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鈺潔
摘 要:通過運用SWOT分析,對山西省太谷縣紅棗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作了詳細分析,據此總結并提出促進太谷縣紅棗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太谷縣;紅棗產業;SWOT分析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5-0026-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7 ??????? 文獻標志碼:A
有“維生素王”之稱的紅棗最早在中國栽種,現如今已有8 000多年的栽種歷史,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和環磷酸腺苷等營養元素[1]。山西省是我國紅棗的重要產區之一,其中太谷縣又因所產紅棗種類較多、口感較好,在山西省內逐漸形成了完整的紅棗產業鏈。長期以來,太谷縣紅棗產業不僅加速了農村經濟的繁榮,也在很大程度幫助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是提升太谷縣農業及農村國民經濟水平的重要產業。
1? 太谷縣紅棗產業的優勢
1.1? 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
地處晉中盆地東北方、山西省中部的太谷縣,海拔約767~1 914 m,地貌以山地丘陵居多,棗樹適應能力較強,且耐干旱貧瘠,具有栽植紅棗的有利條件。太谷縣為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寒暑適中、光照充沛,日夜溫差較大,夏秋雨水充沛,年均氣溫是9.8 ℃,無霜期較長,大約175 d,年降水量462.9 mm,地下水可開采量為9 600萬m3[2],具有其他縣市不具備的紅棗栽植優勢。
1.2? 紅棗品質好
太谷縣年日照約為2 763.5 h,且四季差異較為明顯,因此栽植的紅棗顏色沉淀與糖分積累較為豐富,含糖量高達27%。鮮紅棗中94%以上為可食用的果肉,且維C含量較高,極具營養價值。藥用價值也較高,常作為中醫的藥引,是很好的營養保健品。
1.3? 種植規模大
太谷縣栽植紅棗的歷史悠久,形成了較大的生產規模。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太谷縣組織推廣棗樹根孽苗歸圃培育技術,并建立優質的棗苗繁育基地,為太谷紅棗的栽植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管理經驗。此后,結合新品種的引進、標準化綜合管理技術的提高和進一步的技術培訓以及科技普及,建立了一批綜合示范點,引進了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管理人員,為太谷紅棗的發展與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奠定了基礎。目前,太谷縣的紅棗經濟林面積有約2.2萬hm2,紅棗總產量超過5 000萬kg,產值超過2.5億元[3]。
2? 太谷縣紅棗產業的劣勢
2.1? 產品加工技術落后
雖然太谷縣具有較好的紅棗生長環境和較大的生產規模,但栽種大多仍以家庭為單位,營銷渠道受到限制。產出的紅棗加工量很低,許多棗農仍然采用純手工或半機械化操作,并且加工企業和生產基地的聯系不夠緊密,導致紅棗產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很難完整實現其全部的價值。同時在篩選、烘干、貯藏等工作過程中,并未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還停留在以人加工為主的滯后狀態。與全國棗產品加工產業相比,太谷縣還比較落后。
2.2? 專業技術指導與管理人才匱乏
太谷縣棗農文化水平較低,而專業人才是產業良好發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推進太谷紅棗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目前,太谷縣紅棗產業缺乏專業的栽種指導技術人員,也缺乏有經驗有能力的管理人才,并且未能建立一支經驗豐富且分工明確的隊伍,因此在紅棗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如運作不規范、組織化專業程度低、經營管理模式較粗放等。
2.3? 龍頭企業數量少
近幾年,太谷縣的紅棗產業規模逐漸擴大,企業數量逐漸增多,但與先進縣域相比,龍頭企業的數量仍然較少。龍頭企業在管理方面有著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實現對日常運營的高效管理,使紅棗種植戶獲取更加豐厚的收益,這對紅棗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目前,太谷縣絕大多數紅棗企業還未能達到優質高產的大型集團化企業水準,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弱,市場拓展能力低,因此很難形成品牌產業,也難以成長成為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4]。
3? 太谷縣紅棗產業的機遇
3.1? 政策帶來的機遇
近幾年,太谷縣政府重視紅棗產業的發展和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從多方面進行具體籌劃,制定優惠政策支持產業發展,力圖打造體系完整、市場寬泛的太谷特色紅棗產業[5]。太谷縣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鼓勵發展紅棗經濟林的規定》,完善產業的建設與發展。為了進一步推廣太谷縣紅棗,縣委、縣政府還曾成功舉辦兩屆“紅棗節”。太谷縣林業局還通過對棗農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并通過宣傳和培養先進紅棗栽植村等方式推動全縣紅棗產業發展。
3.2? 市場需求逐漸增加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健康問題的重視程度逐年上升,紅棗以其營養價值和養生功效在社會市場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各種各樣的養生保健功能符合當下的市場趨勢,使得市場對紅棗的需求逐漸增加,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紅棗的市場潛力巨大,以其健脾養血、補氣益胃、安定心神、緩沖藥性等作用,在市場上逐漸占據了重要位置。具體來說,作為山西省十大名棗之一的郎棗因其果實大、口感脆、汁液多等特點贏得了大眾的喜愛。梨棗是棗樹中罕有的珍貴鮮食果品,也廣受歡迎[6]。而壺瓶棗作為太谷傳統紅棗,更受到大眾的青睞,因其利于滋補而被視為棗中上品,其中所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和藥用價值又被稱為“百果之首”。
4? 太谷縣紅棗產業所面臨挑戰
4.1? 各類紅棗產品競爭激烈
由于市場對紅棗的需求不斷增加和各種優惠政策的支持,使得我國各地的紅棗產業有了更好的發展。但目前眾多企業加入紅棗產業,在紅棗產業趨于飽和的同時,太谷縣紅棗產業也有巨大的競爭壓力。紅棗市場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各省、縣都利用其具有的良好環境、知識基礎和管理技術促進紅棗產業的建立與發展,重點提高紅棗質量、拓寬商品市場、加強品牌建設。省內外各具特色的紅棗產品在市場上的激烈競爭,給太谷紅棗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
4.2? 拓展國際市場壓力較大
目前一部分太谷紅棗銷售至國外,打開了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外市場,但出口量仍非常少。雖然太谷紅棗的各項數據表明當前發展較為可觀,但與國內其他地區相比,仍然存在技術條件不夠先進、管理機制不夠嚴密、產業鏈條不夠完善和知名度不高等問題。要想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不僅要面對國內同類紅棗出口商的激烈競爭,還要應對極為嚴苛的國際標準,因此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的壓力很大。
5? 結束語
山西省太谷縣紅棗產業在推動縣域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面臨一些挑戰。當前,從宏觀層面來看,政府應當發揮其引導職能,幫助開拓產業營銷渠道,建設紅棗產業營銷體系,加強對棗農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栽種水平。同時引進一些具有先進技術經驗的專業人員,對產業的發展進行細致專業的指導。保持太谷縣紅棗的品種優勢,積極開拓潛在市場,提高其抵抗風險的能力。從微觀層面來看,企業應當挖掘自身潛力,更新內部技術,發展特色產品。重視銷售渠道的開發拓展,進一步夯實企業基礎,壯大太谷紅棗龍頭企業。優化紅棗商品化處理,盡早實現機械代替手工,從而促進紅棗品種優良化。與此同時,全面推進太谷縣紅棗品牌建設,提高品牌效應,提高效益水平。
參考文獻:
[1]馬莉.若羌紅棗經濟效益分析[D].新疆農業大學,2013.
[2]王國芳.基于遙感技術的植被覆蓋度的動態監測[J].山西農業科學,2015,43(5):592-595.
[3]吳克友.太谷縣紅棗發展的思考[J].山西果樹,2017(6):8-9.
[4]王瑞理.關于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J].經貿實踐,2016(6):54.
[5]馬向花.甘肅臨澤紅棗產業經驗對貴德發展的啟示[J].青海科技,2017,24(1):84-87.
[6]周虎成.忻州市的棗樹資源分布及品種布局[J].山西林業科技,2001(3):45-47.
(編輯:周宏燕)
新聞動態
農業農村部部署啟動農資打假“春雷”行動
3月10日,農業農村部組織召開2020年春耕備耕農資打假工作視頻會議。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強調,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春季農業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抓實抓細春季農資打假工作,迅速啟動“春雷”行動,為春耕備耕保駕護航。
會議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季農業生產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農資是農業生產的基礎,要堅持問題導向,積極主動作為,迅速啟動春耕備耕農資打假“春雷”行動。重點是抓好隱患排查、監督抽查、執法辦案、農資產品審批準入、農民識假辨假宣傳引導、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等任務,查辦一批大案要案、端掉一批黑窩點、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公布一批典型案件,給假劣農資來一次“大掃除”,給制售者來一個“連窩端”。
會議強調,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迅速行動,全力以赴,在組織領導、責任落實、能力提升、作風轉變等方面,為農資打假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會議由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馬愛國主持。黑龍江、江蘇、浙江、山東、甘肅等5個省農業農村部門在會上作典型發言。會議還通報了2019年農資打假典型案件。
(來源:中國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