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 撫順 113122)
2010年10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公開征求意見公告,在保障措施中,明確提出要“扶持發展全民健身服務業”,“扶持大眾化體育健身休閑場所運營和體育健身休閑用品開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體育健身休閑產業。顯然,國家大力提倡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但重要前提是“科學性與安全性”,只有科學的健身才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才能真正促進全民身體素質的提升。
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群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開始有計劃地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瑜伽更是得到眾多女性的青睞。瑜伽集東西方文化之長,通過疏通人體經絡、穩定自主神經,來達到調節情緒、修身養性之目的。然而,伴隨著瑜伽的風靡,有關瑜伽損傷的報道也不斷見諸報端,由于瑜伽運動本身對參與者的身體素質也有一定的要求,再加之練習不當等各種原因,一些瑜伽練習者可能會受到運動損傷的困擾,比如頭部損傷、頸椎損傷、腰部肌肉扭傷、腿部肌肉韌帶拉傷等。調查顯示,練習瑜珈的人有四分之一都曾經受傷。因此,對于瑜伽運動,應該樹立怎樣的觀念,如何幫助廣大瑜伽練習者正確練習,讓瑜伽這項新興的健身運動得到科學、正確的引導與普及,讓更多的人接納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撫順市女性瑜伽鍛煉者。
(1)問卷調查法。
針對撫順市女性瑜伽鍛煉者的運動損傷及影響因素等進行調查。本研究共計發放問卷360份,實際回收258份,回收率71.7%,其中有效問卷247份,有效率95.7%。
根據研究目的,問卷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撫順市女性瑜伽鍛煉者練習瑜伽的運動損傷情況;
②影響撫順市女性瑜伽鍛煉者練習行為的基本因素以及練習行為不當的主要原因。
(2)數理統計法。
對于調查問卷,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 For Windows進行分析。
(3)深度訪談法。
通過面對面、電子郵件、QQ等方式,對撫順市女性瑜伽練習者、瑜伽教練以及體育心理學、體育社會學等方面的專家學者進行深入訪問,獲取第一手資料,以彌補定量調查深度信息缺乏的不足。
本研究針對“瑜伽損傷”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見圖1。瑜伽損傷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一是疼痛感滯后,專家認為,瑜伽有別于一般劇烈的體育運動,如打籃球、網球時扭傷腰和腳,即感疼痛,在各種瑜伽姿勢背后的傷筋卻一時難以被察覺,疼痛感往往在幾小時甚至幾星期后才慢慢出現;二是檢查困難,瑜伽運動損傷屬于軟組織受傷,多發生于關節、肌肉、韌帶和軟骨,普通X線難以辨認,往往容易被患者甚至醫院忽視。比如,在進一步的深度訪談中,就有受訪者這樣描述自己的瑜伽損傷:
從事教學工作的李小姐:我剛開始練習瑜伽的時候,對運動損傷了解得不是很多,練了兩次,每次練完都覺得腳踝這個地方被拉伸得厲害,當時沒太在意,因為瑜伽本來就是要讓身體舒展的,可是這個情況持續了一個多星期還沒有好轉,越來越疼,后來到醫院去檢查,醫生說是韌帶拉傷了,需要好好休息一段時間讓肌肉恢復。
圖1 受訪者是否有過瑜伽損傷
(1)認識偏差。
伴隨著這股“瑜伽熱”升溫的同時,因為練習瑜伽而受傷情況也頻頻出現,有的因為急于求成,沒遵循動作要領完成體位。通過深訪調查分析,瑜伽練習者存在的認識偏差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
一是急于求成的心理。瑜伽練習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有所成效的事情,從本質上來講,瑜伽是每時每刻生命力的實踐。然而,在調查中,一些受訪者急功近利,希望在短時間內達到修身塑形、改善精神面貌的目的;
二是只看重姿勢訓練,而忽視身心調理。當前在都市女性中廣為流行的是以注重生理效果而著稱的哈達瑜伽,哈達瑜伽主要由體位、呼吸控制、冥想和休息術四部分組成,缺一不可,其中尤以呼吸控制最為關鍵。可以說,呼吸是瑜伽修習的入門,鍛煉者在剛開始時由于身體僵硬一般很難找到感覺,但是如果呼吸控制練習得好,在呼吸的引導下,體位練習就可以逐漸提升,進而漸入瑜伽練習的佳境,相反,若是呼吸控制沒有練好,就偏離了瑜伽練習的本源,而僅僅是一種身體的操練。
在本次調查中,只有1/3(33.2%)的受訪者認為“呼吸控制”是瑜伽練習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有高達46.2%的受訪者認為“體位”是最重要的,另外認為“冥想”和“休息術”更為重要的人數比例分別是17.0%、3.6%。不難看出,仍有相當一部分瑜伽練習者存在認知誤區,如果不首先將呼吸控制掌握到位,即使瑜伽姿勢練得再完美也是枉然。
圖2 瑜伽練習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2)練習環境。
練習瑜伽對環境也是有一定的要求,所謂適合的練習環境有兩層含義:一是要有足夠的空間修習;二是要有融洽的練習氛圍,安靜、通風等都是基本要求。從本次調查來看,大部分鍛煉者都會選擇到專業的健身場館練習,但是也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群會經常在家中練習。
對于瑜伽場館來說,首先就是要給鍛煉者提供一個安靜優雅的環境,保證通風和供暖,置辦專業的瑜伽墊,盡量保持瑜伽教練的穩定性。從本次調查選擇的12家瑜伽健身場館來看,環境水平差別較大,有些場館位于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的公園附近,通風、溫度、濕度以及安靜程度都達到要求,可以給練習者提供很好的練習環境,有助于練習者情緒的調動;但是也有一些場館出于吸引人氣、租金等各方面因素而選擇在大型商場或是寫字樓中,盡管人氣很旺,但是場館的通風情況、安靜情況等很難保證。
如果是在家中練習,應該努力營造一種安靜輕松的氛圍,比如拔掉電話線,手機調成靜音模式,最好置辦專業的瑜伽墊子或者鋪上一條大浴巾、毛毯。
(3)瑜伽教練水平。
有學者曾經總結一名優秀的瑜伽指導員應該做到 “五家”:首先是表演藝術家,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淋漓盡致地演示給會員;二是演說家,將所擁有的健身理念傳授給學員;三是醫學家,能用瑜伽緩解某些身心疾病;四是雕塑家,通過瑜伽練習將學員的形體雕塑得更加完美;五是音樂家,每一堂課都使會員陶醉在音樂藝術的殿堂里。
從受訪者對瑜伽教練指導情況的反饋情況來看,撫順市瑜伽教練在“語言輕柔舒緩”、“保護幫助”、“動作示范”以及“修習講解”方面做得相對較好,但是在對“學員身體詢問”和“提示練習的適用性”方面還做得不到位,尤其是對學員身體的關注一項,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瑜伽教練沒有在上課前對學員的身體進行詢問。這種情況其實是存在較大危險性的,也成為瑜伽損傷發生的重要誘因。瑜伽雖好,但也不是人人適用。概況來講,長期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不宜進行高溫瑜伽練習,如:心臟病、糖尿病患者、癲癇病患者、腎臟疾病患者、嚴重的肝臟疾病患者、高血壓患者等;骨質疏松者練習瑜伽進度要慢,強度不可太大;椎間盤突出者要避免腰部過度彎曲的動作;處在生理期的女性不宜做倒立、腰腹高過胸部以及腹壓等幅度較大的動作。
表1 受訪者對瑜伽教練指導情況的反饋 n=247
(1)普及瑜伽理論教育。
所謂“理念是行動的向導”,健身運動也是如此,只有讓公眾樹立科學、健康的瑜伽練習觀念,才能真正達到強身健體、修養身心的目的。普及瑜伽知識,重點應從兩點著手:
一是提倡“輕瑜伽”的練習理念。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全民健身觀念的不斷科學化、理性化,一種以“形式靈活、強度適當、輕松愉快”為典型特征的“輕體育”健身理念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參與瑜伽運動的多數人群都是工作較為繁忙的白領一族,她們平日里既要應付繁忙的工作家庭生活,同時又希望自己能夠盡可能地抽出大段時間來進行瑜伽練習,往往是“力不從心”,反而成為一種練習的束縛,總是認為練習瑜伽就是要規范、專業。提倡“輕瑜伽”,即倡導瑜伽鍛煉者可以根據自身實際,在工作間隙或是休息時間,見縫插針地進行瑜伽練習。當然,時間隨意并不代表練習的科學性可以大打折扣,一些基本的動作規范和練習要領應該盡量遵守。比如,上班一族可以在休息之余利用辦公椅練習一些簡單的瑜伽上肢體位;辦事等待的間隙,可以練習一段瑜伽冥想或瑜伽休息術,這樣化零為整,都可以達到放松身心、調整狀態、緩解疲勞的效果;
二是要引導瑜伽鍛煉者要有恒心和毅力,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調查表明,有相當一部分的瑜伽損傷都是由于鍛煉者急于求成的想法所導致,她們希望經過短時間的練習就可以達成自己設想的效果,不考慮身體條件,忍痛強拉強壓。瑜伽鍛煉不是表演也不是比賽,它是一種個人身心的修煉,必須要遵循循序漸進的練習規律,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產生反面效果。
(2)建立社區練習場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社會文化不斷提出新要求、新期待,城市社區體育健身活動越來越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一種自覺行為,體育活動的目的已從單純的強身健體發展到集娛樂休閑、社會交往與強身健體為一體。當前,撫順市的城市社區健身場地的建設以及社會建設活動的開展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有相當多的小區陸續增添了一些基本的健身設施,提高了公眾體育鍛煉的熱情。但是,能夠滿足瑜伽練習條件的社區健身場館建設則基本為空白,與當前瑜伽的風靡情況不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