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離離
摘要:繼續教育是提升高校財務人員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徑,解決當前高校財務人員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勢必對提升財務人員綜合素質,進而對改善高校資金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校財務人員;繼續教育;問題;對策
隨著國家不斷加大教育經費投入,高校辦學體制的轉變,高校資金呈現體量上漲、投資主體多元化、來源渠道多樣化等特點。高校亟須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財務人員管好、用好教育資金。繼續教育對于培育這樣的財務人員至關重要,解決好當前高校財務人員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對于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進而改善高校資金運作效率,防范高校財務風險有重大意義。
根據財政部《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財會[2018]10號),會計繼續教育對象包括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等組織具有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或不具有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但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那么對于高校而言,繼續教育的對象應該將從事財務相關工作的人員全部包含在內:上至主管財務的校領導,中至院系、部處主要財務負責人,下至負責具體業務的會計人員。
一、高校財務人員能力水平現狀
(一)財務理論不匹配,職業素養待提高
財務工作是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財務人員應當具備財會專業背景、必要知識儲備及職業素養。有些高校財務人員存在專業知識、技能不匹配現象,如主管財務的領導毫無財務專業背景,則財務敏感度低,財務整體觀、大局觀弱;有些高校招聘毫無相關知識儲備的新進人員從事財務工作,則存在“入門難,理解難,操作更難”的現象,耽誤工作效率;有些高校在事業編制增員受限的情況下,在基礎性和操作性的財務崗位上配置派遣制人員,但因管理制度不完善,其待遇水平和事業編員工又有一定差距,此類人員責任心弱、歸屬感差、流動性大,拉低高校財務人員整體素質水平。
(二)視野狹隘,職業規劃不清晰
當前,財政部、教育部對高校財務管理日趨細致,監督力度加大,同時伴隨高校經濟體量擴大,高校財務工作日益復雜,很多高校財務人員每天被繁雜的日常業務搞得焦頭爛額,盯著自己的一攤活。沒精力多思考問題、總結經驗,沒時間了解別的院系、部處、科室相關業務,沒心思研究相關財務政策,缺乏政策敏感度,進而導致財務人員視野狹隘,不能對學校財務資源狀態、資金使用效益有系統、全面認識。對自身職業發展沒有思考、規劃,只是機械的完成工作,隨大流去評職稱,沒有提升自我,規劃未來的主觀動力。每天忙碌疲憊卻并不充實。
(三)繼續教育缺乏,知識技能更新滯后
繼續教育,作為解決上述高校財務人員存在問題的有效途徑,并不被高校充分重視。鮮有高校將財務人員繼續教育納入年度發展計劃,學校綜合財務預算也很少安排固定經費予以支持,繼續教育頻率低,缺乏主動性,有時僅在接到上級部門要求繼續教育的通知后,為完成學分指標,才匆匆聯系培訓機構、教師,草草安排一場不分層次的集中學習。導致高校財務人員專業知識、技能更新緩慢,跟不上高校財務工作發展的節奏和國家經濟發展形勢。
二、高校財務人員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對繼續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認知不夠
1.學校領導層不夠重視,沒起到引導作用。學校領導對財務會計工作理解不全面,僅視財務部門為學校教學、科研的輔助部門,沒有認識到財務人員對于管理學校經濟資源的重要性,故而忽視財務人員繼續教育,沒能在制度建設,組織結構搭建、經費支持方面起引導、協調作用。
2.牽頭部門組織力度不強,繼續教育計劃性不夠。財務部門往往是高校財務人員繼續教育的牽頭部門。現實中,財務部門常常僅關注部門內部,忽視學校其他部處、院系的財務人員,對全校財務人員知識背景、業務素質、實務技能不夠了解、管理不足;沒有做出一整套、系統的年度繼續教育計劃,不能準確的向學校領導層提出繼續教育方案及訴求;獨攬繼續教育任務,沒能協同學校其他部門如人事部門、教師培訓部門,共同思考、籌劃繼續教育方案。
3.財務人員自身怠慢繼續教育,不積極主動。高校財務人員每天埋在繁雜事務中,專注完成工作任務,埋頭苦干卻不抬頭看路,對自己職業發展沒有規劃,自我提升的內在動力不足。對于繼續教育,迫于完成學分要求而被動參與,主觀態度不積極。參與集體培訓時,心不在焉,甚至抱怨占用休息時間。
(二)繼續教育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層次性差
1.繼續教育形式單一。目前高校財務人員繼續教育方式多以聽講座、聽報告為主,一人講授,大家聽課。繼續教育對象被動接受,參與度低,傳統的講授方式調動不起參與人員積極性和主動性。
2.繼續教育內容枯燥。繼續教育內容包括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多以財會法規制度、政策、理論與實務為主,內容雖重要但枯燥乏味,不生動活潑,難以吸引參與人員。
3.繼續教育層次性差。高校財務人員,上至主管財務的校領導,中至院系、部處財務主要負責人,下至負責具體業務的會計人員。各個層次的財務人員知識背景、職稱技能、綜合素質、工作中面臨問題及需要提升能力皆不相同。然而當前高校財務人員繼續教育多存在“一鍋燉”現象,對財務人員不劃分層次,一同進行繼續教育,講授內容與實際工作關聯度低,針對性弱,最終導致繼續教育效果差。
(三)繼續教育考核激勵制度不健全
1.繼續教育沒有配置考核制度,財務人員缺乏外在監督。少有高校將繼續教育納入財務人員考核內容,訂立成文制度;不能做到將繼續教育相應指標納入財務人員工作績效考核體系;平時學校很少組織財務人員專業能力測試。致使高校財務人員參與繼續教育缺乏外在監督機制。
2.繼續教育沒有配置激勵制度,財務人員缺乏內在動力。高校很少對財務人員繼續教育配以明確激勵制度,如財務人員晉升多考慮學歷、職稱、年資等因素,鮮有高校將學習能力持續提高納入財務人員晉升考慮因素;對于繼續教育中表現突出的財務人員,沒設立相應的精神激勵、物質獎勵予以肯定。致使高校財務人員參與繼續教育缺乏內在動力。
三、解決高校財務人員繼續教育問題的對策
基于以上對于高校財務人員能力水平現狀及繼續教育普遍存在問題的分析,可見有針對性對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改善繼續教育現狀,勢必對提高高校財務人員能力水平起到顯著作用。
(一)高校全面提高對財務人員繼續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知
1.高校領導層加強重視程度,發揮引導和協調作用。推動制度建設,將財務人員繼續教育固化在制度中,責成財務部門牽頭,協調人事部門,完善財務人員考核、激勵制度;將學校財務隊伍建設納入高校年度發展規劃,配置資源予以支持;責成財務部門協同相關部門,共同制定財務人員繼續教育計劃,細化年度方案;引導在全校范圍內營造持續學習、不斷提升的奮進氛圍。
2.牽頭部門增強組織力度,合理規劃繼續教育方案。作為牽頭部門的財務部門,關注視野不應局限于本部門財務人員,應放眼全校,對全校財務人員的知識背景、業務素質、技能水平全面了解并納入管理范圍;根據對全校財務人員情況的綜合把握,每年制定完整、系統的繼續教育計劃,并及時向學校領導層反映訴求以爭取相應資源;加強與其他職能部門協作,如負責教師培訓的部門,與之合作共同籌劃財務人員繼續教育方案、選擇資質優越培訓機構、配置師資力量。
3.轉變財務人員對繼續教育的態度,激發主動性。向全校財務人員宣傳國家制度、政策,如解讀新的《會計法》《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等文件,更新全校財務人員對財務工作及繼續教育的認識,使之明白繼續教育的必要性;通過輪崗、定期座談交流的方式,幫助財務人員建立全校財務觀念,了解學校財務運作全過程,拓寬視野,鼓勵做好職業規劃,使之領悟繼續教育的重要性。
(二)創新繼續教育形式,豐富內容,增強層次性。
1.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以講授方式為主的單一形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增強便利性,開發在線學習,累計學時、學習積分;開發微信公眾號增強靈活性,共享學習心得;組織學習班,每期學員來自學校不同部門,通過討論增進交流,進而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組成專項課題小組去其他高校調研、學習,拓寬視野,創新工作思路。
2.豐富繼續教育內容。除必須進行的財會法規制度、政策、理論與實務方面教育外,可穿插些人文常識、禮儀規范方面內容,也可增添公文寫作、新聞宣傳、溝通技巧方面的內容。這些新穎繼續教育內容,既生動有趣又實用可操作,能改善財務人員精神風貌,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進而切實提高服務師生質量。
3.將繼續教育對象劃分層次,有針對性實施繼續教育。按職位職稱、工作內容、知識背景、技能水平對全校財務人員劃分層次,有針對性、有側重點的分類進行繼續教育,避免“一鍋燉”現象。如對財務管理崗位人員,著重對其進行資源全局觀、政策法規理解力、領導及協調能力、資金監管能力以及內部控制等從管理視角出發的財務能力的繼續教育;對于具體業務操作人員,著重對其進行審核、核算、記賬、編制報表等實務處理能力和利用信息化技術等從服務角度出發的專業能力的繼續教育。
(三)配套健全的督促、考核、激勵制度
1.加大督促力度。財務部門按照繼續教育計劃,每年組織至少1~2次集中學習;定期督促財務人員學習交流、參加培訓,鼓勵財務人員組成專項課題研究小組;運用現代技術,開發在線學習積分排名系統,增強對財務人員持續學習、繼續教育的監控力;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閉卷考試形式的業務能力測試。
2.建立完善考核機制。將繼續教育納入財務人員考評、晉升考慮范圍,如在線學時、學習積分、參加培訓次數、參與課題研究小組數、繼續教育取得成果等作為評選職稱、職位晉升的考核指標。
3.配備相應激勵制度。對參加外出培訓、專項課題研究的財務人員給予部分或全部經費支持;對于在繼續教育中表現突出的財務人員,授予榮譽稱號、給予物質獎勵。
四、結語
有針對性的擊破當前高校財務人員繼續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使持續學習、不斷提高、積極進取的理念被每一位高校財務人員接受、認可、踐行,化被動接受教育為主動提升自我,高校財務人員綜合能力水平將突破當前局面,最終將對用好、管好高校資金,提升高校經濟資源運作效率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財會[2018]10號文件.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R].
[2]翟政蓮.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山西財稅,2012 (01):46-47.
[3]劉麗.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之我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2 (03):266-267.
[4]劉碧珍.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 (12):387.
[5]劉文婷.基于可持續職業能力的高校財務隊伍建設研究[J].商業會計,2018 (21):103-106.
[6]李春琦.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品牌研究,2018 (S2):157-161.
[7]任堃.高校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與對策[J].中國集體濟,2016 (07):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