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豪 陳世新 葉金韓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從吃飽穿暖變為了追求品質生活,購物能力得到了直線提升,物品更新換代快速,導致大量的物品閑置,占用了大量的空間。為此,人們開始借助于二手平臺進行交易,處理自己的閑置物品,對物品進行二次利用。本篇文章對二手閑置物品進行了簡要的介紹,探究了在互聯網+背景下,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進行運營的模式,希望能夠推動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運營模式
根據調查分析,發現經濟水平的提升,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出現了一定的轉變,更加的追求品質,享受生活,并且響應國家政策,對自己閑置的物品進行處理,這為二手交易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能夠獲得巨大的經濟收益。
一、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
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指的是并不是第一次進行轉手的交易方式,這能夠對物品進行二次利用,使其發揮最大化的作用。通常情況下,進行交易的方式主要有對二手物品進行的出售、對二手物品進行的購買、在相關平臺進行的寄賣、對二手物品的交換等。根據相關政策的頒布,國家大力支持發展分享經濟,其和共享經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最明顯的一點是分享經濟改變了閑置物品的所有權和使用者[1]。伴隨著互聯網被普及到千家萬戶,二手交易的方式也出現了一定的改變,從線下活動變成了線上活動,借助于平臺進行交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比如說只二、轉轉、咸魚、我轉、紅布林等,讓舊愛重新成為了別人的新歡。
在運行過程中,主要由賣家在平臺上展示自己的商品,并對相關信息進行介紹,由二手平臺來進行擔保,銷售這一物品,之后再將售賣所得資金轉給賣家。
和傳統的面對面二手交易進行比較,互聯網+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能夠不受時間和地區的制約,使交易更加的便利,提高了交易物品的成交概率,豐富了進行交易的種類。
二、互聯網+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運營模式
(一)C2C模式
C2C模式下的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為買賣雙方提供商品的信息以及雙方的信用評估并對資金進行了擔保,但是對商品的選擇和銷售需要人工進行,交易談成后由賣家自主寄出。比較常見的平臺有閑魚以及轉轉。將閑魚作為例子,可以發現在閑魚中從事相關工作的大部分為獨立的個體,賣家和買家能夠按照平臺提供的信息進行選擇,達成彼此的目標,但是并不提供對產品的質量檢測服務,也不承擔物品的配送工作,進行的交易工作需要雙方進行討論決定。到了2019年,閑魚用戶已經達到了3億,成交量高達千億,并按照不同的類型成立了相關的魚塘,以此來滿足人們的需求。在這里,人們不僅能夠滿足自己的購物需求,還能夠和其它用戶進行溝通、形成相同的愛好群體。根據分析發現,這一模式比較的獨立自主,使人們能夠進行主觀的選擇,運營成本比較低,但是由于交易是自主進行的,平臺并不會對其進行控制,很有可能由于彼此之間互補信任而導致交易無法順利的進行。
(二)C2B模式
C2B模式下的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會首先對物品進行回收,商品交易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比較典型的平臺是回收寶。其依靠大數據來進行計算,從而準確的評估商品的價值。進行回收的方式比較多樣,比如說郵寄、上門服務、線下店鋪回收等,從而使回收工作能夠更加迅速的完成。對回收的商品進行處理,使商品再一次產生價值,之后再進行二手交易,由平臺來對商品進行篩選,可信度比較高,能夠增加商品的成交量。但是,由于平臺在進行收購時需要花費資金和人力,成本也比較的高[2]。
(三)C2B2C模式
C2B2C模式是處在以上兩種交易模式的中間類型,由買房自己和售賣者進行溝通,確定彼此能夠接受的價格之后,賣方將需要出售的貨品寄給平臺進行質量檢驗,通過質量檢驗以后,由平臺交給買家,商品成功銷售之后,平臺收取一定的費用,這是未來的主要發展模式,比較常見的交易平臺有:胖虎。這能夠對雙方進行的交易做出管理,對商品進行鑒定,能夠使交易雙方更加的信任彼此,但是因為在這一模式下,平臺成為了第三方,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導致其成交量可能會有所下降,并且對商品進行鑒定等相關的工作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較為高昂。
三、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的不足之處和改善措施
第一,目前大部分的二手閑置交易平臺開始進行轉型,希望能夠以C2B2C模式進行運營,但是由于平臺缺乏專業的人才,在進行評估時很可能帶有主觀色彩,導致于評估結果并不精準,為此,平臺可以和專業機構進行合作,確保商品的質量。
第二,目前二手閑置物品市場有著非常良好的發展前景,部分人員為了牟取利益,創辦了一些并不專業甚至是販賣山寨物品的交易平臺,這并不利于交易的公平公正,損害了人們的利益。因此,必須要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為二手閑置物品市場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3]。
四、總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物品的更新換代越發頻繁,二手閑置物品平臺的發展成為了一種必然,能夠最大化的發揮出物品的價值,有利于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為此,相關部門必須要重視二手閑置物品平臺的正規性,充分保障購買者和買家的利益。
參考文獻:
[1]趙永剛,趙思佳,張嘉,劉浩東,張莉雪,葛曉燕. “互聯網+”模式下的高校二手物品交易平臺研究[J]. 中國市場,2019(29):185-186+192.
[2]陳德剛,吳戀,趙建川,冉龍旭,高麗,胡成巧. 換嗎——大學生閑置物品交換微信平臺設計與實現[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13):273-275.
[3]徐敏捷,冉茂剛,于洋,劉雅銣,柳昊良. 高校閑置物品調研及租售平臺構建分析——基于福建省三所高校實地調研數據[J]. 中國商論,2018(27):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