統計
教師問卷共發放90份,收回79份。從熱門社區選擇來看,店鋪類教師青睞于蛋糕店、理發店、藥店、服裝店等;社會機構類教師青睞于新華書店、醫院、體育館、幼兒園、銀行等,;景區類教師青睞于月形山公園、萸江公園、黑茶博物館,分別為65份、60份、43份,結果遙遙領先其它;工廠選擇來看,茶廠、自來水廠、印刷廠分別為6份、12份、6份;人文場館來說,敬老院和圖書館最受到歡迎,分別為30份、13份;市場來看,超市、集市、菜市場分別為63份、14份、15份;娛樂機構中羅馬廣場、電影院、農家樂、游樂園分別為41份、14份、15份、1份。
調查顯示,幼兒對于外出開展社區活動非常感興趣,但是,教師開展社區情境體驗活動時存在許多困惑:1.班級人數過多時,怎樣讓每個幼兒都能有實際操作,并獲得相對應的社區知識經驗儲備。2.社區人員配合。3.安全問題。
(三)家長問卷統計
家長問卷共計發放180份,回收160份,問卷回收率88.9%。文化層次越高的家長越重視孩子的社區情景體驗。家長最感興趣的社區場所是:書店、超市、公園、廣場、游樂場、電影院、科技館等。
(四)社區工作人員問卷統計
社區人員問卷發放50份,回收31份,問卷回收率62%。多數社區單位能從自身出發,挖掘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知識點。
調查顯示,社區單位接待來體驗社區活動的幼兒時,存在的困難以下困難:1.場地有限,無法一次接待過多幼兒。2.地方趣味性小,無法吸引幼兒目光。3.單位人流量大,工作忙,無法保障幼兒活動安全。4.幼兒正是處于三觀的形成階段,本單位不適合向幼兒開放。5.孩子過多會影響正常工作。
七、調查結果分析
幼兒園開展社區情境體驗活動是指教師通過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社會場景,以引起幼兒用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幼兒理解社區價值,并使幼兒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從調查的的現狀來看,我們嘗試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1、最具價值的社區資源選擇
以社區資源為媒介,主題活動為中心,探究促進幼兒社會性品質良好發展的方法和途徑。幼兒園要對周圍環境進行調查摸底和篩選,積累社區教育資源信息,建立活動資源庫,豐富幼兒園課程和活動內容。
2、制約社區情境體驗活動開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1)安全問題:安全問題向來是重中之重。
(2)人員問題:家長陪同少,教師人手少,活動中難以關注到每一位幼兒。幼兒人數過多,人均體驗與實際操作機會較少。社區接待人員準備不充分,無法吸引幼兒注意力。
(3)社區問題:很多社區單位都普遍反映沒有接待幼兒社區體驗的經驗和經歷。
(4)教師指導問題:老師本身對社區的設置和功能了解不透徹,無法進行深入指導。
3、園所開展社區情境體驗活動分析:(1)活動流于表面;(2)沒有完善的活動計劃;(3)活動后沒有及時總結;(4)幼兒實際操作少;(5)多數園所實際社區活動量少。
4、家庭開展親子社區活動分析:(1)家庭知識水平越高,對于親子社區活動越支持。(2)選擇就近社區,選擇人流量或普遍性高的地方。(3)根據數據統計,一個家庭幼兒更多由母親帶領進行外出社區活動。
八、調查結論
幼兒園開展社區情境體驗活動在多數的教師和家長心目中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然而,在實際的實行中總有各種狀況出現,就本地(安化縣)幼兒園開展社區情景體驗活動現狀而言,現在的總體趨勢為:想得多,做得少;引進來多,走出去少;活動多,時間少;了解易,深入難;開頭易,結尾難;參觀易,活動難;游戲易,教育難。 ? 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社區資源的選擇缺乏整合性
盡管幼兒園教師較為贊同以主題活動的內容、目標、幼兒興趣愛好及資源的教育價值等作為選擇社區資源的依據,但是在實際活動中選擇社區資源仍表現出隨意性大、零散、缺乏整合、不成系統等問題。
(二)社區資源的利用形式較為單一
訪談中,對比配套參考用書主題活動與生成性主題活動中社區資源的利用可以發現,配套參考用書主題活動中社區資源的利用形式較為單一。
(三)社區資源的利用流于形式
一些幼兒園在利用部分社區資源的時候,往往流于形式而忽略了真正的教育目的與內容。
(四)社區資源的選擇利用尚未真正實現“兒童參與”的內涵
從社區資源在幼兒園主題活動中的選擇與利用的意義來看,一方面對于幼兒園和幼兒園教師而言,彌補了主題活動園內資源的短缺,幫助教師通過多元化的方式與內容拓展主題活動的價值;另一方面,對于幼兒而言,有利于實現“以兒童為本”,激發幼兒在參與、行動的過程中依據自己的興趣與需要進行探索。
九、對幼兒園開展社區情景體驗活動的建議
每一所幼兒園都坐落在一定的社區之中,幼兒園要從實際出發,依靠社區,因地制宜地運用社區的教育資源,發揮有利因素,讓幼兒融入社區這個大環境中,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社會。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1、加強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密切合作,整合三者資源,實現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形成合力。
2、建立科學的社區情景體驗資源庫,探索更多的教育空間、內容、途徑及方式。
3、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更多的探索機會。教師能在真正的生活情境中開展教育活動。
4、幼兒園開展社區情境體驗活動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1)制定詳細的出行計劃。(2)及時與社區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安排時間及相關事宜。(3)知識經驗準備,進行一次前期準備活動。(4)對幼兒進行相關安全教育,強調活動規則。
5、為了讓幼兒獲得深度學習,老師們應該做好以下幾點:(1)活動前明確活動的目標,找準活動主要方向。(2)讓每位幼兒進行動手摸索與實際操作,使幼兒獲得親身體驗。(3)注意及時總結梳理,鼓勵幼兒說一說,問一問,回家與家長查一查,增強孩子的經驗積累與探索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