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肥西縣實際情況出發,分析了肥西生產的農產品在質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推進鄉村振興、拓展農業業態、調整產業結構等,提出了解決對策,希望給人以啟發,為解決質量安全問題和推進農業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肥西縣;農產品;質量安全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5-0132-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2??????? 文獻標志碼:A
2018年肥西縣開展的農業工作始終以供給側結構改革為主線,在貫徹落實基于綠色發展理念和要求的基礎上,通過轉型升級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提質增效、優化供給、穩定糧食和農民增收的目標,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依然存在。2019年肥西縣農委將工作側重點放在了解決現存問題方面。
1? 肥西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社會經濟的發展,使人們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 在生產農產品的過程中,解決質量安全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1]。
1.1? 效益低下
肥西縣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①受政策調控、市場供給影響明顯,無法提高農產品價格。②勞動成本逐年提高,農業利潤、發展空間被壓縮。
1.2? 市場矛盾依然存在
現代農業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信息化、規模化、產業化及標準化等方面,肥西縣農業的經營主體多為小農生產,具有效率低、成本高的特點,農民獲取市場信息的能力有限,農產品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1.3? 農業體系尚未形成
現代農業體系的內容包括經濟發展、資源開發、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等方面,具有復合型、多層次的特點。肥西縣農業集群產業中,滿足大企業、大集團要求的產業較少,品牌影響力有限。另外,肥西縣還面臨產業融合不足的問題,休閑旅游、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在增收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2]。
1.4? 約束農業發展的因素較多
①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導致大量耕地被開發,土地質量隨之下降,農業發展空間被擠壓。②融資貴、融資難的問題尚未解決,不僅人力資源緊缺,而且素質有待提高,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發展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3]。
2? 提高肥西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對策
2019年,肥西縣農委以黨中央提出的精神和指示為指導,以優先發展農村農業為目標,建立了城鄉融合發展的政策體系,促使農業農村向現代化的方向前進,為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肥西縣實現了“全年重大事件零發生”的目標[4]。
2.1? 制定詳細規劃
根據肥西縣的實際情況,做好提高農產品質量的戰略規劃,明確年度目標和任務,為政策措施、工作重點的細化奠定基礎。優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的職能,明確協管員,形成網格監管體系,建立并改造快檢儀器,將檢測服務體系向農業生產基地延伸,真正實現畜牧、瓜果和水產快檢站的全覆蓋。實踐證明,只有充分發揮監測網絡的作用,加大監督抽查、風險監測的力度,才能及時發現并解決風險隱患,從而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5]。
2.2? 加強專項整治
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內容以違禁藥品的使用、獸藥的隱性添加為主,對獸用抗菌藥、農藥、飼料的質量和使用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將不合格名單公之于眾,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提供保證[6]。
此外,追溯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也很有必要,肥西縣扎實開展了相關工程,要求鄉鎮指導在國家追溯平臺上注冊并登記,將質量安全追溯、品牌推選、農業展會、產品認定等工作掛鉤,通過追溯管理的方式,為有機、綠色農產品生產、展示、銷售的順暢對接奠定良好的基礎。
2.3? 調整農業結構
將供給優質、綠色的農產品作為目標,將綠色作為導向,將補貼作為措施,大力應用安全、綠色的生產方式,為農業生產安全提供保障。①將水稻生產面積減少0.067萬hm2,著重對環巢湖保護區進行建設,增加種植綠色、水生蔬菜的面積,肥西縣種植蔬菜的面積共增加0.053萬hm2。②增加高效農業園區、蔬菜瓜果基地、設施農業獎補項目基地的數量,充分發揮農業示范具有的帶動效應。③將針對農產品安全質量所開展的工作視為重心,增加農產品樣品的檢測數量,保證合格率,落實新認證,增加標準示范基地的數量,創建示范鄉鎮,并增加監管示范站的數量[7-8]。
2.4? 改善生態環境
①落實肥藥雙減政策,為農業面源防治及相關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實踐證明,肥藥雙減可以使農業面源治理的力度顯著加大,對綠色生產技術應用的力度自然也會有所加大。②提升耕地保護質量,大力推廣配方肥,建設有機肥替代減肥增效示范片,真正做到水肥一體化。③通過嚴格督查、強化責任及全面防控的方式,管理秸稈禁燒和利用的情況。④加強疫情防控力度,對病死生豬進行無害化處理,阻斷病原的傳播,切斷病死禽畜進入市場的渠道。2019年肥西縣對養殖場進行排查的次數高達12 000余次,防控非洲豬瘟的成效顯著[9]。
3? 結束語
要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得到保障,不僅需要政府部門提供政策上的支持,還需要各部門明確自身肩負的義務與責任,共同管理現存問題。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安全事件發生的概率,為所提供農產品的安全和健康提供保證,肥西縣農業也能因此獲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王洪亮,王滔,李林.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治理的對策探討[J].吉林農業,2019(20):84.
[2]史華鋒,馮麗娟,孟曉民,等.運城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現狀與思考[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9,31(6):21-23.
[3]陳永龍.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問題與思路——以肥西縣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8):104-106.
[4]劉毓俠,于傳宗.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北方農業學報,2004(6):1-2.
[5]張曦.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南方農村,2013(8):56-58,69.
[6]賈樹妍.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5):7-8.
[7]李臻楨.淺論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問題及其對策[J].南方農業,2017(18):69-70.
[8]王海東,王彥彤.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4(7):90-91.
[9]劉玉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突出問題及對策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5(20):82-83.
(編輯:李唯哲)
作者簡介:張海柱(1979—),男,安徽肥西人,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