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雯 楊夢穎 佘麗萍 姜玉 葛暢
[摘 要]基于2019年我國實現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萬億元的重大成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指出,鞏固和擴展減稅降費成效是有必要的。在2020年,要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持續減稅降費熱潮,采取多種措施穩定國民就業。在創造國民財富的重要組成中,個體工商戶扮演著活躍的角色。政府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能夠有效地節約個體工商戶成本,改善經營狀況,提高收入。文章通過實際調研,探究減稅降費政策對個體工商戶的扶持成效,為促進微觀個體創業,討論持續稅收改革的發展對策。實際調研數據顯示,減稅降費政策對于個體工商戶的扶持作用是十分顯著的。
[關鍵詞]“減稅降費”;扶持成效;個體創業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4.181
自2019年以來,我國推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個人所得稅改革、增值稅起征點提高和調整社保繳費基數等政策陸續發布實施。同時,大規模的“減稅降費”也惠及了作為市場主體經濟的個體工商戶,他們分布于工業、商業、餐飲業等眾多行業,大大緩解了社會的就業壓力。減稅降費的落實,降低了生產運營成本,減輕了負擔,推動個體工商戶的迅速發展。因此,為促進個體工商戶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有必要對減稅降費政策的扶持成效進行分析,探究個體工商戶發展的限制因素,為扶持微觀個體創業提出適當的對策建議。
1 個體工商戶“減稅降費”政策簡述
個體工商戶大多數為生產經營規模小、建賬能力不足的個人或家庭形式的工商業經營者,一般采用定期定額征收的納稅方式;具有一定情形的個體工商戶,稅務部門有權核定征收其應納稅額;只有少數個體工商戶擁有健全的賬簿憑證、核算準確,稅務部門對其實行查賬征收。對于個體工商戶來說,最主要的是涉及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其次還有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稅費。
(1)全面落實個人所得稅優惠。2018年10月,個人所得稅改革邁出第一步: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到5000元,即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由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年6萬元(月均5000元)。2019年1月,個稅改革邁出第二步:除了每年扣減6萬元和“三險一金”外,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年人六項專項附加,繳納個稅時也可扣除。
(2)增值稅起征點提高和相關稅費的減免。增值稅起征點適用于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的個體工商戶和其他自然人,因此實行定期定額征收的個體工商戶—個體雙定戶,將享受到免稅標準從月銷售額3萬元(按季9萬元)提高到月銷售額10萬元(按季30萬元)的優惠政策。如果銷售額未達到起征點的個體工商戶,免征增值稅;達到規定起征點,要依法計算并繳納全額增值稅。
對銷售額超過免稅標準的個體雙定戶,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再享減50%征收的優惠。廣告業個體戶不再征收文化建設費。
(3)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政策,穩步推動社保費征收體制改革。過去,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依據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在本輪減稅降費政策中,社保繳費基數改為以本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然后再核定繳費基數上下限,使得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可在本省平均工資60%~300%自愿選擇繳費基數。繳費基數的大幅度降低,避免了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因為覺得繳費負擔重而選擇不參保,形成了對低收入群體的制度性擠出現象。
(4)支持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政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持《就業創業證》 (注“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畢業年度內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就業失業登記證》(注“自主創業稅收政策”)的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36個月)內按每戶每年12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安徽省限額標準最高可上浮20%,為14400元。
安徽省對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從事個體經營的,采用最高限額標準,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144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5)加大對個體工商戶研發投入的支持力度。新《計稅辦法》將個體工商戶用于研發的單臺設備一次性稅前扣除的價值標準由5萬元提高到10萬元。即個體工商戶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開發費用,以及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而購置單臺價值在10萬元以下的測試儀器和試驗性裝置的購置費準予直接扣除;單臺價值在10萬元及以上的測試儀器和試驗性裝置,按固定資產管理,不得在當期直接扣除。
2 “減稅降費”政策對合肥市個體工商戶扶持成效的分析
2019年5月,合肥市人民政府數據顯示,“六稅兩費”減半稅收政策將惠及全市30余萬戶小規模納稅人,為大多數個體工商戶的發展提供堅實的政策支持,充分表明了合肥市減稅降費的力度之大。減稅降費政策持續發揮作用,支持個體工商戶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文章選取安大九龍街和合工大大學城兩片商業區域,在實際走訪100多家個體工商戶后,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從個體工商戶經營的范圍來看,餐飲業占50%,個體銷售占45%,維修類和其他類個體工商戶占5%。總體來看,對個體工商戶的實地調查主要在餐飲業和個體銷售上。在研究“減稅降費”對個體工商戶的扶持作用分析上,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問卷內容涉及減稅降費前后收入、銷售量對比、減稅降費知多少三大方面。經過問卷的數據整理和分析,發現“減稅降費”對個體工商戶的扶持成效總結為以下四點。
(1)稅費負擔減輕,可支配收入提高。新個稅改革之后,個稅起征點提高,個體經營者減輕了綜合所得應納的稅費;而增值稅領域的改革,直接給月銷售額達不到10萬元的個體經營者免去了增值稅。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了個體工商戶的稅費成本,直接增加了個體工商戶的可支配收入。
從受訪者的回答結果看出:在調研區域內,有40%的個體工商戶可以享受到減稅降費政策帶來的稅負減輕,可支配收入增加;對另外60%的個體工商戶來說,當前減稅降費政策對他們的影響不大,但隨著規模范圍的擴大,減稅降費仍會關系著他們的切身利益。一位餐飲業個體戶在調研中說到:“10—12月,我們的營業額約10萬元,按照老政策計算,需要繳納稅款3000多元。根據新近實行的減稅降費政策,我們基本上不用繳稅了,省下的錢能做更多的事情。”
(2)“減稅降費”降低經營成本,刺激消費。增值稅改革降低稅率,促使多個行業降低進貨成本。作為批發零售的個體工商戶,減少了生產經營成本,留有靈活的資金用于擴大規模,增加供給,刺激消費;從個人消費角度來說,減稅降費讓中國個體戶和消費者都間接獲益。
在調查一家體育用品店時,老板告訴我們:“最近兩年實體店生意不好做,進貨成本和人工成本越來越高,但這次減稅降費為我們節約了一大筆進貨成本。成本節省下來,我們的商品批發零售價格就相對減少一點,客戶見標價比之前低了,也就愿意下單自己喜歡的東西。”這種運作和經營管理方式,刺激消費者購買欲,釋放了市場經濟活力。
(3)宣傳培訓高效,基本滿足需求。匯總調研問卷得知,個體工商戶獲取減稅降費相關政策的渠道方式多種多樣,有25%的個體工商戶是通過稅務部門宣傳培訓了解的,40%通過電視新聞、微信平臺、今日頭條等多媒體獲悉,但仍然有35%的個體工商戶沒有聽過減稅降費。由此可知,通過網絡和稅務部門的宣傳效果較好,達到65%的推廣率。超半數個體工商戶表示,自己了解到的減稅降費知識基本滿足需求。
(4)助力經濟發展,占比逐漸提高。《市場星報》報道,合肥市市場主體增長率正實現“彎道超車”,成為中部首屈一指的創新型城市。截至2019年7月月底,合肥市個體工商戶實有市場主體累計507767戶,同比增長20.5%;資金數額達644億元,同比增長30.2%。
在減稅降費和供給側改革的大環境下,個體工商戶面臨著極好的機遇。市場上,個體工商戶由于信息不充分和管理技術落后而占據的劣勢,會隨著營商環境的優化而減弱,存在極有利的競爭關系,刺激微觀經濟主體的創業發展。
3 促進微觀個體創業的稅收政策持續改革
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時期,多種稅收政策同時出臺,全面推行,促進我國經濟市場的繁榮和創業的競爭力。減稅降費正是本階段稅收改革的主要內容,惠及企業和個人,具有明顯成效。為持續促進微觀個體創業的活力,在稅收方面應持續改革,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稅負,改善民生,穩定就業。
(1)持續減稅降費,確保普惠性全面落實。下一階段的稅收改革,要繼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實行特定群體和行業稅費減免,如對重點創業群體提供多渠道幫助、適當降低創業貸款利率等舉措。
深化稅費改革,擴大減稅降費覆蓋范圍,讓小本經營的個體工商戶也能享受到減稅降費政策。比如政府補貼減輕房租等舉措,實現納稅人主體稅負的明顯降低,全面惠及個體工商戶,使得微觀創業者可以感受到貨真價實的好處,提高獲得感,帶動經濟穩定發展。
(2)推動微觀創業個體稅收優化,完善主體稅種。瞄準個體主要負擔的增值稅、個人所得稅,有必要確保所有行業的稅負只減不增。統一個體戶等微觀創業主體的減免稅政策,對發展前景不樂觀的行業,適當降低征收率。
個稅將來可否考慮夫婦聯合申報、按照家庭人口扣除基本生活費用;專項附加扣除制度如何完善;綜合所得適用的45%的最高稅率適當降低等,都值得繼續優化;增值稅,雖然進入了立法階段,但仍要繼續改革。比如,對已經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的創業個體,如何完善計稅依據、稅率和進項稅額抵扣等,都需要進一步探討。
(3)從創業的關鍵點出發,加大政策優惠力度。明確個體創業關鍵環節和重點行業, 填補創業關鍵環節的稅收扶持空白區, 加大普惠性政策支持力度, 促進重點行業的規模擴大和行業升級。對信用良好的創業者、返鄉農民工等更具創業活力的典型群體,國家給予創業個稅減免等更多的政策;對經營困難、需要資金扶持的創業者,支持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進一步落實稅收支持微觀個體創業政策, 推動“大眾創業”。
參考文獻:
[1]何代欣,馬昆姝,王周飛.擴大就業創業市場的財稅政策取向[J].稅務研究,2015(8):10-14.
[2]單梓恒.淺議創新創業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效果[J].當代會計,2018(1):21-23.
[3]張念明.新一輪減稅降費的實施路徑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20(1):98-104.
[4]凌藝瑋.關于新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效應分析——以廣西為例[J].納稅,2020,14(2):6-7.
[5]孫繼群.砥礪前行 減稅相伴 稅收助力地方經濟發展[J].遼寧經濟,2020(2):8-9.
[基金項目]減稅降費政策對微觀個體創業的扶持作用分析——以合肥市個體工商戶為例(項目編號:20191035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