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飛 戴國榮



[摘要]目的 探討強化健康認知護理對住院冠心?。–HD)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3~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CHD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盲選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強化健康認知護理,比較兩組疾病知識知曉情況、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和護理依從性評分。結果 觀察組的疾病知識知曉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后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強化健康認知護理能使住院CHD患者獲取更多疾病知識,幫助其有效緩解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提高護理依從性,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健康認知;冠心病患者;焦慮評分量表;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473.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20)2(a)-0217-03
Effect of intensive health cognitive nursing on nursing effect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IANG Yun-fei? ?DAI Guo-ro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Wuyuan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Wuyuan? ?33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health cognitive nursing on the nursing effect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Methods From March to December 2018, 96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H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blind selection method, 4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tensive health cognitive nursing. The knowledge of diseas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were compared. The scores of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nursing complianc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knowledge of disense score in the ob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complianc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health cognitive nursing can help inpatients with CHD acquire more disease knowledge, help them effectively alleviate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improve nursing compliance. The clinical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 word] Health cognitio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xiety scale; Compliance
冠心?。–HD)作為心血管疾病,在臨床較常見,動脈粥樣硬化使冠狀血管狹窄,引起心肌供血障礙,可細分為隱匿性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臟病、猝死5類,臨床中常分為穩定性CHD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1]。CHD在中老年群體高發,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提升,近年住院CHD患者逐年增多,部分患者在治療期因對CHD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存在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導致護理依從性差,影響臨床治療效果[2]。護理人員應改變常規護理模式,強化健康認知護理,增加患者對疾病、康復、服藥、運動等相關健康知識的了解,保證住院CHD患者能積極配合護理工作[3]。本研究探討強化健康認知護理對住院冠心病CHD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CHD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盲選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8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0例;年齡57~81歲,平均(69.21±4.33)歲;病程1~8年,平均(4.51±0.87)年。觀察組中,男23例,女25例;年齡55~79歲,平均(67.54±4.27)歲;病程2~9年,平均(5.53±0.49)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與WHO CHD診斷標準[3]符合;②患者及家屬愿意配合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排除標準:①器官性疾病、心力衰竭、重度心肌梗死患者;②精神障礙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對住院患者病情進行監測,依據患者恢復情況,對治療方案做適當調整,告知患者正確的服藥方式、劑量,保證病房內溫濕度適宜,并在飲食、運動方面為患者提供指導,使其按計劃執行。觀察組強化健康認知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實施主管護師包干制,與患者及家屬交流,針對患者疾病、健康知識知曉情況,為患者提供一對一指導,向其普及相關疾病、藥物及飲食、運動注意事項,突出健康教育針對性,糾正患者認知偏差,鼓勵其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疾病。②心理疏導:與患者溝通,明確其訴求,依托情緒療法、音樂療法等,為患者疏解身心,帶患者進行深呼吸、肌肉訓練,主動關心患者,幫助其緩解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積極配合護理及治療工作。③穩定情緒:依據患者情況及護理要求,準確把握其情緒狀況,發現患者的消極、負面情緒,向患者灌輸正確觀念,指導患者放松訓練。護理人員應強化健康認知護理,與患者面對面交流,依據患者訴求,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認知行為干預,時間控制在30 min,健康認知護理頻率以5次為宜。④認知產生:主動引導患者,以免患者對自身病情、護理工作等產生錯誤認知,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服藥、飲食、運動習慣,提高患者依從性,改變不良生活方式。⑤家屬宣傳:依據住院患者病情、心理狀況等,對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告知其相關注意事項,呼吁其向患者傳播健康知識、正能量等。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統計兩組的疾病知識知曉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依從性評分,進行比較分析。
①疾病知識知曉評分:為患者發放醫院自制調查問卷,內含疾病知識、健康知識兩部分內容,每部分分值10分,得分越高,表明CHD知識知曉度越高。②SAS和SDS評分[4]:SAS分界值50分,分輕度焦慮:50~59分;中度焦慮:60~69分;重度焦慮:≥70分;SDS分界值為53分,分輕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3分。焦慮、抑郁程度與分值成正相關。③依從性:采用醫院自制問卷對患者調查,包括服藥、飲食、運動3個方面,單項分值10分,得分越高說明依從性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疾病知識知曉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的疾病知識、康復知識知曉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護理前后SAS和SDS評分的比較
兩組護理前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后的SAS、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護理依從性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服藥、飲食、運動依從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CHD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臨床癥狀為心肌缺氧、缺血、壞死。炎癥、栓塞等導致管腔狹窄、閉塞等也屬于CHD范疇[5-6]。本病發病率非常高,在老年群體中多發,使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倘若治療不及時,甚至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威脅[7-8]。在住院期間,對CHD患者進行護理干預[9-10]。但以往常規護理模式過于單一,僅從病情監測、飲食、運動、服藥等方面對患者實施護理,忽略了健康認知的重要性,效果不佳,亟待優化和改進[11]。調查可知,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使患者生活質量明顯降低,軀體癥狀加劇,對患者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危害。據研究,CHD患者與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樣,在臨床治療中,容易受外部環境、情緒等因素影響,繼而出現負面情緒,CHD患者出現負面情緒的概率高達30%以上,負面情緒長期積累使人體糖皮質激素持續低水平升高,加重心血管疾病同時,還會誘發炎癥問題,這足以說明健康認知護理的重要性[12]。近年,健康認知護理開始在臨床應用,使CHD住院患者護理工作更加科學、有效,針對性強[13]。
在住院CHD患者中強化健康認知護理,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對CHD相關知識具備全面認識,明確相關注意事項,積極配合治療,促進治療及護理工作順利開展。護理人員依托心理疏導,使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有效緩解,以積極的心態應對疾病,疏解心中的壓力,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護理人員還向家屬宣傳普及CHD相關知識,增進家屬與患者的交流,糾正患者認知,加強健康認知干預,呼吁患者主動配合相關治療及護理工作。該過程中,住院患者情緒控制不容忽略。護理人員應增強日常護理主動性,幫助患者克服負面情緒,使其能以正確的觀念、思維及積極的心態應對該疾病,并輔之以放松訓練,確?;颊吆粑h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并護理干預后能展現出較好的恢復狀態,增加患者對該疾病的認識,提高配合度,逐漸幫助患者振作起來,并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工作及生活,進一步增強臨床護理工作有效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強化健康認知護理,觀察組的疾病知識知曉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后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葉秀文等[14]研究證實,實施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護理,CHD住院患者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張云玲[15]的研究,對CHD心絞痛患者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兩組軀體活動受限程度、心絞痛穩定情況、心絞痛發作情況、對護理的滿意度及對疾病認知程度的評分均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上述5個維度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上述結果與本研究一致,提示健康認知護理能提高住院CHD患者疾病認知,幫助其緩解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使護理依從性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在住院CHD患者中強化健康認知護理,可使住院患者熟練掌握CHD知識,緩解負面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妍,王萍,李學文.知信行模式護理健康教育對冠心病患者行為習慣、自我護理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7,41(10):1100-1102.
[2]杜紅.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影響分析[J].中外醫療,2017,36(2):153-155.
[3]李晉霞.個性化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對心臟搭橋術患者認知性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4):166-168.
[4]虞彬,席建宏,周賢惠.延續護理干預對冠心病介入術后患者康復治療的認知效果[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7, 40(8):1118-1121.
[5]方丹.知己健康管理在門診冠心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25(5):673-676.
[6]于曉麗,于曉煥,葉杰.康復護理路徑對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心功能及運動耐力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8, 31(11):164-166.
[7]許曉嵐,黃伶智,李樂之.心臟康復微課程健康教育對冠心病患者疾病認知的影響[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8,38(10):164-169.
[8]張欣暢.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心理狀態以及治療后生活質量影響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7,23(20):176-177.
[9]丁紅英,唐歐杉,呂進,等.路徑化護理干預措施對冠心病PCI患者的護理效果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4):135-138.
[10]朱淑紅.綜合護理模式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療效、疾病認知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20):81.
[11]張玉芬,羅海霞.健康教育新模式對眼科住院患者疾病認知度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 36(19):2694-2696.
[12]帕麗達,海拉提.社區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5):28-29.
[13]劉海霞,張麗華,李甜,等.訪視護理干預對冠心病病人睡眠狀況和急性心臟事件發生率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8,43(2):259-261.
[14]葉秀文,丘春玲.冠心病住院患者圍繞可能存在不良心理實施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護理對患者生活質量提高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0):160-161.
[15]張云玲.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9):253-254.
(收稿日期:2019-06-27? 本編輯: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