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蓮
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業能夠促進社會發展、國家繁榮,“雙創”是迎合時代發展的科學理念。高校圖書館承擔著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促進創新創業事業發展的重要職責?!半p創”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傳統服務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應根據新時期、新環境對服務模式進行相應的革新,符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需要。本研究可為“雙創”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轉變發展戰略、延伸服務功能、創新服務模式,從而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質量提供借鑒。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01-0071-03
關鍵詞:“雙創”;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
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雙創理念,“雙創”一詞由此走紅。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1]。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就要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至此,“創新”“創業”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高校圖書館是信息、知識的儲藏地,創新創業離不開信息、知識的支持,因此,在“雙創”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應主動根據“雙創”的特點和需要,在服務學生的過程中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必要的環境氛圍、信息分享和知識傳遞,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2]。
1 “雙創”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開展服務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雙創”時代背景下,無論是國家層面、社會層面還是個人層面都在不斷尋求創新創業,以適應時代的發展,緊跟時代發展脈搏。我國高校圖書館是信息、知識和資源的集聚地,更承擔著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服務社會的重要職責。高校圖書館開展創新創業服務,不僅能打破傳統的運營服務模式,還能極大地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價值,此外還有利于提高畢業生的社會就業率。因此,高校圖書館更應積極主動地加入創新創業服務的潮流中,轉變服務模式,進行有效轉型,使圖書館成為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力推動者。
“雙創”背景下,高校應積極作為,同時凝聚社會各界力量進行共同探索,引領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高校圖書館必須緊跟國家的政策導向,落實國家的教育政策,履行好教育職能和信息服務職能,全力服務于人才的培養和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2 “雙創”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開展服務創新的優勢
2.1 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源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資料信息中心,是知識的寶庫。高校圖書館文獻種類繁多,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諸多門類。高校圖書館不僅有門類齊全的紙質文獻,還有豐富的電子文獻資源作補充,形成館藏紙質文獻與電子虛擬文獻相結合的完整文獻體系。高校圖書館有大量的文獻信息情報資源、完備的信息情報處理設備、優質的學科服務和參考咨詢隊伍,為高校圖書館向大學生提供信息情報、技術支撐、研究培訓等非金融性創新創業資源服務提供了重要保障[3]。
2.2 科學合理的空間資源
高校圖書館空間變革的首要任務是從環境、資源、服務、組織四個維度建構空間功能,并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跟蹤服務及相應的組織部門,充分利用可挖掘的空間,提高空間服務品質[4]。高校圖書館一般都有獨立的館舍,擁有敞亮、靜謐的學習環境。高校圖書館依托自身的建筑空間資源,建設了學習研究中心、活動服務中心,集聚創新創業服務要素,為高校“雙創”人才培養提供空間服務[3]。在“雙創”理念的影響下,各高校的多元空間綜合服務也越來越多,同時,圖書館的空間服務開展也在向移動空間微服務轉變[5]。單思遠、王煥景在研究分析美國圖書館開展移動創客空間服務的基礎上,又從讀者需求、服務的內容和方式等方面論述了我國圖書館開展移動創客空間服務的策略[6],具有較好的借鑒作用。
2.3 優質專業的輔助團隊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高校圖書館也提升了館員的入職門檻,越來越多的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加入圖書館隊伍中,對提高圖書館的科研創新、工作創新、信息檢索、情報搜集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可以根據創新創業群體的特定需求準確全面地收集和整理各種有效信息。
2.4 完備的軟硬件設施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高校圖書館擁有的設施設備也越來越先進且完備,對館藏圖書的編目、流通、公共查詢等也全部實現了計算機管理。書庫全部實行開架借閱,實現了藏、閱、借、還的一體化。機器的自動化和網絡信息系統的全覆蓋構建出適用、安全、可靠的網絡系統,能滿足多種數據庫結構、多媒體海量數據并發傳輸的要求,為圖書館要提供的創新創業服務提供了良好的服務設施和有效的管理平臺[2]。
3 “雙創”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開展服務創新的策略和方法
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教育和科研發展的有力推進者,應積極開展服務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這是適應“雙創”教育改革體系下圖書館服務功能的創新體現。在科技日新月異和國家激勵全民創新的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只有積極拓展新的服務領域,才能更好地踐行高校的“雙創”教育改革[7]。
3.1 宏觀層面
3.1.1 打造“立體智慧”圖書館。打造“智慧立體”圖書館,在技術上要求圖書館在服務形式上呈現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3D打印及掃描、NFC等技術和工具,實現圖書館藏、借、閱、咨、用一體化;在服務方法上要運用最新的5G網絡,同時利用微信、微博等傳播手段進行有效傳播;在服務空間上要利用IC2開展服務。如:同濟大學圖書館的“立體閱讀”就是通過觀展覽、聽演講、讀名著、看電影、參加知識競賽等所形成的集多種形式于一體的立體閱讀[8]。所謂“智慧”,關鍵是圖書館的人文智慧。圖書館要把空間資源、技術設備、文獻資源、服務質量等全面、綜合地展現出來,實現圖書館由“信息中心”到“智慧中心”的質變,也就是圖書館員智慧的發揮。圖書館員的智慧可概括為利用智能技術對信息資源進行篩選、組織和分析,并盡快地傳遞給學生,為他們提供無處不在、形式多樣的智慧服務[8]。
3.1.2 跨部門合作?!半p創”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要想為大學生提供全面的創新創業服務,就需要聯合其他部門共同合作,既能擴展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廣度,還能延伸其服務的深度;不僅可以爭取到資金的支持,也能接觸到更多、更好的創新創業平臺和團隊,從而獲得創業經驗和最新的前沿信息。首先,圖書館要與校內的重要部門開展合作,特別是校內人事、教務、設備、財務等部門,獲得相應的師資、設備、技術、資金等;其次,圖書館要與院系部門搞好合作;再次,圖書館要與校外單位開展跨部門合作,包括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合作,爭取政策和資金的支持;與優秀的實體企業開展合作,獲得創新創業資金;與其他研究院校加強互動合作,促進創新創業經驗和創業信息的共享[9]??傊?,圖書館應全面加強與各部門雙創主體間的信息交流與合作,共享經驗和教訓,共建共享資源和服務。
3.1.3 構建學習共享空間?!半p創”背景下,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構建要“以人為本”、以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與傳統的圖書館服務相比,學習共享空間所提供的服務是以促進知識協作交流和再造為宗旨、促進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因此,學習共享空間的構建必須整合所有的資源、人力、技術,構建以提供知識服務為主線的工作鏈。與此同時,圖書館要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有效且精準的知識服務[10]??傊?,學習共享空間的構建就是為學生提供一站式人性化服務,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除了構建圖書館物理空間的學習共享空間,高校還可以建設以圖書館為主導的虛擬學習共享空間。虛擬學習共享空間也是由圖書館專業技術人才、創業指導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他們共同組建共享平臺,開發專用的APP客戶端并分配賬號,使每個學生都能利用校園一卡通方便地登錄APP進行交流、討論、學習和釋疑[10]。
3.2 微觀層面
3.2.1 配置創新創業文獻資源。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承擔著文獻支撐與教學輔助的文化陣地作用。高校圖書館儲存有不同年代、不同類型、不同學科的文獻信息資源,為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保障。“雙創”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應積極營造“雙創”服務氛圍,打造適合讀者需求的創新創業文獻資源建設。如:在采購新書時,為滿足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知識需求,采購人員可通過征集學生建議、參加供應商書展或現場采書等模式,科學合理地采購相應的書籍和資料,以適應學生創新創業的閱讀需求,也為“雙創”教育提供充分且必要的文獻資源保障。
3.2.2 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入館教育第一課。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信息知識中心和情報集散中心,也是為我國培養現代化人才的文化陣地。高校圖書館是在校大學生獲取知識的“第二課堂”,把雙創教育融入入館教育第一課是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高校圖書館一定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主動出擊,尋找突破口,制定有效且可行的全新服務策略[11]。圖書館要將原本分散的活動整合為包括創業訓練、科技創新、人文素養提升在內的培養內容,形成一個有機體,融入學校培養創新人才的體系中,推動學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更好實現[1]。圖書館應通過對新生的入館教育第一課,在新生心中種下創新創業的種子,再結合相關的典型案例,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此外,圖書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創業培訓、講座活動,講解創業政策法規,組建創業團隊參加競賽,提高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4]。
3.2.3 構建創新創業微服務平臺。高校圖書館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資源推送、公告通知、問題釋疑等基礎服務,還可提供學科微服務、業界資訊、空間微服務等延伸服務,精準的延伸微服務可增強讀者對圖書館的信任度和黏合度[12]。在“雙創”教育背景下,微服務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手機、電腦、iPad等移動設備的普及,高校圖書館必須搭建專門為學生服務的微服務平臺,如公眾號、微信群等,借助微平臺面向學生及時分享實時、準確、全面的創新創業信息和相關的最新書籍,從而滿足學生的需求。
3.2.4 提供精準知識服務?!半p創”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提供精準知識服務也是其創新服務模式的有效途徑。新時期,高校圖書館要轉變傳統的知識服務和運作模式,融入雙創的大環境中,重塑自身形象和角色功能,在信息分享、知識傳播、技術服務、制度構建、人才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和轉型,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學生需求為導向,創新知識服務模式,提升知識服務質量[13]。圖書館要樹立“以學生需求為本”的精準知識服務理念,精準定位學生需求的個性化和差異化,真正滿足雙創教育的知識服務需求[14]。
3.2.5 打造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在新技術、新環境的沖擊下,高校圖書館的創新創業服務也對圖書館員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新時期的圖書館員不僅是文獻資源的管理者,更要根據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需求扮演不同的角色。正如北京大學圖書館朱強館長所說:在創新的服務過程中,圖書館員要扮演創新思維的促進者、知識交流的引導者、創新創業信息的搜集者、創新活動的組織者、創新文化的推廣者等多種角色[4]。為此,高校圖書館需要不斷提升圖書館員的從業要求,規范圖書館員的服務流程。同時,高校圖書館還必須意識到“雙創”背景下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已不再局限于文化的傳播、知識的傳承和文獻資源的服務,圖書館員要不斷創新知識服務理念[4]。此外,圖書館可通過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提高館員的服務積極性和雙創服務氛圍[13]。
參考文獻:
[1] 王睿.淺談“雙創”教育及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J].科技創新導報,2018(8):243-244.
[2] 鄭鳳萍,王園春,張建秋.“雙創”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服務策略[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8(4):121-122.
[3] 陳艷紅,陳林.高校圖書館創新創業服務現狀研究及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6):123-124.
[4] 賀志玲,劉艷玲.“雙創”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能動型學習空間構建策略研究[J].晉圖學刊,2018(4):30-34.
[5] 劉巧英.基于用戶行為數據的圖書館微服務內容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7(20):63-66,46.
[6] 單思遠,王煥景.美國圖書館移動創客空間服務模式分析及啟示[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2):96-102.
[7] 孫建輝,陳永志.“雙創”教育體系下高校圖書館開展創客服務的探索[J].科技文獻信息管理,2019(3):31-34.
[8] 張懷濤,劉巧英.新環境下圖書館服務的創新路向[J].圖書館學研究,2015(20):52-56,94.
[9] 楊小溪.國外高校圖書館創新創業服務現狀與啟示研究[J/OL].圖書館建設.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331.G2.20190131.1735.004.html.
[10] 劉巧英.淺談高校學習共享空間的構建[J].圖書情報導刊,2016(10):73-77.
[11] 王文華.基于大學生創業需求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策略[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8(4):92-95.
[12] 劉巧英.我國圖書館微服務的實踐現狀及發展優化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7):63-67.
[13] 康英.雙創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精準知識服務的影響因素及作用路徑研究[J].情報科學,2019(9):54-61.
[14] 劉海鷗,張亞明,靖鯤鵬,等.基于用戶畫像的創新創業精準知識服務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8(6):7-12.
(編校:崔 萌)