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
摘要:工商管理工作開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其整體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對企業經營水平提升具有明顯影響,對市場運行秩序具有直接性的影響。在時代發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對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本文在分析工傷管理信息化建設重要意義的基礎上,提出了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設的不足之處,針對實際工作開展的需要,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為工商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做出貢獻。
關鍵詞:工商管理;信息化;提升策略
信息化建設體系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工商管理工作開展的水平,對于市場管理和運營的規范化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由于傳統管理思維模式等方面的影響,使得信息化建設的實際進程較為滯后,實際運行的各個方面還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深入研究并分析這些問題,借助各種渠道解決和處理這些問題,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在傳統的工商管理工作開展流程中,受制于管理條件的限制,使得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各項制度內容無法深入實施,對于企業經營過程中所存在的違法違規現象無法準時發現,使得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現象無法及時得以處理。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統,全面提升工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深度,首先能夠提升促進企業經營水平的提升,及時收集到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針對企業經營不合規、不合法的環節,及時予以糾正和處理,從而更好的幫助企業實現快速發展。其次是能夠為企業更好的開展服務,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市場風險類型不斷趨于多樣化發展,單純依靠粗暴的管理方式,無法從根源上解決這些問題,利用信息化平臺分析這些問題,及時對相關企業開展法律指導,能夠確保企業更加自覺的遵守法律法規,積極主動的配合工商管理工作。再次是基于信息化技術手段,能夠提升信息傳播速度,擴展企業決策流程中信息應用范圍,為確保企業公平競爭做出重要貢獻。
二、信息化背景下工商管理中的問題
(一)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
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涵蓋企業經營和市場管理的各個環節,不僅內容體系較為復雜,而且內容較為混亂,不同管理要素之間的影響關系較為復雜。而信息化建設不僅要依賴于基本的硬件建設,更重要的是要依賴于軟件平臺管理,這對于工商管理部門來說,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在資金投入不足的情形下,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不夠完善,不僅對日常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在企業服務和市場監管方面存在嚴重不足,對工商管理部門運營形象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二)信息化建設模式落后
信息化建設模式對工商管理工作水平具有直接性的影響,在傳統管理模式下,由于管理經驗和管理技術方面的欠缺,使得信息化平臺的應用受到極大限制,尤其是信息化平臺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無法將信息化管理技術與傳統工作模式有機結合在一起,無法將信息化平臺所具有的效率切實發揮出來[1]。同時,部分工作人員對于信息化平臺建設的重視程度不足,在學習和應用方面投入力度不足,使得信息化平臺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較為明顯的不足環節,對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三)信息化建設標準不完善
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信息化技術自身變革速度不斷加快,對于行業的推動作用也愈加明顯,因此對信息化建設的標準要求也不斷提升。在相關規范標準建立不夠完善的情形下,不僅系統內部工作程序會出現紊亂或者對應錯位的情形,而且不同區域的工商管理部門之間的數據傳輸還存在無法對應的情形。在正常情形下,這方面的問題不會對實際工作造成影響,但是在交流互動或者需要對某些企業信息進行重點采集時,將會造成實際工作出現困難,進而造成工作內容與實際要求之間出現偏差。
(四)網絡安全水平有待提升
工商管理部門信息化管理平臺上存在企業多方面的信息內容,在互聯網系統工作模式下,如果對網絡安全防護建設的重視程度不足,將會出現嚴重的信息泄露隱患。網絡安全水平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安全防護措施不足和人員安全意識不足兩個方面的原因。安全防護措施是工商管理系統正常運轉的首要屏障,在病毒防護系統建設不足,數據分析系統不夠完善,同步異地存儲運行體系不完善的情形下,將會直接造成數據信息泄露、信息丟失等問題,不僅會對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會給相關企業的正常經營造成嚴重危害。同時在相關人員在進行操作過程中,由于安全防護意識不足,沒有依照相關程序進行規范化操作等方面問題的影響,使得系統運行過程中存在各種不同的安全隱患,進而給實際工作的開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提升工商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一)提升信息化建設投入
信息化軟硬件建設方面的投入是工商管理部門提升工作水平的基礎,在目前的工作模式下,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不僅需要建立在管理平臺建設方面,而且對工作流程中的數據采集具有較高的要求。在信息化硬件環境構建中,必須從數據采集的末端開始入手,改變傳統工作模式中單純以人工模式來采集數據資源的情形,利用相應的設備直接對數據進行收集和輸入,不僅能夠全面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提升工商管理工作的精度,而且還能夠避免由于紙質檔案管理存儲能力有限而出現的數據丟失情況[2]。在這方面的建設中,不僅需要加大資金投入,還需要強化頂層設計,以省級管理部門為整體出發點,結合管理工作開展的實際要求來對工作平臺進行優化,從而確保實際工作的針對性。
(二)改善信息化建設模式
信息化建設工作開展對實際管理效率具有直接性的影響,單純從領導部門管理的需要出發,常會使得信息化平臺和運行系統的人性化不足,給基層工作人員實際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需要強化對基層工作人員的調研,了解基層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盡量減少信息化系統運行中的層級限制,降低信息化平臺應用的難度,提升信息化平臺工作人員應用的便利性。同時,還應當強化對工作人員的技能培養,通過多種渠道構建工作人員培訓途徑,為工作人員提供更多的提升機會,從而為實際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完善信息化建設標準
工商管理工作開展中,標準化建設標準的建立,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日常工作效率,還能夠為提升管理工作的統一性和規范性奠定堅實的基礎。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在國家工商管理部門構建統一標準化體系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情況對標準化體系進行健全,結合管理內容和考核管理對實際內容進行規范[3]。同時,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設是持久性的工作,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根據政策調整和市場經濟管理的變化進行對應調整。在標準化體系應用過程中,應當將各項管理內容深度落實到位,及時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和監督制度,有效提升信息化建設標準。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促進整體工作水平的提升。
(四)提升網絡安全水平
網絡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是工商管理信息化管理工作開展的必然要求,在信息化系統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存在多種復雜的企業管理信息。這些信息內容對企業正常經營的開展,對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落實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要提升網絡安全水平,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強化技術層面的建設和監管,通過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有效保障各類信息的安全性。二是要提升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堅決杜絕由于內部管理不健全而造成的信息泄露現象。
四、結束語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必然要以信息化技術為運行基礎,同時在信息化推行過程中也會出現各個方面的問題。對于相關部門來說,必須強化對信息化技術應用的重視程度,加大信息化平臺建設的力度,強化信息化建設的標準,全面提升網絡安全水平,在此基礎上才能夠確保信息化技術的職能全面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6]白若羽,孫長更.工商管理信息化發展及策略探析[J].納稅,2019,13(10):277+279.
[7]馮濤.淺議工商管理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3):186-187.
[8]謝顯志.工商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