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曄
摘 要:導致圖書質量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市場經濟下,出版社的編輯過于注重經濟效益,輕視社會效益。其次是與出書規模相應的編輯力量和編輯水平不夠。再者是編輯對圖書質量重視不夠。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把圖書質量搞上去,切實提高圖書的質量,筆者以為應該進行綜合治理,提高圖書質量是個長期的系統工程。
關鍵詞:圖書質量;重要性
出版質量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它直接影響圖書出版產業的健康發展。本文主要從理念樹立、制度建設、強化合作、質量管理、硬件完善五個方面略論圖書出版質量的保障措施。建立以保證圖書質量為核心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
目前,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抓住機遇,深化改革,調整產品機構。眾所周知,圖書具有社會屬性和商品屬性的兩重性,出版社需要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經實踐證明,對出版社編輯實行崗位目標考核管理的辦法,是行之有效的。以質量為中心,社會效益量化,經濟效益細化,提高獲獎書、重點書、重版書在出版總量所占的比重。
一、管理是提高圖書質量的關鍵所在
所以,意欲提高圖書質量,必先健全管理機制。主要工作是在出版社實行科學管理。所謂科學管理就是靠機制管理為變由人管理。
第一,獎罰機制。獎罰是競爭、考核的保證。只有三者協調進行,才能形成激勵機制。獎罰,必須在認真考核的基礎上才能做到嚴明。嚴明的獎罰是推動競爭的動力。
要建立以提高圖書質量為核心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在于把市場經濟和社會效益兩方面結合起來,力求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圖書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同時要真正實現提高圖書質量的目標,還要貫穿圖書出版的全過程,包括策劃選題、編輯校對、設計裝幀、印刷、審讀等諸方面的工作。
第二,競爭機制。在出版社內部進行充分地競爭,才能增強活力,才能參與同行業的競爭,才能參與國內外圖書市場的競爭。
第三,考核機制。管理效應,不僅在于機制的建立,更重要的是機制的運行。機制的運行程度與機制效應成正比。能否實現競爭,競爭能否堅持以及它產生的效果如何,與考核機制有直接的、密不可分的聯系。考核機制是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對競爭的促進,也是獎罰的主要依據。
二、要牢固樹立和堅持圖書出版質量至上的理念
綜觀中外圖書出版史,圖書質量的高低決定著圖書的命運,一本圖書能夠流傳百世,在于這本圖書內含的文化質量和編輯質量能對知識起到積累和延續的作用。因為優秀的圖書可以給人啟迪、授人知識、陶冶情操、愉悅讀者,成為人類進步的階梯。另外,從文化出版的角度看,具有知識性、發展性的高質量圖書才具有出版意義;從文化交流的角度看,高質量的書籍能有效表達和傳遞知識;從文化傳播角度看,高質量的圖書能擴大知識的受眾面;從文化教育角度看,高質量的圖書能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隨著出版體制改革的深入,出版社靠品牌立社的意識越來越強,而圖書質量不僅是品牌立社的重要保證,也是建立品牌的要求。
三、要加強圖書出版全程的質量管理工作
在圖書出版過程中,加強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的貫徹和執行,不僅可以提高圖書出版質量,而且可以使企業獲得持久的競爭能力。具體來說,首先要認真分析影響圖書出版質量的各種因素,以提高出版質量。設備性能、印刷耗材、客戶需求、生產環境、人員素質等都會對圖書出版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管理者應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詳細分析影響圖書出版質量的關鍵因素,解決關鍵問題,提高圖書出版質量。
其次,要針對影響質量的薄弱環節進行整改。諸如建立適合本企業的質量標準,提高員工專業知識水平及掌握新設備的基本技能,尤其是專業技術性強的部門或崗位的人員需要進行不定期的專門培訓,認真規劃生產工序步驟,建立健全上下工序段相互把關的獎罰機制,以及月度、季度、年度質量綜合獎罰機制等,都可以提高圖書出版質量。
最后,印刷企業要推進質量管理的數據化,以提高印刷質量管理的精準度。推進印刷質量數據的管理,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非常重要。對于印刷企業來說,應率先引進、使用、消化、吸收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以提高圖書的出版質量。
四、提高編輯素質,培養一批優秀人才
“既出好書,又出人才”是出版界有識之士所努力追求的目標。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提高圖書質量的關鍵是提高編輯的素質。當今社會,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出版界對人才的需求是高層次的,這個行業的本質是體現人類精神的外化、生命的延續,沒有對智慧的追求、對知識的崇拜,對文化的興趣是不可能從事好出版工作的。離開了出版,歷史就會失去記憶,人類文明的火種就會熄滅。這充分說明編輯工作是一種神圣的工作,對編輯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編輯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呢?
首先,要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它承擔著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使命,努力用豐富多彩的、健康優秀的圖書向人民群眾提供精神食糧。出版物要符合“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則。每出版一本書是否有利于社會的穩定、民族的團結,是否符合人民大眾的喜愛等等。
其次,要有較深厚的文化專業基礎和廣博的知識素養,以及熟練的駕馭語言文字的功底。編輯的首要任務是策劃選題和組織作者隊伍。編輯面對從各種渠道得到的書稿,要有足夠的學識來判斷它是否具有出版的價值,是否達到出版的要求。責任編輯在對書稿進行審定、加工時,要對書稿的內容和文字負全面的責任,才能使每本書出版時內容健康、文字規范。
最后,編輯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敬業精神。責任編輯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牢固樹立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思想,要堅持“兩為”方針,要謙虛謹慎,關心和愛護作者,尊重和維護作者的權益等等。
建設一支優秀的編輯隊伍,是促進出版繁榮、推動出版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編輯培養要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樹立編輯工作的高尚職業道德,培養職業感情。提倡無私奉獻精神,提倡嚴謹的工作作風。總之,提高圖書質量是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編輯工作者的責無旁貸的責任,圖書質量是圖書生命的保證,編輯把最優秀的圖書奉獻給讀者。
結語
建立以保證圖書質量為核心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以質量為中心,社會效益量化,經濟效益細化,提高獲獎書、重點書、重版書在出版總量所占的比重。提高編輯素質,培養一批優秀人才。出版界對人才的需求是高層次的,這個行業的本質是體現人類精神的外化、生命的延續,沒有對智慧的追求,對知識的崇拜,對文化的興趣是不可能從事好出版工作的。離開了出版,歷史就會失去記憶,人類文明的火種就會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