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行?段凱文
【摘 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基于當前教育督導工作不能滿足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工作需求的現狀,應從健全督導隊伍、積極開展工作、加強理論研究等方面強化高職院校思政課教育督導工作的改進措施,以保障和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
【關鍵詞】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督導;問題;措施
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而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立德樹人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如何,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養。習近平總書記在最近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因此,著力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是歷史賦予思政課教師、教學管理者以及有關教育行政人員的共同使命。而當前高校中的高職院校,有其獨特的生情、師情、校情,提高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效,筆者認為應加強教育督導。
一、督導工作力度與教學工作需要不相稱
1、提高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效亟需教育督導
加強教育督導是建立現代教育體系的迫切需求,而對于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而言,筆者認為更有教育督導的必要性。
(1)確保高職院校切實重視思政課需要加強督查。提高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有賴于高職院校對思政課的切實重視。近十多年來,中央多次強調高校要重視思政課教學,但居筆者了解,高職院校對思政課的重視程度普遍不及專業課。例如在師資數量不足時,專業課教師往往優先引進,思政課教師則往往先考慮校內其他課少或無課教師轉崗解決;在外出培訓、課程建設方面,也總是專業課教師、專業課程優先。也就是說,高職院校對思政課的重視不到位,與中央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之一是,高職院校主辦方政府對高職院校承辦者校方管理人員的辦學行為監督不夠到位。在政府缺乏監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的承辦者往往從學校利益出發,忽視那些象思政課教學那樣的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工作難度大、見效慢且效果難以顯現,社會效益大于學校自身效益的工作,而重視那些簡單易行、短期見效、自身效益明顯的工作。鑒于此,要使高職院校切實重視思政課教學,就需要政府對高職院校加強督查。
(2)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需要有關方面積極指導。 高職院校不僅對思政課的重視程度與中央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其思政課教學實效與中央的要求和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也有較大的差距。縮小這一差距,“督”固然重要,但關鍵還是在“導”。因為思政課教學這一育人工作具有復雜性、特殊性,正如要求人們做到實事求是一樣,強“督”只能使其不敢不實事求是,善“導”才能使其愿實事求是和會實事求是。做好“導”的工作對高職院校思政課尤為重要,眾所周知,高職生素質整體不及本科生,他們學習熱情低,對思政課教學普遍缺乏積極性。加之高職院校思政課師資數量和素質相對偏低,面對涉及面廣的思政課教學內容,有的教師對部分教學內容不能吃透;對于大班課如何改變學生消極聽課的狀況,很多教師感到束手無策;面對課堂紀律的要求與教學效果的追求,不少教師不知哪些宜講,哪些不宜講。解決這些問題,校內教師相互交流,甚至校際間交流固然是條途徑,但如果有一個既能督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又能指導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工作的專家隊伍,將能很好地滿足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的工作需要,促進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效的提高。
2、對高職院校思政課的教育督導工作相對落后
以上從理論和現實的角度闡述了加強高職院校思政課教育督導的必要性,但現實中政府對高職院校思政課的教育督導工作又相對落后。
(1)督導隊伍不夠健全。目前與高職院校思政課教育督導工作有關的隊伍有兩支,第一支隊伍是督學和教育督導評估專家,第二支隊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這兩支隊伍中的成員大都是兼職督導工作的相關學校的教育名家,他們本身事務繁忙,難以抽出較多的時間來從事教育督導工作。另一方面,第一支隊伍中的人員從事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的少,他們適宜對高職院校思政課開展專項督查,但在指導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工作方面難以發揮作用。第二支隊伍中的人員多為本科院校專家,他們對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情況有些不熟悉,其指導的針對性會有所減弱。
(2)督導作用有待增強。督導作用有待增強表現在二個方面:一是督導工作不連續。據筆者所了解,近十多年來年,上級部門組織的對高校思政課建設情況的督查有兩次。一次是對思政課“05方案”實施情況的督查,一次是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后,有關部門組織人員對高校包括思政課在內的思想政治工作情況進行過督查。其他時間更多的是要求各高校上報思政課教學情況材料而已。對于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這么重要而又相對薄弱的工作,這樣的督導顯得力度不夠。二是督導工作不全面。教育督導工作,既有“督”,又要“導”,重“督”貴“導”。但同當前其他的教育督導工作一樣,思政課教育督導是重“督”輕“導”,忽視督導情況的反饋和跟蹤。
二、改進思政課教育督導的主要措施
1、健全機構隊伍
針對以上情況分析,今后在教育督導機構隊伍建設方面可進行以下幾方面的調整:一是省督學和省教育督導評估專家中適當增加包括高職院校在內的高校思政課教學專家;二是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中應有一定比例的高職院校的專家,或像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那樣,下設“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分教學指導委員會這樣的機構。[1]三是吸納一定比例的能承擔思政課教育督導專職工作的人士(含退休人員)加入到督導隊伍中來,使思政課教育督導隊伍專兼結合,優勢互補。四是明確督導機構和人員的工作職責。可以像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一樣制定章程,[2]明確督導機構和人員的工作職責、任務,以便機構和人員發揮作用。
2、積極開展工作
(1)定期開展。思政課教育督導要定期開展,并使之成為常態。讓督導工作做在前面,積極預防思政課教學質量滑坡,引導思政課教學不斷邁上新臺階。要改變過去等工作出了問題再去督查的消極方式。
(2)科學安排。首先要做好計劃。思政課教育督導工作要事先有計劃,何時何地督導何事,宜事先有安排,并按計劃進行,以減少督導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其次要用好方法。要靜態督導與動態督導相結合。督導工作中既要以《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為要求對高職院校開展靜態督導,幫助高職院校發現問題和找出差距,更要針對高職院校為解決問題、縮小差距而制定的工作計劃,及其實施效果、進步情況等方面開展動態督導,克服重結果、輕過程的督導。督導工作要實。不能只聽匯報和看材料,座談和聽課也不能停留在形式上,要深入了解學校思政課教學的詳細和真實的情況,以便作出客觀準確的判斷,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要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對靜態督導中發現的工作出色學校應給予表揚、表彰,對靜態督導中發現的工作不夠出色,但動態督導中發現的表現出色學校同樣要給予表揚、表彰,對靜態督導和動態督導中均認定為工作落后的學校,則應給予批評和懲處,同時要對督導工作中弄虛作假的學校給予嚴厲批評。此舉可提高督導工作的實效,減少督導工作對學校正常工作的沖擊。要提高督導工作的針對性。工作中切實做到“督”“導”結合,力戒只督不導,同時要根據高職院校情況,有所側重。對思想上一貫不重視的學校,側重督;對思想上重視的學校,側重導。
3、加強理論研究
我國教育督導理論研究比較滯后,思政課教育督導方面的研究成果幾乎空白(中國知網上找到的相關論文,只是談及高校內部的教學督導工作)。人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督導隊伍如何建設、現行評估標準如何改進、工作如何有效引導等問題還比較模糊,需要理論研究來回答,并為工作開展提供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成立2016-2020年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607/t20160715_271957.html.
[2]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章程》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608/t20160819_275756.html.
【作者簡介】
陳智行(1969—)男,江西永新人,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段凱文(1987—)女,江西余干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教育質量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