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讀寫結合是當前語文教學過程中較為高效的一種學習方法,通俗來講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閱讀和作文進行有機結合,從而讓學生在一種特定的教學場景中積累知識,增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并掌握其中的一些修辭手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本文主要對當前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方式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了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語文教學;讀寫結合;分析研究
語文學習的核心就是閱讀和寫作,閱讀在語文學習中是積累的過程,寫作在語文學習中是應用的過程,所以教師們將閱讀和寫作進行結合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教師們要加強對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研究,這樣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 讀寫結合概述
讀寫結合就是讓學生將閱讀和寫作建立良好關系,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實現同步進步的效果,找到閱讀和寫作之間的共通性,從而兩者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讀寫教育需要教師對閱讀和寫作這兩個模塊進行獨立學習之后再進行讀寫結合教育,根據教學發展規律和班級學生的總體情況,促使閱讀訓練成為寫作積累,為后期的寫作教學打好基礎,之后再利用寫作教學來反向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從而達到良好的語文教學目標。閱讀和寫作進行結合這種教育方式能夠大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師也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對學生進行課外拓展訓練,或者讓學生閱讀一些課外經典名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閱讀和寫作的結合并不是現代教育研究產物,而是我國古代語文不斷發展生成的,所以讀寫結合是符合教學實際的。同時,讀寫教育也是符合當前我國新教改要求,是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較為普遍的一種學習方式。在語文素養養成當中,需要各個環節的緊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實現。
二、 讀寫結合重要性分析
(一)對課堂學習的補充
初中學生課程較多,所以分給語文課程的時間相對較短,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很難留有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而且即使有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但是就我國目前初中教育狀況來看,每一個班級所容納的學生數較多,教師們只能在課堂上組織所有同學一起進行學習,這也導致了教師們很難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閱讀能力,所以教師也不能實現針對化教學。然而如果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結合,就可以很大地彌補日常教學中的不足,學生通過閱讀積累也能很好地提高自身語文水平,從而對語文日常教學工作也是一種補充。同時,學生通過閱讀能夠積累更多的名言名句以及各種優美的修辭語句,學生可以利用這些積累運用到作文當中,從而給自己的文章更加添彩。而且一些文學著作中會大量地使用一些語法或者會存在一些生僻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是一種積累,學生能夠認識更多的漢字,懂得更多語法。所以說讀寫結合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同時也是對語文課程本身的一個補充,學生也能利用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外拓展閱讀,積累更多的語文功底。
(二)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一個良好的學習方法能夠幫助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利用更短的時間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所以教師們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規劃。讀寫結合教學方法能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通過讀寫結合練習,也能不斷培養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學生還能通過這種學習方法進行演變,對于初中一些其他學科學習方法也能有所借鑒,所以初中讀寫結合教育方法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成績。讀寫結合其實是一種學習再鞏固,理論成為實踐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進行閱讀就是一個理論積累的過程,而學生進行寫作也就是實踐的過程,學生在進行寫作實踐時,能夠對閱讀過程中積累到的文學修辭進行運用鞏固,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當學生對相關文學理論有了一個很好的應用,那么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相似問題時也能很好地進行理解,并且學生的創造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三、 當前語文讀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閱讀時間過少
很多教師對于語文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沒有充足的時間來提供學生進行閱讀。而且很多教師只注重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將課堂教學內容重點放在課本上內容教學,而忽視了語文課外拓展教學。而且還有教師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讓學生大量進行習題訓練,學生只能掌握固定類型的習題解答,卻不能對一篇文章進行很好的梳理,更談不上運用閱讀中的一些金句來進行寫作。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自主學習積極性較差,所以他們很難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以及進行課外拓展閱讀,很多學生只是在課堂上跟著老師進行閱讀,學生在課余時間沒有進行充分的拓展訓練。一些語文閱讀文獻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初中生而言會有一些困難,學生學習主動性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二)教師對于學生的讀寫結合教學只停留在表面
很多教師在進行讀寫結合教育時,只是將教育工作停留在了表面,教師們不能利用閱讀材料對學生進行很好的教育,當前我國對于初中語文新教改規定,初中語文教學應當培養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興趣并且語文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當前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所以這樣的教學難免會出現一些弊端,教師們通過對學生進行閱讀教育主要是教授孩子們相應解題技巧,卻不能讓學生深入文章內容,在更深一個層次來理解文章,所以在傳統教育思想理念支配下的讀寫結合教育是無法提高孩子綜合素質能力,同時也不能讓孩子們進行適當的文學素養積累。還有很多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教育只是為了完成上級布置的教學任務,教師們的教學態度也不是很高,不能讓學生利用閱讀過程中積累的文化知識進行實際寫作運用。
四、 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實際應用策略
(一)注重方法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一個正確的閱讀方法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培養閱讀和寫作能力,閱讀方法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把握文章所蘊含的情感和內容。教師們要在閱讀教學開端首先進行閱讀方法的教學,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進行教學,從而更好地鞏固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起到的是引導性作用,教師同樣也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滲入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從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閱讀方法和技巧。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誦,從而學生就需要不斷揣摩文章中人物的心理色彩變化,從而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內容,這對語文學習也是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過程中,也要規范學生的寫作方法,同時教師在提高學生寫作方法時,不能束縛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需要做的知識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讓學生能善于運用自己平時的語文積累來進行寫作。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進行寬范圍閱讀,讓學生能夠見到不同題材不同感情色彩的文章,學生的視野也會逐漸地開拓,學生所積累的東西也就會越來越多,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素養,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教師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各類記敘手法和修辭方式的解讀,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而且教師同樣也要給學生普及一些歷史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當時寫作背景,從而更好地了解文章情感內容,這樣一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也不會僅僅局限于描寫當下的事物,能夠運用一些典故來對寫作內容進行渲染,從而更好地提高寫作質量。
(二)引導學生將閱讀和寫作進行結合
閱讀教學主要是為了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語文積累對于語文學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語文積累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但是語文積累得不到很好的應用,學生也是很難進行掌握的,所以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單單對閱讀內容進行講解,更多的也要讓學生進行應用,教師們可以組織學生結合閱讀文本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結構來進行模仿寫作,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也是應用的過程,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文章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學生在進行模擬寫作時,也會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更深的理解,同時,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得到很好地培養。模仿不是抄襲,是一種特殊的寫作手法,這也是基于學生自身的創造力進行寫作,學生要想提高寫作能力就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模仿訓練,學生在讀寫結合教育中可以對閱讀文章進行多次分析總結,找到文章寫作中心以及文中的一些修辭手法和段落布局,之后再進行一定的模仿寫作將所積累到的知識內化。
(三)作文思路的構思和閱讀教學相結合
寫作過程中的構思能夠為作文整體添彩,很多初中生雖然積累了很多作文素材但是在實際寫作是常常出現跑題的情況。教師們通過讀寫結合教學方式在閱讀過程中將作者構思方式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感悟和理解,這樣學生在構思時也會將文章思想層層遞進,提升文章整體水平。舉例來說學生在閱讀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時,魯迅先生將阿長人物性格外貌勾畫得淋漓盡致,首先描寫了在阿長身上發生的幾件事情,再從這些事情當中引出阿長的身世,所以這種文章結構的構建是值得學生進行學習的,教師們要利用好課本教材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對學生進行引導。
五、 結束語
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入讀寫結合教學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符合現實情況,這樣才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學習效率,同時還能實現教師們對課堂內容的整合。同時教師們還要讓學生做好課外拓展工作,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更多地進行閱讀,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教師們還要善于利用課本教材,利用對比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對不同文體文章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任安安.基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26-27.
[2]李德育.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情況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84.
[3]郭秋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方式分析與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4):55+57.
[4]王俊芳.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李鴻,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郭城驛鎮華峰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