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瑞揚

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技術學科綱要中明確指出:“信息技術課程旨在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時代生存與發展必需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基本態度與基本能力,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培養能夠適應信息社會發展挑戰的創造性人才打下基礎。”
一、微視頻的定義與特點
本文中的微視頻是指個體通過PC、手機、攝影頭、DV等多種媒體設備攝錄制作后,通過上傳互聯網、微信群、日常廣播教學而實現共享的簡短視頻,其內容廣泛、形式多樣,隨時隨地隨意是微視頻的最大特點,同時還具有傳播速度較快,便于攜帶等優點。關于“微課”和“微視頻”的概念,本文作出以下概念區分:微課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微視頻,是對某一個知識點的微教學,但其還包括微課件、微設計及其它的學習資源,是一個學習的資源包。而微視頻沒有內容的界定,可以是學生學習剪影,作品的相片視頻集,或是學生創作的過程錄像,微視頻可置于課前,也可置于課間或課后。綜合看來,微視頻的應用更為廣泛。
二、微視頻的介入在培養學生信息核心素養上積極作用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細化到信息技術學科,其核心素養包括了“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和“信息責任”四個方面。對小學生而言,應具體表現為對信息技能的掌握,并逐步養成自我探索技能運用的習慣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微視頻作為新型的學習媒介,能有效帶動教學模式的轉變,從而優化學習效果,進一步促進學生信息化核心素養目標的實現。
1.幫助學生化解知識難點
計算機知識具有抽象性、復雜性的特點。因此,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一門比較復雜、難度較高的課程。如果教師一味地采用口頭講授的方法,只會造成學生的理解負擔。如在教鍵盤指法的“連擊”指法時,教師如果通過講解的方法,告訴學生“連擊”就是該手指連續完成相應的擊鍵后,才回到基本鍵。如此抽象的語言概念,學生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但若換為一個小視頻,教師通過錄制手指在鍵盤上的操作,可以直觀清晰地進行指導,無需過多的言語解釋。學生按照視頻的演示進行模仿,就能完成“連擊”的操作。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主要通過講授的方式向學生單方面傳授計算機的操作知識,學生只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課堂學習氛圍平淡,學生興趣缺乏。同時,因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精神注意力未能長久集中,如若沒看懂或沒能及時記住操作步驟,那么在實操環節中就會產生很多問題。他們會舉手問老師如何操作,而不懂得如何自主思考去解決問題。微視頻的介入很好地幫助解決了這一教學難題。學生在享受觀看的過程中,積極思考,相互討論,碰到重難點知識時,教師可以暫停視頻播放,師生間進行互動交流。更為重要的是,微視頻可發布到學生終端,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選擇重看,操作過程中遇到困難也能在視頻回放中找尋解決的方法。信息技術課程中微視頻的列入,必將逐漸地培養起學生自主思考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尋求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
3.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
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有著顯著作用。微視頻應用于教學優化了課堂的學習結構,有利于創設合作學習情境。
如在《修飾文字》一課中,筆者將微視頻作為課的導入環節,配上相關的教學課件和資源包,創設了一個基于微課下的信息技術學習課堂。課前,教師將學習資源包發至學生端(資源包包括:微課視頻、課件、任務單、素材資源等)。課中,由“小豬佩奇”引入微課的學習,通過微視頻讓學生了解文字修飾的方法之后,發布“小豬佩奇挑戰任務單”,請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開展任務探索,組內同學可以通過重看資源包中的微視頻或課件,共同探討知識難點,互相幫忙,最終完成任務單。再以“我是小編輯”作為任務驅動,為學生創設個性化作品的創作空間(個人設計),學生自選喜歡的文章進行文字修飾。課的最后是交流和展示。本課以“微課+翻轉”的課堂學習模式,以任務驅動為主要的教學方式,有效地為學生創設小組合作及個性創作的學習情境。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積極主動地參與小組探索任務的挑戰,并學會以自己運用學習資源(如回看微視頻、閱讀課本)進行自主學習,操作水平高的同學幫帶著水平較差的同學,很好地解決了學生間學習能力差異的問題,學生不僅收獲知識,還收獲了合作學習帶來的快樂。
三、微視頻介入信息技術教學需完善的要點
微視頻的介入的確為教師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帶來了諸多便利和變革,但也啟發教師掌握更為扎實充分的教學策略去應對信息時代的新發展要求。其具體要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課堂學習模式的設計
微視頻只是一種媒介,并不能直接帶來精彩紛呈的課堂,所以,教師仍應將主要的精力置于教學環節的組織,緊緊圍繞培養學生信息核心素養的總目標對課堂的學習模式進行精心設計,為學生創設既能彰顯個性化學習,又有合作交流空間的學習情境。
2.切合學生實際制作微視頻
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制作出適合其學習的微視頻,避免枯燥的視頻講解,可加入卡通人物、動畫片等活潑的場面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既需要控制好視頻的難度和長度,也需要留下一點延伸空間以激活學生的思維。
3.不可忽略教師導學的作用
微視頻應用于教學能較好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但也切不可忽略教師的課堂管理、點撥導學的作用。在學生自學視頻和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深入到學生座位間進行巡視,及時發現操作知識漏洞,關注因能力差異而需協助的學生,以充分發揮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緊跟時代教育的發展趨勢,從“知識至上”主義轉向以“核心素養”培養為主要目標,從關注“教什么”到關注“學生學會什么”,充分利用微視頻在教學中應用的優勢,合理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逐漸提高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成為一個適應時代發展的、具有一定信息核心素養的新生代學習者。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