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媒體領域的革新與發展,為更加多元化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新媒體環境下,人們接觸的信息形式更加多樣,信息傳遞的成本也逐漸降低。同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對傳播內容的要求也更高。播音主持行業作為傳統大眾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中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通過詳細梳理當前播音主持行業的現狀及新媒體環境的特點,探尋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的趨勢與方向,為播音主持行業的創新發展提出一定的建議,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播音主持;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4-00-02
一、引言
近年來,新媒體的發展勢頭迅猛,播音主持行業作為傳統大眾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中必然會受到一定的沖擊,并出現新時期的發展瓶頸。這對播音主持如何適應新媒體環境并抓住機遇提出了一定的挑戰。但播音主持作為連接內容與受眾的橋梁,其存在是有重要意義的,因此,播音主持不但需要跟隨時代潮流,在傳統共情能力的基礎上提升自身對節目形式的適應性,同時也需要拓寬自身的專業領域,充分結合觀眾的口味與自己的特質,全面提升播音節目的質量。
二、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現狀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相對而言傳播形式較為單一,在吸引觀眾注意力方面并不占優勢,這對主持人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播音主持行業卻更注重于主持人的外表,不夠重視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反而用明星領域的流量、粉絲數等來評價主持人的事業,造成播音主持行業創新乏力,流于表面的后果。對于,而在當今較為畸形的播音主持評價體系下,大家對于播音主持節目內容的關注逐漸減少,在節目創新方面未能實現一定突破。相對于節目傳達文化價值與批判思維的載體作用,對于流量及主持人外在特質的關注讓現在的播音主持節目更像是一場商業狂歡。但是觀眾對于節目內容的體驗感仍然會有所降低,造成整個節目單調乏味、關注度下降的后果。同時新媒體技術憑借其多元的信息傳播方式,增加了與觀眾的渠道與連接點,使得觀眾的審美水平及對節目制作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節目內容的創新有趣也越來越重要。如果播音主持人無法努力提升專業素養與綜合素質,整合節目內容并進行創新,便有可能會被時代與行業發展所淘汰,也很難促進播音主持行業的人才的進步與發展。
三、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機遇
(一)播音平臺多樣化
新媒體時代中涌現出了許多更加具有互動性的播音平臺,同時也為播音主持人展現自己獨特的主持風格與個人魅力提供了廣袤的平臺。傳統的播音主持人主要通過廣播以及電視節目主持,主持人可發揮的空間也有限。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播音平臺逐漸由原來封閉的空間轉變為一個開放的平臺。在制作端有更多網絡節目制作者逐漸參與其中,部分非科班出身,但有濃厚播音興趣愛好的人你可以通過許多平臺展現自己的播音天賦。在內容呈現方面,播音主持的節目形式也不再僅限于原來的音頻,短節目等播音形式頻頻涌現,為受眾帶來了更好的體驗。而且更新的播音形式及播音內容賦予了播音主持更大的自主權。播音主持人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創造出更為獨特更具個人魅力的播音節目。另外新媒體時代為播音主持人帶來了更大的曝光量。如湖南衛視出品的《奇葩說》節目所邀請的播音人員,其在節目中隨機應變、妙語連珠的精彩表現不僅是其在臺上收獲了觀眾的掌聲與認可,也為其播音主持事業增添了更多的光環。所以,播音行業要充分結合多樣化播出平臺的特點,在提高節目內容質量的基礎上積極投身于更富多樣化的播出平臺,推動節目的快速發展。
(二)播音形式多元化
由于新媒體包容的環境,吸引了其他背景的諸多參與者,節目形式內容也得到了極大的擴展。現正逐步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方向。新媒體環境下的播音主持節目相對于傳統播音主持節目更加有趣多樣。傳統播音主持節目對主持人的要求較低,節目內容相對比。主要是依照提前寫好的底稿進行播音,重點是通過音調變化起伏較好的為觀眾傳達一定的信息。總體而言,傳統播音形式以音頻的傳播為主。隨著多媒體時代的來臨,播音設備增多,播音的形式也相應增多,能夠為觀眾帶來更多感官上的刺激。
在新媒體大環境下,大眾對播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播音主持行業其他背景人員的介入也使得節目更具有創新的可能。在此背景下播音主持人不僅僅是內容的傳達者,更是一個話題的主導者與參與者,極大地提高了觀眾的參與度。因此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需要扮演好節目內容與觀眾之間的橋梁作用,在內容上不斷創新,同時培養自己的應變能力,使播音節目能夠更加通俗易懂,且對觀眾保持長效的吸引力。
四、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行業的創新發展策略
(一)提高自身專業素質與應變能力
播音主持行業在新媒體環境下產生了快速的變化與突破性的成長。由于信息傳播方式的簡化和傳播速度的加快,人們對一成不變的內容的關注度逐漸降低,這一方面需要播音主持人能夠對日常生活中的熱點新聞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在節目中適當地加以運用,另一方面也需要播音主持人更快地獲取現場信息并進行處理,并且在表達過程中呈現出一定的邏輯感與美感。時效性較強的現場報道便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播音主持人在進行現場狀況的描繪時,需在短時間內組織語言,生動準確的傳達相關訊息,實現內容與觀眾的鏈接。因此,播音主持人應當結合自身的發展方向和節目的需求豐富自己的播音主持專業知識體系。
(二)形成自身獨特的主持風格
不同節目對播音主持人的風格要求不同,而在當前媒體環境下,觀眾對于播音主持人的風格也呈現出更加多樣化的偏好。無論是嚴肅認真還是詼諧幽默,只要能很好地結合節目內容,達到一定的節目效果,都會受到觀眾的喜愛。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最后觀眾的需求明確自身主持風格,播音主持人也需要結合節目的格調與特色不斷調整自己的主持風格,使自己在觀眾心目中擁有較為固定、獨特的形象定位,與觀眾的感情產生很好的鏈接。
比如在一些綜藝節目中,觀眾對于詼諧幽默的內容感興趣,對播音主持人的幽默感要求較高。播音主持人需要認真體察節目現場的需要,通過技巧性的幽默手段增強節目的娛樂效果,以達到引起觀眾共鳴的目的。
(三)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播音主持人在媒體多樣化、信息更新速度極快的時代背景下,需要通過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質和跨界能力,從而實現節目內容的豐富與內涵的提升。播音主持人的綜合素質與跨界能力一般而言體現在其應對觀眾對于多樣化豐富的節目內容的需求時,合理分配其被賦予的資源與權力上。而且,完備的知識體系在給觀眾表達時可以提高自己的魅力。綜藝才華有助于圈粉,在短期內提高播音主持人的曝光率,收獲觀眾的喜愛。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知識積累,形成一定的思維體系與價值觀念,在播音主持過程中良好的把控現場氛圍,保證高質量節目內容的輸出。
(四)注重與觀眾的互動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互動接口已經十分普及,各類節目性方面也都有所加強。傳統封閉式的播音主持方式并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因此播音主持人可以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結合,在節目當中適當的采用各類社交媒體與觀眾進行互動交流,拓寬播音節目的受眾范圍,增強節目的粉絲效應。
五、結語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行業的競爭也將更為激烈。播音主持人要敢于迎接挑戰,從提升個人素質入手,對播出節目的內容和形式不斷調整,同時根據觀眾需求積極調整播音風格,在播音主持風格方面做到獨特且穩定。播音主持人還需要注重知識面的擴容與思維深度的提煉,積極整合各類傳播技術與互動方法,以過硬的專業素養與積極獲取觀眾的認可與喜愛,并推動播音主持行業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沈怡育.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創新發展趨勢研究[J].科技傳播,2019,11(20):49-50.
[2]王蕊.新媒體大環境下播音主持人創新發展趨勢研究[J].視聽, 2019(08):145-146.
[3]馬東麗.播音主持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中創新發展[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15):88-89.
[4]廖曼郁.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創新發展[J].傳播力研究,2019,3(13):245-246.
[5]葉建蕓.播音主持藝術在新媒體環境中的創新發展策略[J].傳媒論壇,2018,1(22):71.
[6]賈喻翔.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創新發展[J].新聞傳播,2017(1):65.
[7]程旭.論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創新發展[J].西部廣播電視,2015,365(21):12.
作者簡介:薛銘欣,女,漢族,河南鄭州人。研究方向:播音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